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跨越赶超 建设幸福石阡
2013-08-15叶德恩
文Ⅰ叶德恩
(作者系石阡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未来几年是石阡县转型发展的攻坚期,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和科学发展的关键期。石阡县将以“坚持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阡”为主题,着力实施“优环境、强工业、兴产业、惠民生”战略,全力打造“温泉之城、长寿石阡”,突破基础设施瓶颈,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石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第一步,到2013年实现整县“减贫摘帽”;第二步,到2016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总体达到75%以上;第三步,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发展 为全面小康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石阡县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不争论、多干事,不折腾、多顾大局,不懈怠、多付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大力推进“三化同步”,夯实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重点抓好县内工业园和大龙经济开发区“石阡产业园”建设,把园区打造成创业就业的新平台、产业拓展的新亮点、经济增长的新基地。加快培育一批大、中、小、微型企业,把大企业做强、中小企业做大、微型企业做多,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体系。
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按照“规划先导、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的原则,以打造“中国温泉之城”为突破口,突出文化特色与体现现代气息相结合,统筹抓好旧城改造、老城修复和新区建设,完善城市路网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鼓励小微企业、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努力打造3到5个中心集镇、人口大镇、经济强镇。
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三化”兴“三农”的思路,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稳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市场化组织程度;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非农产业就业容量;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规划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推动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
大力推进转型升级,优化建成小康社会的产业结构。抓住国家东部产业转移和贵州省委提出“加快转型”的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后发优势,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建设特色产业体系。
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着力抓好种植结构调整,推进茶叶、烤烟、中药材等优势经济作物高标准规划、高质量种植、规范化管理,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依托石阡是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这块牌子,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开发保护力度。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工业技术进步,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技术支撑。提升茶品牌,做好水文章,着力走以农副产品加工、茶叶生产、石材加工、酒类生产为主的工业发展路子。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实现第三产业的提速转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引进发展新型产业,培育发展主导产业。
大力改善发展条件,扫清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障碍。加快推进以骨干水源工程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乡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城市发展用水保障能力。
积极搭建更多的投融资平台,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监管,将投融资平台打造成为银行与企业、银行与产业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石阡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多有效资金支持。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的命中率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创造招商、安商的良好发展环境。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凸显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基本生活保障等民生问题。
认真解决好教育这个最长远的民生问题。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适时启动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群众的脱贫致富和小康社会建设。
认真解决好群众最急迫的民生问题。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更多的财力用于解决民生问题,覆盖困难群众、增加社会福利、改善医疗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认真解决好就业这个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把就业优先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紧紧围绕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小微型企业,鼓励企业优先招收贫困劳动力就业,努力创造就业机会。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人民群众美好精神家园。充分挖掘石阡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温泉文化,将文化产业与旅游发展、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石阡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牢固树立文化民生理念,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文化惠民服务基础,提高文化惠民服务能力。
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筑建成小康社会的和谐环境。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要求,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扩大社会服务管理的覆盖面,不断满足各类社会群体的服务需求。
大力推广运用好社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防治矛盾纠纷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建立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直通民情、直达民意、直呼民声的机制建设,让群众及时说出想说的话,迅速找到想找的人,尽快办成想办而又合法合理的事,真正把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深入推进“平安石阡”创建活动,加大公共安全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事故灾难、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科学化党建 为全面小康提供保障
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石阡县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努力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自觉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石阡当前最大的目标就是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党员干部在发展上要有危机感、紧迫感,群众才会有幸福感。要按发展型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真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用共产党人的“奋斗指数”提升石阡的“发展指数”,用广大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四帮四促”、“帮联驻”、“三访”等活动,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倾听群众呼声,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永葆共产党人清廉本色。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构建反腐倡廉工作“三道防线”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要旗帜鲜明反腐败;要抓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