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基础护理教学质量的探讨

2013-08-15杨林青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护理患者

杨林青

(河南省许昌卫生学校 河南 许昌 461000)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要求护生培养应避免只注重传授知识,忽略对学生能力和态度培养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应重新构建护理学生质量内涵与标准,努力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高效能,并结合自身特点发展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1-2]。本门课程在“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导入“以人为本”、“多元化护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愉快教学”等教学理念,与国际接轨,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良好的整体素质为主线的“宽厚基础、强化专业、渗透人文、注重实践”的护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现介绍如下。

1.优化理论教学,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课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烦倦,不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3]。近几年随着新的护理理念及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本科护士不仅掌握学科前沿知识,更要具有较好综合素质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强调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在国内外医学院校,PBL被广泛应用于理论教学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实践证明,该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在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4]。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应用PBL模式时教师根据不同技能项目的操作目的、适用范围,课前为学生提供病例,并提出与操作技能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分析病例、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技能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操作目的、实用范围、步骤要点等的全面认识与理解,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实施该项操作,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同一操作技能在不同患者身上实施的相同和不同,不同操作技能之间有何联系。在对比过程中,促进了护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融会贯通,促进了操作技能的形成和保持。

2.加强实验教学,采用技能竞赛法

2.1 坚持教师集体备课 《基础护理学》的基本技能操作中的许多原则、程序、动作都具有严格的界定和规范,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上都借助于教师的课堂示教。如果教师的操作手法不一,会使同学产生很多困惑,影响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因此,我们在每次操作实验课以前,都由负责教师示范规范的操作步骤,发现问题一起讨论,力争在上课前使每位教师的护理操作手法规范、统一。

2.2 充分利用实验资源 护理操作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强化、加深印象,而操作实验课上有限的时间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我们全天开放实验室,备齐物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来实验室练习。这样使课上学习和课下练习同步进行,真正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2.3 实验教学真人真做 对于操作实验课上的部分操作,我们设计生动的临床教学情景,采取角色扮演完成,使学生体验临床多种服务模式和护理操作。例如口腔护理、各种注射、输液等,让学生相互当“患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熟练了操作、增强了人际交流的能力和护患沟通的技巧,也同时体会到做患者和护士的不同心态,感受到作为护士责任心的重要性。这为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并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3.对传统的角色扮演法进行创新

许多教育者在本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倡导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交往能力及协作精神。在真实的现场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同的心理应激过程,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5],并促使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体会患者的需要,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做好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奠定基础。但传统的角色扮演法大多是由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分饰不同角色。本课程对传统的角色扮演法进行了创新,体现在:(1)摒弃单纯的采用正面案例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鼓励学生表演正、反两方面的角色,由此加深印象,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更具教育意义。(2)改变通常由教师指定题目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收集病例和设置情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起咨询和评价的作用。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选取适宜的章节、环境、出入院护理,舒适、休息与活动,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抢救,以急症或常规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为主线。实施办法为学生自己分组、收集资料、编写剧本,设计病房、道具及场景,在课堂内由学生自己组织表演,模拟患者、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等角色。任课教师作为评委,并点评。设置评判标准和激励机制。评判标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20%,情节和角色的完整性10%,语言应用情况20%,创新性20%,角色间交流10%,护理技能的运用20%。

4.贯彻“以人为本”教学观,优化师资队伍

本门课程共164学时,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多,因此,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4.1 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4.1.1 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教学观,在讲授新课程前提出“如果你是患者,会有什么样的需求”等问题,提示学生从“患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强调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应突出人性化,尊重服务对象的生命,维护服务对象的人格和尊严,公正地看待其平等、合理的医疗权利,维护其知情权和自主选择决定权等。

4.1.2 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热爱学生,加强师生交往,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以一种支持、关心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仅仅强调纪律;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心理,时常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喜欢什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鼓励创新,对于学生的一项新发明、新创造,适当给予奖励。

4.2 完善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通过系统地收集课堂教学活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6]。我们采取了学生评教加上教师之间、教研室主任和主管科长分级评教方式,随时听课,对教师综合打分,并把结果反馈给每位老师。通过这种评教方式,更好地激发和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学习——评价——提高——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体现了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教学;重视跨文化护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实践教学上由权威式教学改为人性化启发与引导,为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具备护理核心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1]周银玲,宋丽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5,2(2):82.

[2]王军辉,关青,王立群,等.试探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6,27(3):177-178.

[3]李秋萍. 人际沟通[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175.

[4]乔敏.以问题为基础的医学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2005,4(2):81.

[5]宋杰,张淑香,杜静.急救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6,21(15):21-23.

[6]陈佩仪,黄李双.护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8,7(5):66-67.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护理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角色扮演游戏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2020年来多名新冠患者隐私遭泄露 患者隐私应如何保护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