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曹操的性格特征
2013-08-15刘念
刘 念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曹操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功绩与过失,对历史进程是促进还是阻碍,至今都为史家所切磋。曹操的性格特征同样是争议颇丰的,对其评判可谓各执所词。本文另辟蹊径,主要从曹操生活战斗中的细节切入,结合其令文诗作,对他的性格作一个深度解读,挖掘出更多鲜明的个性特征。尽量展示曹操有血有肉生活化的一面,主要是率直豪迈的真我性情,从而有助于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
一、曹操的生活时代背景
曹操生活于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社会生活动荡,灾害频发,民众生活多艰。政治格局乱象丛生,中央政府威信极度退化,各种势力纷繁交错,士大夫集团失势,宦官与外戚集团得势掌权。曹操父亲曹嵩正是当时宦官集团代表曹腾的养子。幼时曹操就生活在这样的最高权力集团,家庭氛围与政治紧密结合,耳濡目染的他为以后的政治生涯营造出宠辱不惊的底蕴。宦官集团本身是一个特殊的政治集团,虽然身居高位,却饱受士大夫集团诟病。士大夫集团并未掌权,但社会基础和社会支持影响广泛,本身处于主流地位,曹操本人也心驰神往。与士大夫集团的交往过程中,其家庭背景带来自卑心理;在与宦官集团的政治决裂中,又形成了坚毅果敢的自信作风。复杂的社会个人背景,对理解曹操的性格有很好的帮助。
二、曹操率直豪迈的真我性情
政治背景出生浓烈的曹操,在幼时的生活中就见惯了大场面,政治生涯从一开始就一直秉承豪迈的气度,尽显王者之风。在面对各种小事大事,顺境逆境都付诸本色,展示出一个具有鲜活个性特征的人,而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统帅。
(一)戎马生涯彰显大气洒脱
战争是曹操生活时代的常态,曹操也经常亲自指挥战争。在大小不计的多次战斗中,许多细节显示出其个性特征。
官渡之战是曹操奠定政治地位的重要一战,战斗僵持阶段曹操陷入极大被动。当得知老朋友许攸从袁绍阵营投奔而来,“跣出迎之”[1],不穿袜子就出来迎接,高兴的拍着手说要是你来了,我的事就能办成了。这样的不端架子不拘小节,充分显示其可爱。官渡之战胜利之后,曹操乘胜追击,对付残余的袁氏势力。直到斩袁绍之子袁谭于南皮,冀州平定,北方才基本完成统一。是役曹操兴奋异常,“做鼓吹,自称万岁,于马上舞。”[2]唱歌跳舞忽视礼法而称万岁,兴之所至得意而忘形。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自己从华容道狼狈逃出。勉强脱离险境的曹操不仅不悲,反而大喜,对众将领说“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1]这种在极度逆境中仍能自乐的情怀绝非常人所及。
西征马超韩遂的战役,集中的展示曹操的性格特点。一次战斗曹军溃败,将领们刚开始都没有见到曹操,个个惊慌失措。曹操出现后将领们都转悲为喜,有甚者痛苦流涕。曹操却大笑着说:“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1]这种谈笑间展露的豪气当是曹操真本性。当此战时曹操已名振四海,敌军阵营中少数民族军士前后拥挤,都想一睹曹操真颜。曹操笑着对敌军开玩笑说:“汝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1]两军阵营前不仅没有严阵以待,更是以自己的形象对敌兵玩幽默,风韵何其洒脱。还是此战中的小战役,敌军每多到一部,曹操不仅不担忧还面露喜色,后来他解释“今皆来集,一举可灭,吾是以喜。”[1]曹操把战争这种残酷轻描淡写,虽然是分析形势后得出的结论,但贼众日聚却毫不慌乱反而更添喜色,其真性情仍可见一般。
(二)与人交往展现豁达同情
曹操在政治上的成功很多程度得益于他广纳人才,知人善用。面对人才时他总是欲罢不能,或不计前嫌,或追忆知己,真情流露。
曹操政治生涯早期兗州发生叛乱,曹操对众人说,我相信只有魏种一定不会离我而去。当得知魏种也在叛军队伍中,大怒而言“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后来当真生擒魏种后,曹操却因为爱其才“释其缚而用之。”[1]魏种其人事迹不甚知晓,其才华到底如何也不明朗,但他足以让曹操信任和动怒可见一般。而曹操发誓般要捉拿其人,处置方法却以爱抚收场,这种面对人才就不能自己的情感值得玩味。张邈兖州叛变时劫走了别驾毕谌的母弟妻子,要挟毕谌加入叛军,毕谌向曹操请求离去。曹操了解情况后,对毕谌说你的老母亲在那里,你就过去吧。后来曹操攻破叛军俘获了毕谌,众人都为毕谌捏把汗,曹操却因为其孝顺并没有责怪他,“夫人孝於其亲者,岂不亦忠於君乎!吾所求也。”[1]还封其为鲁相。手下加入叛军并不责难还主动放行,再次俘获没有报复还封官授赏,面对人才豪迈大度。攻杀袁谭后,曹操将袁谭枭首示众,并责令不许哭泣,否则“戮及妻子”[1]。然而冀州别驾王修却公然违抗命令,赶到袁谭尸身边号啕大哭,还要求收葬袁谭的尸体。王修说:我受袁家厚恩,不能不报。让我收尸以后再死,我死而无憾!如果因为怕死而忘了忠义,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曹操大为感动,不但赦免了王修,还任命他为司金中郎将。孔融因政治立场原因被曹操处死后,许多本与孔融交好之人都怕惹祸上身而不敢吊唁,只有脂习前往放声痛哭大诉衷肠。曹操知晓此事后不仅没有处罚脂习,还送谷百斛,并称赞脂习“卿固慷慨”[1]。恐怕也只有本自慷慨之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袁绍谋士陈琳曾起草《为袁绍檄豫州文》,内中所言“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等话语更是竭尽诋毁之能事,对曹操的名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平定冀州后曹操俘获陈琳,却只说“罪状孤而已,何乃上及祖父焉”[1],不仅既往不咎,还官拜司空军祭酒,其豁达如此。郭嘉是曹操前期政治生涯的重要谋士,在跟随曹操征讨北方过程中英年早逝。赤壁之战大败后,曹操仍长叹如果郭嘉尚在不至于此。平常追忆郭嘉时更是声泪俱下,“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奈何奈何!”[1]对知己的哀思惋惜情真意切,不可谓不感人。
(三)日常生活流露自我本真
曹操不只是在政治生活中才个性十足,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小事值得玩味。刘备被吕布战败后,有两年多时间依附于曹操,期间曹操对刘备关怀备至,礼遇有加,以至无话不谈。然而如此的信任却换来了刘备的背叛。当得知刘备将密言泄露于死敌袁绍后,“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3]。咬破舌头流血将其懊悔的心理表露无遗,情绪反应之迅速见其率性。曹操原配丁夫人因为养子曹昂死于战场,经常在曹操面前使性子发脾气,曹操一气之下把她送回了娘家。曹操后来亲赴丁家道歉,丁夫人却只顾自己织布不理曹操。曹操抚摸着妻子的后背说“顾我共载归乎!”丁夫人既不看他也不回答。曹操临走之前站在丁家门口再次询问“得无尚可邪!”丁夫人还是不回答,曹操这才说一句“真诀矣。”[1]不得已和丁夫人离婚。面对心爱的女人,曹操性情立转温柔体贴,面对无法挽回的爱情也束手无策只得放手,这种柔情在英雄身上更弥足可爱。曹操北方征战的过程中,路过故人桥玄的坟墓,作文祭祀桥玄。文中想到曹操当年与桥老约誓,说桥玄死后经过他的坟墓,如果不拿一斗酒一只鸡来祭一祭,“车过三步,腹痛勿怪”[1]。这种面对生死的玩笑话,更好的诠释出曹操的可爱。《曹瞒传》说曹操“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汙巾帻。”吃饭时全然不顾自身形象,高兴时弄的汤汤水水都沾湿头巾,尽显洒脱不羁的情怀。最能体现曹操率性的是他的遗嘱。遗嘱并没有交代太多重要的国家大事,大多是生活中的细碎琐事。“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余衣裘兄弟可共分之”[1]等等细碎言语占了遗令的大量篇幅。这些看似普通老百姓的交代,更是还原了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曹操。
(四)令文诗作反映矛盾情绪
曹操究其一生颁发了许多令文,大多都中规中矩做官样文章。但也不乏豁达开朗,溢出真我性情之作,其中以三道求贤令和《让县自明本志令》最为代表。
赤壁之战大败后,曹操深感事业艰难,连下三道求贤令广纳天下人才。建安十五年(210)颁《求贤令》,开“唯才是举”之先河。建安十九年(214)颁《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言“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有行”,号召“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极力打破传统束缚。建安二十二年(217)再颁《举贤勿拘品行令》,其言“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敢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封建社会极其注重德行操守,人才必须以德至上。曹操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敢于突破,建立用人的新标准,为了事业的成功背负巨大的社会压力,言辞恳切的展现其求贤若渴的心态。这种不为形式和舆论所左右的率性也为他政治上的成功有极大的帮助作用。《让县自明本志令》可以说是曹操政治生涯的自白书,令文中没有空话大话,全是发自内心的剖白感言,整篇文章言辞流畅,慷慨激昂。“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面对无数政治对手的道德攻击,全然没有退缩回避,而是直面问题大讲实话,反而让道貌岸然的攻击者们自乱阵脚,使自己站在了政治上更加有利的位置。向天下直率高调的告白,恐怕也只有本就性格率真的曹操才做得出来。
曹操的诗歌最能表达他复杂多元的个性特征,他并不全然是一个刚性十足的英雄,也有大量细腻情感的流露。《蒿里》“生民百遗一,念之人断肠”展现对战争期间百姓遭遇的悲愤;《精列》“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体现对生命有尽不可抗拒的惋惜;《苦寒行》“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反映曹操体恤战争中士兵的疾苦;《却东西门行》“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柔情;《薤露》“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流露出希望国家安定的惆怅情怀。当然曹操仍然是豪放通达的。《秋胡行》“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体现对生命态度的乐观;《对歌》构建出一幅理想的太平盛世图景,描绘出自身对政治美好的憧憬;《气出唱》三首描写仙人幻境,抒发曹操的浪漫情怀;《短歌行》整篇豪情万丈,情感丰沛,“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更是展现其政治生涯的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心;《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大气磅礴,成为表达晚年激荡情怀的典范[4]。
从上面的大量示例可以看出,曹操并不是一个政治僵尸和政治符号,在战斗生涯中,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中,文字表达中都体现出普通人经常表达的喜怒哀乐,充分展示了其率直豪迈的真我性情。这些细节的彰显,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完整的理解曹操的性格特征,从而塑造一个更加完整丰满的曹操形象。
[1]陈寿.三国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2]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欧阳询,等.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曹操集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