APP下载

史上真实的隋炀帝

2013-08-15佚名

领导文萃 2013年17期
关键词:杨素杨广大业

佚名

处心积虑弑父登基

隋炀帝杨广生于权贵世家。爷爷杨忠是西魏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外公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地位更加显赫。爷爷死后,杨广的父亲——日后的大隋开国皇帝杨坚袭爵随国公。后来,杨坚的女儿、杨广的大姐嫁给了周宣帝宇文赟为皇后,周宣帝在位一年就传位给太子宇文阐,即周静帝。北周大象元年,掌权的太上皇驾崩,幸臣郑译、刘昉为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假传遗诏,命杨坚入朝,掌握军政大权。杨坚掌权后,打击北周宗室,平定地方叛乱,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于北周大定元年二月称帝,建大隋政权。13岁的杨广被封为晋王。

杨广亲历了争权夺利的残酷与血腥,而看到父亲成为一国之君,掌握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拥有不计其数的财富,杨广感到获得政治胜利的幸福与满足。他开始向往权力。不久,杨广出镇地方。灭陈后,杨广留驻扬州10年,负责新占领区的军政。这一段人生经历,使杨广得到了许多历练,增长了不少政治经验。他开始做起了君临天下的美梦。而这时,朝廷内部、宫廷上下的政治变化,给杨广创造了机会。

在做太子期间,杨广小心谨慎,甚得文帝信任,经常在大臣面前夸奖太子仁孝,有治国之才。直到临死前,文帝方才看到了杨广的真面目。仁寿四年,年迈的文帝病重,杨素等大臣与太子杨广侍驾。杨广估计文帝时间不多了,就与杨素商量文帝的后事,而杨素给太子的回信却被错误地送到了文帝手中。这时,文帝的宠妃陈夫人,哭着跑到文帝床前,说太子要非礼她。老皇帝看到眼前的这一切,回想起当年的一幕幕往事,才看透杨广的不择手段与处心积虑,大骂杨广,并急忙命人传废太子杨勇前来。门外的杨素看到情况紧急,立刻与杨广密谋,最后决定除掉文帝,控制局面。杨素立刻假传圣旨,将知内情的大臣逮捕入狱,更换皇宫宿卫,宫门由杨广的心腹把守。这时,杨素派人进去“探望”文帝,不久文帝驾崩。权力欲的膨胀让杨广失去了理智,为实现梦想,他要清除一切阻碍,所以,他不惜向自己的父亲痛下杀手。

自欺欺人炫耀国力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改年号为“大业”。这一年号,反映了杨广“振国威、创伟业”的理想,他梦想着隋朝能够成为一个受万邦来朝的大国。为此,他不断从内政、外交方面努力着。隋文帝为杨广留下了大量的财富、众多的人口,这些为杨广的“大国梦”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为了显示国家的强盛,即位不久,杨广就延请突厥、西域诸国的首领到东都洛阳来欢度新年,其间向其炫耀隋朝的国势。隋炀帝这种和平外交的做法,自然有可取之处,但在实际操作中,未免过于铺张浪费、不切实际。

大业五年,隋炀帝亲率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进行了一次西巡。这次西巡的目的主要就是了解西北的自然状况和政治动向,向当地政权展示国力,以图使他们归附大隋。此次西巡,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以武力迫使长期在西北地区称雄的吐谷浑政权归降隋朝。吐谷浑投降后,当地的民族政权纷纷投降隋朝,隋炀帝为了显示“天朝上国”的仁慈,没有对这些政权加以惩罚,此外还为各个政权首领举行了多场宴会,以示恩宠。为了进一步展示国力,震慑新归降的政权与部落,隋炀帝又策划了一次大活动。大业六年正月十五,隋炀帝在东都举行盛大庆典,邀请随他西巡入京的诸国使节、商人参加。按照隋炀帝的要求,东都皇城外的定鼎门大街被开辟成露天大戏场,五万名乐工在这里通宵达旦表演各种节目,持续了半个月。东都的市场被整饬一新,供各国商人参观。每一个店铺都重新进行了装潢,连卖菜的小商贩都要在店铺里铺上地毯。隋炀帝还命令用丝绸将路旁的树木缠起来,使整座城市显得绚丽多彩。胡商们看到后,大为不解,问陪同的隋朝官员说:“你们这里有人连衣服都穿不上,树上包上丝绸只是好看而已,还不如将这些丝绸拿下来给他们做衣服呢?”随行的官员哑口无言。无度的炫耀,带给大隋政权的只有一天天的衰落和人民对政权的日益不满。

大摆排场南下北上

杨广的摆排场是与他的巡游相结合的,因为他要做给别人看。为了便利南北交通,也便于南下扬州巡游,隋炀帝于大业元年下令河南、河北各郡百万人修建通济渠,这样他就可以从洛阳的西苑乘船直接南下到达扬州。在官吏严厉的督建下,隋唐大运河中效率最高的一段——通济渠经过170多天就竣工了。

同年8月,隋炀帝开始了第一次的南巡。这次南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规模宏大的船队。隋炀帝乘坐的船叫龙舟。龙舟分为四层,有六层楼的高度,船上有众多房间,功能齐全。上层完全仿造宫城的布局,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可以举行朝会;中间两层有一百余间房子,供隋炀帝休息、娱乐之用;下层是宦官、宫女等宫中侍从人员的住处。船上装潢考究、金碧辉煌。皇后、嫔妃、王侯将相、文武百官、僧道术士等等,各自乘坐专门的船只。数千艘不同用途的大小船只装载各种物资随行,在船队的最后是数千艘兵船负责安全保卫。陆地上,几万名纤夫、骑兵一路相随。大的场面、大的排场,满足了隋炀帝的个人权欲,使他在自己的大国美梦中越走越远。

隋炀帝还多次北巡边疆。北巡的重点是突厥地区。突厥是北方大漠的少数民族政权,是隋朝的重要边患。大业三年,隋炀帝第一次北巡,他命令河北十余郡的男子开凿太行山,修筑到达山西的大道。隋炀帝的北巡,得到以突厥等北方诸部落的高度重视,突厥启民可汗亲自率众迎接。隋炀帝非常高兴,设宴款待了诸部首领。在北巡途中,隋炀帝乘坐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观风行殿,住在“行城”里面。观风行殿就是一座巨大的车,车子的底部有许多大轮子,上面用木板做地面,而在上面修建宫殿,炀帝白天就坐在移动的宫殿里观风,可谓神气十足。但这车的运行完全都是靠人力,隋炀帝的舒适是建立在大量人力为其服务的基础上的。突厥人见到这个庞然大物,都吓得跪倒在地,头都不敢抬,他们以为大隋一定有神灵相助,城市和宫殿才会“走”。

迷信武力兵败辽东

隋炀帝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不惜牺牲一切。他的梦想就是大隋政权能够得到海内各国的拥戴与臣服,自己能够成为万国之主。但对于不归附的政权,他决不会手软,三次出兵高句丽就是例子。

大业八年,隋炀帝令二十四路人马一齐出发。由于部队的每次行动都要先得到隋炀帝的同意,贻误了很多战机。而且敌方经常诈降,掉以轻心的隋军受到了重创。

第二年,杨广决定再次讨伐高句丽。这一战,依然是非常艰难,隋军与高句丽陷入了战略相持。隋朝每天要承担巨大的军费开支,这使得隋朝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可这并没有减弱隋炀帝对军事胜利的渴望。就在这时,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的叛乱,使第二次征高句丽的战争不得不立刻结束。

可是,迷信武力的隋炀帝,仍然固执地要第三次讨伐高句丽。大业十年,兵力明显不足的讨伐开始了。战争是交战双方国力的较量,隋朝虽然国势衰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句丽已经支撑不住了。开战不久,高句丽王就上表谢罪投降。隋炀帝心满意足地班师凯旋。可是等待他的,不是举国欢庆,而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崩离析。

大业十四年,不可一世的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兄弟杀死,隋朝灭亡。几个月后,隋炀帝的姨表兄弟李渊称帝,唐朝开始。

隋炀帝是一位试图延续辉煌、维护国威的皇帝,并且一直以理想主义治理国家,但他的自负心理与官宦背景,严重左右了他的治国理念与方法,最终导致统治的失败,国家的灭亡。历史上留下的关于隋炀帝的材料非常少,其中还增添了许多虚假成分,使得隋炀帝千百年来一直是昏君的同义词。但从现有的材料,我们不能简单地得出隋炀帝是昏君、暴君的结论。与此相反,隋炀帝开凿了举世闻名、泽被后世的京杭大运河,他执政时期的一系列改革,为唐朝盛世的到来做了必要的准备。隋炀帝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人物。

猜你喜欢

杨素杨广大业
孜孜以求,遂成大业
杨广:表演政治家
隋人的风流与狂飙
我们回家吧
脑子进水
要饭的也有权利嫌饭馊
绿茵少年(三)
绿茵少年(四)
推进改革大业必须要“实”
李渊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