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公共外交参与全球治理——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
2013-08-15柯银斌
柯银斌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海外权益越来越多,中国推动公共外交和参与全球治理的步伐明显加快。党的十八大报告既提到“全球治理”又提到“公共外交”。全球治理与公共外交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公共外交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为解答这些问题,本刊编辑部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
全球治理和公共外交关系密切
柯银斌:非常感谢贾老师接受本刊的专访。您长期从事全球治理方面的研究,本刊是公共外交专业期刊。我们发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两次提及全球治理问题,指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党的十八大报告也首次提到公共外交:“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和公共外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那么这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贾庆国:全球治理和公共外交关系密切。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增强,中国势必会越来越多地在不同领域参与全球治理。但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的物质、经验、观念和理论方面的准备都还不够充分,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参与程度还是非常有限的。这种情况对加强公共外交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国情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让世界理解中国为什么只能在当前这个程度上参与全球治理,而不是承担人们所期待的全部责任,从而打消国外的人对中国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减少他们对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失望”。
同时,有效开展公共外交也可以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的参与抱有信心。可以通过公共外交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是大势所趋;随着国力的提升,中国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治理,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也会越来越多。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目的是通过探求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法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更好地维护国际社会的利益。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既可以推动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利益诉求、参与全球治理的愿望和决心,也可以让国人理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必要性,从而促进相互沟通、理解,增进合作和相互信任,为中国根据自身国情有效参与全球治理营造比较好的舆论环境。
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公共外交能发挥其沟通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也完全可以成为公共外交的传播内容。公共外交可以帮助国际和国内的人们了解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的理由、做法和贡献,以及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趋势,这对中国形象传播与软实力提升都是有益的。
柯银斌:看来两者的确关系紧密:公共外交能为全球治理起到沟通、协调作用;全球治理又能为公共外交提供传播内容。我想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公共外交与全球治理在参与者、工作重心、活动目标等方面有何异同?
贾庆国:全球治理与公共外交的目标是有差别的。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要想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就必须参与全球治理。全球治理通过参与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直接服务于安全、经济、环境、健康等多方面国家利益的需求;公共外交则是通过推动外部世界对该国的了解,为本国实现其利益追求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两者的工作重心也有所不同。公共外交更重视沟通,通过沟通增加对方对自己的了解,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而全球治理更多的是通过直接的参与,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推动和别国的合作,建构一个相互有利的国际秩序,使大家都能从这个国际秩序中获益,同时实现自己在理念上的追求。也就是说,公共外交侧重于增进了解,使国际社会从善意的角度对自己国家的目标、手段认识;全球治理侧重于参与制定国际机制和游戏规则,建立秩序和解决问题的机制。
公共外交与全球治理对参与者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全球治理的参与者更多的是方方面面的专家,比如说参与全球贸易制度的设计和改进,直接参与者更多是经济学家、企业家等对经济比较了解的人士;国际气候问题的治理,参与者主要是气候方面的专家,当然也包括负责这个领域的外交人员;军控又是另外一批专家……也就是说,全球治理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要高。公共外交的参与者,需要对国际社会和本国国情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要求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在中国和外部世界之间能起到桥梁作用。简言之,全球治理要求参与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公共外交更多的是需要“百科式”人才。
同时,两者还存在重叠和交叉。全球治理和公共外交都是国家整体外交的组成部分,都是为了推动整体外交目标的实现,只是工作侧重点和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有效参与全球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公共外交目标的实现;有效开展公共外交,也有利于更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两者应该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中国公共外交应加强深度解释
柯银斌:全球治理和公共外交是可以相互促进的,那么中国在这两方面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互动了吗?
贾庆国:应该说有一些互动,在很多问题上,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时采取的政策需要公共外交进行沟通和解释。比如说在气候问题的应对上,我们一方面要大力节能减排,积极扭转气候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毕竟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过度的承诺可能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伤害。所以中国在气候问题上参与全球治理的具体表现就是在这两个方面之间寻找一个平衡。
由于中国在这个问题的做法上表现出来的两面性,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做法存在不少误解,不少人认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根本不想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外交的沟通、解释方面的作用就非常大了。有效的公共外交可以让国际社会更客观、更准确地理解中国的立场和政策。在气候问题上,中国也做了一些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来解释:为什么中国必须承诺;为什么中国只能承诺这么多?当然这种努力做得还不够,在很多情况下国际社会对中国政策还是不太理解。这方面工作的力度还要加强。
有效开展公共外交要求从事公共外交的人深入了解中国的国情,要对中国的国情有一个比较平衡的、客观的把握,这样对外沟通才客观、有底气、有说服力。现在我们往往只是简单地、反复地讲:“我们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权,发达国家在历史上过度排放,现在不允许发展中国家排放是不合理的”。这种说法当然有其道理,但太简单化了。对这个政策的解读应更全面些。既要强调发达国家应当在节能减排问题上承担更大责任,同时也要承认从当前中国自身利益看,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也是必须做的,是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的,而且中国在这方也做了很多。极端气候、海平面上升,对中国造成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中国当然不希望把自己置于这种非常不确定的情况下。所以,中国愿意和国际社会一起共同努力,来减缓甚至扭转气候变暖的趋势。
柯银斌:气候变化在全球治理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各类全球性问题很多,比如反恐、军控、粮食危机、水资源危机。可不可以这么讲,中国公共外交不应该停留在一般性地向世界说明中国上,而应注重更深层次的解释:“中国为什么这么做”,以配合中国参与全球治理?
贾庆国:公共外交可以、而且应该配合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现在开展公共外交,应该向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不应停留在介绍中国的地理状态、人口状况、政治体制、传统文化,还要介绍中国在各个方面的政策,包括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的立场、政策和具体规划。过去,在全球治理问题上,我们一直比较被动。很多时候都是别的国家提出想法,我们刚开始不太理解,或沉默或反对,后来才慢慢接受。我们应该在全球治理方面加强研究,从中国的角度主动提出观点和政策,让国际社会去讨论。这样才能更主动地推动国际社会朝我们认为更加合理的方向努力。
同样的政策,用不同的方式向国际社会介绍,效果会非常不同。比如在朝核问题上,我们主张通过六方会谈来解决问题。我们要求朝鲜放弃核武器,希望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解决,不要诉诸武力。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政策?为什么这个政策比别的方案好?为什么是“六方会谈”,而不是“两方会谈”、“四方会谈”甚至“七方会谈”?中国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易懂的解释,说通说透,这样才可能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另一方面,对于国际上的不同观点,我们也应该去认真研究,对一些合理的观点也可以接受,采取更为开明的态度。这样,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就会更加有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做法也会从更加善意的角度解读,这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上推广自己的主张。在这方面,公共外交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
联合国:全球治理与公共外交平台
柯银斌:众所周知,联合国是专门的全球治理机构,西方也出版了《全球治理:分裂世界中的联合国》这样的著作。最近有学者提出,联合国也是最大的公共外交机构。您认同这种看法吗?联合国在公共外交和全球治理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贾庆国:对于全球治理来说,联合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在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然,联合国不只是一个安全机构,在其他很多领域,它也是很重要的全球治理的协调机构。
不仅如此,联合国也是成员国开展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对于小国来讲更是如此。大国的一举一动在联合国内外都很受关注,不愁自己的声音别人听不到;对于小国来讲,联合国就太重要了。有的小国规模太小,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没有使领馆。他们怎么让国际社会听到他的声音呢?联合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联合国大会上有一个发言的话,200多个成员国都可以听到他的声音。联合国作为各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平台,对于大小国的意义来说是非常不一样的。
此外,联合国有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等专门组织,这些组织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成为各成员国进行各领域全球治理与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