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1235”党建工作模式全面建设国际一流的精品矿井

2013-08-15刘军

支部建设 2013年23期
关键词:瓦斯矿井矿区

■刘军

晋煤集团寺河矿是全国首座高瓦斯条件下的千万吨级矿井。近年来,矿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1235”的党建工作模式。

“1”是一个目标引领,全面建设国际一流高瓦斯千万吨精品矿井。

“2”是筑牢两项基础,加强党员干部队伍、职工人才队伍两项建设,打造过硬团队。

“3”是创新三项载体,深化党建基础工作、瓦斯治理创新、安全宣传教育三项重点工作,切实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矿井科学发展优势。

“5”是实施五项工程,通过实施文化强企、精神培育、实事惠民、平安矿区、美丽寺河五项工程,普惠发展成果,弘扬寺河精神,激发正能量,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

近年来,在晋煤集团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寺河矿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了矿井安全、科学、和谐发展。2012年,矿党委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山西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目标引领 在促进矿井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

在晋煤集团“再造两个新晋煤,对标世界500强”的愿景感召下,寺河矿党委坚持顶层设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总结经验,确立了“建设国际一流高瓦斯千万吨精品矿井”的奋斗目标,推动矿井走上了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兆前,晋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武华太两位党的十八大代表到寺河矿进行了专题宣讲,深刻阐述了十八大精神,并对矿井发展建设各项工作给予亲切指导。寺河矿党政把建设国际一流高瓦斯千万吨精品矿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矿井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制定了矿井未来三年到五年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一矿两井”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大力推行自主管理、层次管理,矿井连续8年保持了千万吨以上产能。

针对煤炭市场急转而下的严峻形势,寺河矿从节支增收、创新提效入手,组织党员干部在优化工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进行攻关,提升了矿井经济运行质量。2012年,矿井实现利润32亿元,仅党员重点攻关项目——选煤厂提块增收工程即创造利润3.5亿元。

筑牢基础 在加强两项建设中提供有力保障

寺河矿党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职工人才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课题调研、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各项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日常工作经常交流、重点工作互相参谋的党政班子协作体系,深化业务能力建设,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引领发展的能力。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民主评议制度,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强化党员干部先进性、纯洁性教育,每年高标准举办党员脱产培训班,矿党政领导带头讲授党课,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参加拓展训练,磨练意志,锤炼党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干事干净”PDCA管控模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调研,落实党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落实一线工作法,打造了一支精神饱满、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深入推行管理、技术、操作三大序列管理,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将公开竞聘与组织考察、推荐相结合,完善人才选拔激励机制。建成党员网络培训教室,投用机电实训基地,成立大师工作室,开设寺河大讲堂,举行青工技能竞赛,建立13个岗位工种的职工网络培训平台,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科技创新活动,全矿高技术人才所占比例大幅提升。针对高校毕业生增多的情况,矿党政召开在矿大学生座谈会,制定下发了《大学毕业生岗位成才指导办法》,建立了区队技术员的成长梯队,为大学毕业生立足岗位成长成才搭建了有利平台。

创新载体 在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中致力矿井发展

寺河矿党委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结合高瓦斯矿井安全生产实际,找准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努力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发展的优势。

深化党建基础工作。不断引深党建“四五六八”创建工作,建设四好班子、五星支部,培养六好党员,夯实党建八项基础工作,建立党群工作一体化运行体系。矿党委全面总结提炼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的经验做法,形成党建创优成果21项,其中“党员科技攻关项目”被晋煤集团评为2013年“党建十大创优项目”之一。坚持生产经营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原则,加强党支部建设,全矿32个党支部全部高标准建成党员之家。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创先争优先锋园、党建文化一面墙等大型党建活动阵地。以打造特色党支部为目标,创新开展“政工例会进支部”活动,将政工例会由会议室开到了基层党支部,通过党群部门与基层支部结对共建,先后挖掘打造了连掘三队、千米钻机二队等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先进党支部。大力开展“政工干部上讲台”活动,锻炼了政工干部的学习思考、总结提炼、宣讲表达能力。每年举办党支部书记业务培训班,进行综合业务测评,打造了一支懂生产、会管理、善于做党建工作的党支部书记队伍。

深化瓦斯治理创新。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瓦斯治理和防突管理,深入开展瓦斯抽采、瓦斯防突工艺研究,建立瓦斯地质预警系统,完善千米钻机施工工艺,研制防突钻机,矿井日瓦斯抽采量达到了150万方,连续六年居全国单井抽采量之首。按照晋煤集团“煤-气-电”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将抽采出的瓦斯广泛运用于发电、交通、供热和供暖,初步构建了“煤与煤层气共采,采煤采气一体化”的园区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矿井实现了“采煤不见煤,采煤不用煤”。5月26日,“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代表团到矿观摩,对寺河矿地面钻井抽采、井下长钻孔区域性抽采、边掘边抽的“三级瓦斯治理”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深化安全宣传教育。引导职工牢固树立“生命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安全”、“瓦斯可治,突出可防”等安全理念。以“党员无违章、身边无事故”为目标,建立党员安全包保“五三”工作体系,形成了支部书记包区、党员干部包片、普通党员包点的包保网络。实施“人人都是安检员”工程,建立了全员查隐患机制,对职工每班排查的安全隐患给予现金奖励。每季度召开亲情安全恳谈会,家家签订亲情安全保证书,严重违章人员帮教转化率达到100%。

以人为本 在实施五项工程建设中凝聚合力

寺河矿党委始终坚持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普惠职工,大力实施五项工程,凝聚企业发展合力。

实施文化强企工程。把“敬畏生命、敬畏制度、敬畏责任”理念作为安全文化的核心,开展“三个敬畏”大讨论活动、瓦斯爆炸模拟演练和井口逃生预案演练,促使职工养成安全习惯。以“知行合一”为引领,编印《寺河矿文化丛书》和《跨越如虹》画册,提升了寺河文化品质。大力弘扬“同心、敬业、奉献、超越”的寺河精神,每年度举行“感动寺河”颁奖典礼、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劳模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矿井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充分展示了寺河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实施精神培育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四德”教育,倡树时代新风,凝聚正能量。以“文明礼仪寺河人”为主题,开展礼仪、环境、秩序、服务、住宿、网络“六大文明”引导行动,月月推荐“寺河好人”,季季评选“和谐之星”,年年举行安康和谐幸运大抽奖,提升了职工文明素养和矿区文明程度。注重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建成文体中心、矿区游泳馆,每年举办寺河矿职工文化艺术节。矿井被评为“2011~2012年度省属企业文明单位标兵”。

实施实事惠民工程。持续举办矿嫂参观日、集体生日餐,发放新苗奖、节日大礼包等,这些具有寺河特色的人文关怀做法均惠而不费。每年职代会确立惠民实事,纳入年度重点工程进行考核。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建立“党员爱心超市、党员爱心基金、党员服务中心”三大为民品牌。进一步完善矿区生产生活环境,井口超市、“自在处”零利润销售普惠职工,建成投用矿区免费停车场、矿区网吧、矿区大型惠民超市和寺河影院,为职工营造了温馨如家的环境氛围。

实施平安矿区工程。加强维护稳定工作,健全完善综治工作“六大机制”,建成信访接待大厅,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党员大走访活动,党员干部走进职工家中,了解职工思想,关心职工生活,使职工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实施美丽寺河工程。致力于生态环保型绿色矿山建设,持续美化矿区环境,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重视“三废”治理,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站和矿井水处理站,选煤厂煤泥水实现闭路循环,煤矸石全部用于填沟覆土造田,先后建成员工园、生态园、朝阳园等三处园林景观,矿区绿化率达41%,矿区环境优雅,舒适宜居,彰显了“绿色寺河”的文化内涵。2012年,寺河矿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中国最美矿山”。

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寺河矿党委在晋煤集团的坚强领导下,将继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应对煤炭下行压力,勇当排头兵,再攀新高峰,全面建设国际一流高瓦斯千万吨精品矿井!

猜你喜欢

瓦斯矿井矿区
美准备将矿区转变为清洁能源中心
煤炭矿区耕地土壤有机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估测
矿井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逐级降压解吸过程中解吸瓦斯膨胀能变化特性
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
陕西咸阳旬西矿区总体规划获陕西省发改委批复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废弃矿井变成主题公园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