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端午的独特习俗及其历史文化特征浅析
2013-08-15杨智伟
杨智伟
(丽水学院文学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端午节及其主要的习俗产生于中原地区,后来南下,在南方受到地方文化的影响,慢慢地衍生出了具有南方特色端午文化。在端午文化南下演变的过程中,以嘉兴为地理中心的江南水乡,是这个演变过程完成的展示平台。嘉兴作为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端午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同时,嘉兴端午文化习俗代代传承,也是支撑嘉兴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文化支柱之一。嘉兴端午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许多特有的节俗文化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一、嘉兴端午节的独特习俗
(一)药俗:除了束艾采蒲、佩香囊之外,还有捕蛤蟆的独特习俗
端午节的药俗,嘉兴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有束艾采蒲、佩香囊的习俗。
根据地方志记载,嘉兴的端午节庆活动发端于南宋时期。而现存最早的记载嘉兴端午习俗的文学作品是宋末遗民爱国诗人、浙江温州平阳大才子林景熙所做的一首长诗《五月五日寓嘉禾学宫顾东浦载酒相遇二博士偕来饮就醉翌日留诗为别》:
嘉禾古三辅,积水何苍茫。旧游梦历历,况此逢端阳。束艾肖人形,倾葵抱天常。萧萧老逢掖,得依夫子墙。鹓湖无五月,宿雨生微凉。客从东浦来,手持紫霞觞。采蒲泛纤玉,沃我书传香。殷勤两博士,杂出肴与浆。书囊谈未了,一醉齐彭殇。酒醒忽不乐,起看北斗芒。岁月感疏鬓,风烟渺殊方。明当理征棹,斜日鲈鱼乡。[1]
题目中提到的嘉禾就是现在的嘉兴。诗人借嘉兴端午佳节繁华不再来抒发自己的落寞之感,从诗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嘉兴端午的一些习俗,如束艾和采蒲。在端午节,人们把束艾和采蒲作为重要的民俗活动内容之一。家家户户把艾草和菖蒲悬挂在自家门楣或门框上,或者把他们做成人形或虎形,成为艾人或艾虎。也有的制成花环或佩饰戴于身上。
关于束艾和采蒲,嘉兴地区流传着许多有关的传说。有说悬挂艾草和菖蒲能报平安,免去杀身之祸。有说菖蒲是道士手中的“水剑”、“蒲剑”,能斩杀妖魔。更离奇的传说是汉武帝求仙的药方中有艾草和菖蒲这两味药,吃了可以见到蓬莱仙岛的神仙。
从这些民间传说中可以得知,嘉兴端午的束艾和采蒲习俗是为了辟邪祛病,当时的人们相信这些草药具有巫术般神奇的力量,可以保证家宅和家人的平安。艾草和菖蒲当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但它们确实是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乍浦镇志》(2011年)云:“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家家以菖蒲、艾蓬、蒜头扎在一起悬挂于门口、床头,午时在室内熏烧苍术、白芷。在墙脚、旮旯洒雄黄酒,以驱除蚊蝇毒虫。”[2]这两种草药有驱除蚊蝇毒虫的作用。除了艾草和菖蒲,人们还会采撷各种草药,嘉兴民间习俗认为,一年中端午午时炮制的药材药性最强,效果最好。
香囊也是嘉兴端午颇为重要的辟邪之物,在香囊的制作中也会用到各种草药。端午时节在江南意味着夏季和雨季的到来,“蛇虫百脚”从地底钻出来,是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嘉兴百姓有佩香囊的习俗。每逢端午佳节,中药房也出售包有中药材的香囊,或佩带在身,或悬挂灶头,以强身健体、趋避百邪。在旧时,绣制香囊是考察女子女红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到端午节前夕,闺阁女子都结伴比试自己的才艺。端午香囊常用中草药除了雄黄、朱砂、香药外,还有其它中药材,如化浊驱瘟的苍术、白芷、菖蒲、冰片、牛黄、川芎、辛夷、艾草等,以驱虫、避瘟、防病。
除了束艾采蒲和佩香囊之外,捕蛤蟆是嘉兴端午药俗的一项重要而独特的内容。嘉兴端午有关蛤蟆的习俗早已有之,影响深远,且在传承过程中,其节俗形式也有变化。
在嘉兴市嘉善县枫南、西塘一些乡村里至今还流传着让蛤蟆上灶,在灶上里里外外爬上一圈的习俗。嘉兴民间传说中称蛤蟆为虎头将军,是天神的化身,专门下凡解救受虫灾的人们的。只要在端午节这一天,捉只蛤蟆,让它在灶头上、屋子里爬上一圈,这一年就不会受到害虫的侵扰,田里的庄稼也不会遭到虫灾。
有关端午节蛤蟆上灶的习俗,在嘉兴地区至今都有流传,有关民间传说流传的版本也并非一个。比如在嘉兴市南湖区、秀洲区一带流传的民间故事提到这个习俗的由来,在这个传说中,蛤蟆又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这个传说提到,在端午节,乾隆被嘉兴的宝物翡翠癞施迷倒,癞施即癞蛤蟆。这件事很快在秀水城里传得沸沸扬扬,但普通老百姓怎么能见到那件宝物呢?于是人们就用真的蛤蟆代替。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变为蛤蟆做成菜肴和用来煮水给孩子洗澡的习俗。据说蛤蟆做的菜肴能增加男子的阳气,用煮过蛤蟆的热水给小孩洗澡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在夏天不会生痱子。
另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版本中,蛤蟆又有了不同的意义。传说中在很早以前,浙北平原上的一户王姓大地主“王剥皮”,因其作恶多端,死后变作癞蛤蟆。人们把“王剥皮”变成的癞蛤蟆打死,还剥了它的皮,以解心头之恨。不曾想,这蛤蟆给长满疖疮的乞丐救了他的命。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件事在嘉兴一带广泛流传,渐渐形成了嘉兴地区端午节吃蛤蟆的独特习俗。
由于嘉兴地区端午节捕蛤蟆这一习俗的广为流传,蛤蟆在端午节这一天遭了灾。渐渐地人们发现蛤蟆在这天特别难捉,尤其是午时,几乎找不到蛤蟆的踪影。于是,嘉兴地区就有了端午节蛤蟆躲午这一说法,蛤蟆在嘉兴地区因而又被称为“神虫”或“天虫”。
关于蛤蟆的民间传说故事给嘉兴端午节蛤蟆上灶的习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蛤蟆上灶未尝没有其中医传统的药用因素。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蛤蟆,又名蟾蜍,是一种可以入药的中医药材。在古籍中就有许多提到端午蟾蜍入药,如《吴越风土录》中记载:“端午日,药市收癞蛤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3]可见,蛤蟆本身就有许多功用,加上奇幻的民间传说,使蛤蟆在嘉兴端午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食俗:除了吃粽子、五黄外,还吃油馓子、蚕花饭和大蒜拌豆腐
端午节另一类重要的节俗是食俗。其中,吃粽子影响最广。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4]嘉兴也和全国各地一样,端午节吃粽子是最重要的习俗。嘉兴粽子名闻遐迩,如今嘉兴五芳斋驰名全国,粽子是它的主打产品。
与全国各地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不同,在民间传说中嘉兴端午包粽子的习俗与伍子胥有关。根据嘉兴桐乡地区的传说,粽子是伍子胥临死前传下来的。伍子胥临终前留下了三条“遗嘱”:他死后,把他的脑袋挂在东门,他要亲眼看到越国大军攻进姑苏城;做好躲避战火的准备,让每户人家打造一条小木船,越国的军队进攻时,可以坐船躲避到芦苇中去;用箬叶包裹大米,用稻草捆扎后,挖地窖藏于地下,并吩咐等到立春,便在地窖四周洒下雄黄,以驱逐鼠虫。[5]粽子挽救了许多饱受战乱、流离失所的吴国百姓。嘉兴民间为了感激伍子胥的恩情,在伍子胥去世那天(也就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来纪念他。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就在嘉兴流传了下来。
嘉兴端午吃粽子在民间还有另一种意义,“粽”和“终”在嘉兴方言里读音相同,因此有这样一种说法:端午吃了粽子,老了有人送终。一种普通的食物,因为节日,有了特殊的意义,可见传统节日的魅力。
除了吃粽子的食俗外,嘉兴农村还有端午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鱼、黄鳝、黄瓜、黄泥蛋、雄黄酒。端午吃“五黄”是全国各地普遍的习俗,但其中的黄泥蛋在嘉兴别具特色。这特色并不是指蛋本身,而是指有关吃蛋的传说和吃法。在嘉兴桐乡的传统端午节俗中,有吃“蜘蛛煨蛋”的习俗。这个习俗与古时候的吴越战争有关。传说范蠡教士兵用癞蛤蟆煨蛋,不仅填饱了肚子,还治好了疥疮,最终击退了吴国军队,这天正好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因为蛤蟆在端午节很难捉到,人们就用蜘蛛代替,慢慢形成了嘉兴桐乡地区端午蜘蛛煨蛋的习俗。
有关嘉兴端午节吃蜘蛛煨蛋的节俗,丰子恺《端阳忆旧》中十分具体地记载了它的制作:
向药店买一包苍术白芷来,放在火炉里,教它发出香气,拿到每间房间里去熏。同时,买许多鸡蛋来,在每个的顶上敲一个小洞,放进一只蜘蛛去,用纸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烟的火炉里煨。煨熟了,打开蛋来,取去蜘蛛的尸体,把蛋给孩子们吃。[6]
民间的说法,吃煨蛋可以驱毒,夏天不生痱子和疥疮。为了使驱毒的效果更好,有人把蛋连同蜘蛛一起给小孩吃。中央电视台4套节目《走遍中国》就曾专程到丰子恺先生的故乡嘉兴桐乡石门镇,对“蜘蛛煨蛋”这一端午习俗进行过专题介绍。
前文提到嘉兴的民间传说中有“端午节乾隆被嘉兴的宝物翡翠癞施迷倒”一说,在嘉兴端午的食俗方面,也有一种食物与乾隆皇帝有关,那就是油馓子。在嘉兴秀洲区的农村,原曾经有吃油馓子的习俗,它是由一个民间故事流传下来的。传说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经嘉兴王江泾,闻到一阵幽香,循着香味发现了一位正在做油馓子的貌美师姑。两人相谈甚欢,乾隆许诺会再次闻香寻美人。但秘密被师姑透露了出去,乾隆再来那天,正好是端午节,当天这个江南小镇满城都是油馓子的香味。因此,嘉兴端午节的传统食物除了粽子外,还有油馓子,而且油馓子是端午节待客送人的重要礼物。在嘉兴市嘉善县,女儿出嫁以后,端午节那天娘家就要做好油馓子,给女儿女婿“送端午”(第一年端午,女儿婆家还要与左邻右舍分享新媳妇娘家的油馓子),据说,在端午节娘家用油馓子“送端午”,能让出嫁的女儿健健康康、一生顺遂,父母自己也会获得好福气,子孙满堂,安享晚年。
油馓子在嘉兴端午习俗中的重要地位,与端午的气候也有关系。端午时节,天气已经转热,粽子不好保存,油馓子没有这个顾虑。而现在,气候因素对食物的影响已经降低,食物保存这一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再加上油馓子的制作工序复杂,技术要领多的缘故,嘉兴地区端午节吃油馓子的独特习俗渐渐消失。但有关端午吃油馓子的民间故事还在嘉兴秀洲等地区流传。问起嘉兴端午的独特习俗,老一辈人定会津津有味的跟你述说乾隆皇帝与油馓子的风流艳事。
嘉兴端午习俗中,吃蚕花饭也是其颇具地域特色的独特食俗。端午节正是嘉兴地区春蚕收获的季节,因而自古就有在这一天感谢蚕神(蚕花)庇护的习俗,俗称“蚕花利市”。在端午节这一天,为了感谢蚕神,嘉兴南湖周边的蚕民都会带着祭品来到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大士阁祭拜嫘祖,同时,周边的村民也会在这一天抬着各自的龙舟到南湖来竞渡娱神。竞渡前先将龙头抬到嫘祖像前祭拜,感谢蚕神带来了丰收,当天晚上,蚕农们举行祭祀仪式,点烛焚香,将鸡、猪头、酒食等供奉在神位前,举家磕拜“蚕花利市”,祈祷来年大丰收。结束后,再犒劳自己,俗称“吃蚕花饭”。[7]嘉兴人民辛勤劳作,蚕花饭也是丰收后对自己辛勤劳作的奖赏。嘉兴民间认为,蚕花饭能强壮体魄,让人身体康健。
嘉兴端午食俗通常是有着美好的意蕴,但有一项食俗有着与药俗相似的功用,那就是大蒜拌豆腐。在《乍浦镇志》(2011年)中提到:“(端午)中午有吃‘五黄’和生蒜拌豆腐等俗。现尚有吃粽子、咸鸭蛋及大蒜拌豆腐之俗。”[8]民间认为大蒜有抗菌作用,能避“五毒”,而吃豆腐能减少蚊虫的叮咬。因此,每年端午,嘉兴有些地区的饭桌上就会有大蒜拌豆腐这一道菜。尤其是平湖地区,大蒜拌豆腐是端午节饭桌上的主菜之一。当然,根据人们的不同口味,有些人更喜欢葱油拌豆腐,民间认为它与大蒜拌豆腐有着相同的功效,都能驱虫。
(三)纪念伍子胥的独特习俗
嘉兴地处江南,水域众多,河湖纵横交错,古时出行多以舟代车,生活几乎离不开舟楫,这样的自然因素促进了嘉兴的舟船制造,为端午龙舟竞渡提供了条件。发展至今,龙舟竞渡仍然是嘉兴端午节的重头戏,嘉兴的地理因素是这一习俗经久不衰,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与全国各地端午节纪念屈原不同,嘉兴端午节纪念的是伍子胥。伍子胥被冤自刎后,其尸身投入大江。在嘉兴地区的民间故事中,伍子胥死后,越国攻打吴国,突然钱塘江潮水汹涌,有人听到江面上鼓声大作,看到伍子胥身披战袍,立于浪顶看着吴国被灭。于是民间流传天帝怜他忠心冤死而封为钱塘江的潮神。百姓尊敬他感激他,端午当天,挑选出的精壮男儿划着龙舟迎接潮神。嘉兴的民间传说中,队员们用最快的速度划龙舟是为了拯救伍子胥的生命,还有一种说法是竞渡第一的那支队伍就能把潮神迎回家,这一年就会太平,能消灾避难。
清代诗人马学乾在烟雨楼上目睹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盛况后,曾赋诗《烟雨楼观竞渡》,诗中这样写道:
风薰日午回长润,琼楼面面铺银盘。张牙舞爪龙舟集,旗裁五彩云霞攒。村村挟伎荡珠楫,家家启阁排雕栏。蒲觞倾后兰汤浴,群向湖头诧壮观。乍疑惊雷潭底起,倏讶行云空中蟠。散如珍珠去无迹,聚若献宝来无端。轰耳雷鼓阗阗震,出没天娇驰飞湍。砰訇砊磕彻深窟,鳌宫贝阙胡能安?便恐真龙神变化,龙中跳跃一例看。豪客竞投鹅与鸭,分飞随势穿鱼滩。一呼奋劈争前擒,翻身入水胆尤拼。我禾风俗近荆楚,中天节合倾城欢。不迎三闾迎伍相,千秋往辄谁辛酸?辰良地胜数快事,狂歌亦足传骚坛,岂必斗鸡犹有昌黎韩。[9]
诗中描绘了嘉兴端午龙舟竞渡热闹壮阔的场面,一艘艘气势凌人的龙舟在水面聚集,只等一声令下疾驰而去。家家户户打开窗户,有的直接涌向湖边,争看赛龙舟的壮景。如此热闹的场景不为三闾(即屈原)只为伍子胥。千载已过,伍子胥的身影仍留在嘉兴人民的心中。回忆历史,“心酸”二字不仅道出了当年伍子胥悲伤的心情,而且也反映出嘉兴人民为他的冤死鸣不平的心情。历史事件增加了嘉兴端午龙舟竞渡习俗的文化厚度。
自古以来,嘉兴端午的龙舟竞渡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的目光,一首首吟咏佳作流传至今,如清代张燕昌“菖蒲泾上泊鸣桡,共酌菖蒲酒兴豪。最后回塘看竞渡,龙舟飞过会龙桥”[10],现代“翻飞双桨浪花舞,百里鼓声千舫过”、“南湖竞渡迎胥子,欲与汨罗争短长”等,脍炙人口。
现在,每年的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纪念伍子胥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不仅体现在龙舟竞渡这一方面,还有盛大的子胥庙会,在伍相祠举行严肃、庄重的伍相祭活动。
二、嘉兴端午节独特习俗的历史文化特征
嘉兴地区独特的端午习俗,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征。
(一)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
嘉兴端午习俗与农业文化有密切联系。嘉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自古就是富庶繁华之地,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肥沃的土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嘉兴农业文化的发展。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以从事稻作农业的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就是嘉兴。嘉兴市境是迄今所知我国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也是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11]唐代嘉兴农业十分发达,文学家李翰曾撰《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赞美当时嘉兴的农业盛况,留下了“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的名句。
农业文化有稻作文化和蚕桑文化两大部分。以粽子为代表的嘉兴端午文化,与嘉兴繁荣的农业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具有鲜明的稻作文化特色。种类多样的糯米,使粽子这一食俗得以广泛传播,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嘉兴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蚕乡。在嘉兴桐乡罗家角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有7000多年的蚕孢粉遗存。在汉朝,嘉兴地区就兴起了蚕桑丝织,唐宋时期丝织业已经十分发达,宋朝嘉兴府对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曾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蚕桑在嘉兴人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端午时节正值蚕花丰收,端午的吃蚕花饭习俗,正是嘉兴端午蚕桑文化的重要表现。
(二)浓郁的崇拜英雄、崇尚正义的色彩
从民间故事和诗歌中可以看出,嘉兴端午的缘起是纪念伍子胥,一些重要的习俗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而产生。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吴王夫差强大吴国,称霸中原,然而这样一个有功之臣却没有得到善终。伍子胥最突出的精神品格是忠,为人精诚,中廉外明而知时,不以身死隐君之过,正言以忠君,直行以为国。[12]传说中的他勇猛善战,忠心报国,临死还不忘百姓疾苦,传下粽子,使饱受战乱的人民免于饥饿。他为百姓作出了贡献,百姓感激他,怀念他。在嘉兴老百姓的心中,他是英雄,是正义的化身,因此,在端午节纪念他。龙舟竞渡这一习俗,既是纪念伍子胥的一种节俗形式,也是考验人们力量与勇气的一场比赛,谁得第一,谁就是拯救了爱国忠臣伍子胥的英雄。
嘉兴端午习俗有着浓郁的崇拜英雄、支持正义的色彩,表现出嘉兴人民内心深处对忠诚、正义的支持,对英雄人物的向往。
(三)与民间神仙信仰有关
神仙,在古时候人们心中的地位无可比拟。在嘉兴农村,心中有愿望时,生活遇到困难时,老百姓都会到寺庙里求神拜佛,祈求心想事成,平安顺遂,这是信仰。不管是民间故事中的端午吃蚕花饭,还是佩香囊,束艾采蒲等与辟邪有关的习俗,都与人们的信仰观念有关。
蛤蟆长相丑陋,但在民间故事中,它是私自下凡救灾,被玉帝贬下凡尘的天庭虎头将军的化身。因此它有除害虫、治疥疮等本领。嘉兴端午节蛤蟆上灶的独特习俗,是把信念和美好希望寄托于神身上的表现,其中所蕴含的是古代普通百姓对神和神力的敬畏。尤其是端午午时蛤蟆躲午的传说,更令当地老百姓对蛤蟆是“神虫”、“天虫”的这种说法坚信不疑。
伍子胥是真实历史中的人物,而在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他被神化了。这与嘉兴古代人民的神仙崇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伍子胥事迹在广为流传后,渐渐模糊了历史事件本身,而突出了高尚的情操,且他本身的高尚品质与百姓心中的神仙有着重合之处。结合旧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在人们身受苦难、心灵急需信仰的支撑的情况下,他由人到神的转变可谓水到渠成。
竞技类习俗龙舟竞渡也有着嘉兴民间信仰的特征。自古以来,华夏人民以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自居,“龙舟”就是展现自身传承的一种表现形式。关于南方吴越地区端午节的起源,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提出了祭祀龙图腾的说法。认为龙是吴越地区人民的信仰。为表达对龙神的尊敬,祈求龙神消灾保平安,吴越地区就在端午这天举行龙舟竞渡活动。抛入河中的粽子等食物也是献给龙神的祭品。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期间,在嘉兴南湖边祭龙台就有神龙祭的活动形式。
除了以上这些文化内涵外,嘉兴端午习俗在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还表现出了勤劳勇敢、爱国爱乡、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等优秀的文化内涵,是嘉兴传统文化中一面耀眼夺目的旗帜。
[1]林景熙.霁山先生文集.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88.
[2][8]平湖市乍浦镇志编委会.乍浦镇志.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7.
[3][5]胡晶,主编.嘉兴端午习俗民间故事.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7.
[4]冯骥才.我们的节日·端午.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6.
[6]丰子恺.丰子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
[7]胡馨婷.历史渊源悠久地域特色鲜明.2008.6.6,嘉兴日报.第四版:要闻.
[9]马学乾.怀玉山人诗集.秀水马氏.清道光六年(1826).
[10]胡晶,主编.嘉兴端午诗词新咏.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7.
[11]嘉兴市图书馆http://www.jxlib.com/jiaxingzl/lishiyg/1.htm.
[12]黄丹.端午传说的艺术特殊性与文化内涵.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