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杠坡战斗拉开 “四渡赤水”序幕
2013-08-15李朝贵
文Ⅰ李朝贵
1935年1月中旬,在中央红军长征占领遵义并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蒋介石对“围剿”中央红军作了新的调整和部署,下达了“川江南岸围剿计划”,并集结了40余万人的兵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企图将中央红军压迫在长江以南、横江以东、乌江以北的狭小地区,然后“聚而歼之”。
对此,中革军委决定在敌军合围之前,红军向遵义西北地区川黔交界处的赤水、习水土城地区集中。1月19日,中革军委向各军团下达了《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明确指出:“我野战军目前基本方针,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协同四方面军由四川西北方面实行总的反攻,而以二、六军团在川黔湘鄂之交活动,来钳制四川东南‘会剿’之敌,配合此反攻以粉碎敌人新的围攻,并争取四川赤化。”这样,在“北渡长江与四方面军会合,争取在川西北建立根据地”这一总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中央红军决定先夺取赤水县城作为渡江的桥头堡,然后强渡长江。为此,中革军委电告中央红军各军团负责人《关于我军21日行动部署》,要求“我野战军应迅速向赤水及其附近地域集中,以便夺取渡过赤水为先机的目标”。于是全军分别以红一军团为右路纵队,红三军团为左路纵队,红九军团、军委纵队及红五军团一部为中路纵队,红五军团为全军后卫。随后,三个纵队向赤水地域疾进。开始了青杠坡战斗,青杠坡位于土城东北3公里处,是习水县城到土城的必经之路。
右路纵队红一军团由松坎地区出发,进入东皇、土城、猿猴地区。26日,红一师进到赤水县城东南的旺隆场、七里坝、小关子地区,在离赤水县城30里的黄坡洞、重盘一带与由赤水城向土城开进的川敌章安平旅遭遇,经过激战双方在七里坝、旺隆场一带对峙。27日,红二师从猿猴地区过赤水河进抵赤水县城东南的风溪口、复兴场一带,与川军达凤冈旅发生战斗。
中路纵队的红九军团,由桐梓县北面的楚米铺地区出发,经吼滩、良村至习水县官渡,24日与川军特遣支队徐国喧团发生战斗,27日,红九军团行进至葫芦坪地区。红五军团由娄山关地区出发,经桐梓、吼滩、东皇于27日进到猿猴、土城地域。
左路纵队红三军团由懒板凳、遵义县地区出发,经毛石坝、芝麻坪、花秋坝、放牛坪、兴隆场、临江场于27日到达土城以东的新场地区,并协同五军团阻击尾追到青杠坡地区的川军郭勋祺部,在土城青杠坡一带展开对攻,形成对峙的局面。与此同时,为了聚歼中央红军于赤水河畔,蒋介石从四川增派优势兵力,向土城逼近。
根据上述情况,为了集中全力打开前进道路,军委部署了首先消灭前来阻击的川军,发出《关于野战军27日行动部署的指示》,令红一军团停止向赤水进攻,令红二师返土城参加青杠坡战斗。
1月28日早晨5时,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及干部团向青杠坡之敌发起攻击,敌人则凭借有利地形拼命顽抗。双方反复争夺尖子山、猴子坝、银盆顶等高地,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有较大伤亡。到中午12时,虽然正面之敌已处于不利地位,但其主力仍与红军对峙着,且增援的敌人越来越多,总体上红军已处于不利地位。下午14时左右,增援的红二师赶到白马山阵地,与干部团协同作战,连续反击,敌人受到重创后退却固守。由于对敌情侦察有误,原以为增援的敌军只有4个团,实则有8个团赶到了青杠坡地区,红军已不可能歼灭敌人。
下午15时,当青杠坡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中革军委在土城召开了紧急会议。鉴于红军进占赤水城受阻,北渡长江的计划不能实现,打掉尾追之敌亦未能成功,且增援之敌不断增加。因此,中革军委当即果断作出决定:放弃原定在赤水地域北渡长江的计划,改从土城西渡赤水河进入川南。从而拉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青杠坡战斗虽然发生地是一个不足两平方公里的葫芦形隘口,但战斗却异常惨烈,新中国两代领导核心、开国元勋和100多名将军,都亲自见证了这场壮烈的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