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与国民身体素质的相关性研究①
2013-08-15韩冰楠
韩冰楠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1 体育教学与国民身体素质的现状
体育教学的任务是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增强国民体质,并且对国民体质的技能加以训练。
曾经李鹏总理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过程中与会人员说过:对于体育政策,其核心问题便是将体育的工作的重心切实的向增强人民体质上转移。
近几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一个国家能力的强弱与否是由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所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及质量,因此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及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国民身体素质成为全社会都关心的一个问题,那身体素质到底是什么。由《体育词典》我们可以知道,所谓身体素质具体指的是人体活动的能力,是在生活、劳动和运动中人们所反映出的柔韧、力量、耐力与速度等人体机能能力。
所以,对身体素质的内涵与概念加以全面且科学的把握,同时有针对性的在体育实践中进行锻炼,才能借助于身体素质的发展得到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体育教学主要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与合理的体育教学结合的过程来增强国民的体制健康,目前国民体能下降、肺活量下降以及肥胖比例不断提高的问题普遍存在,所以要正确看待体育教学与国民身体素质的相辅相成。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始转入知识经济时代,从而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竟日逐渐激烈。从整体上来分析,在我国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内容,国力强大与否主要取决劳动者自身所具有的素质,同时也和人才的质量以及数量有紧密的关联,因此对于进入21世纪的人们来说,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提出更为迫切要求。想要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那么就必须要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主要包含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由此看来,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新时代劳动者是否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而当前学校体育是社会各界都关注非常关注的教育阵地。
2 体育教学和国民身体素质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国民体育情感的体验,淡化了对艰苦意志等精神的培养;体育教学片面强调国民体育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运动技能等学习的锻炼;体育教学注重评价国民体育锻炼的过程,遗漏了对运动锻炼等结果的检验;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国民体育个体的差异,忽视了对其体育基本能力的培养。
以上因素的存在,使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体能、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受到一定影响,体育教学必须寻求相应的方法来推动国民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2 国民身体素质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这样一来,使得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的平均寿命由最初的35岁增加到70岁,这是和现代经济较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是持平的。然而,当前国民身体素质中依然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民身体健康情况不佳。我国农民绝大多数的身体素质指标诸如身体技能、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过低,并且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民长期以来一直是各种传染病、心血管疾病乃至癌症的高发人群。
(2)中小学生的体质有待加强。近些年以来,虽然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农村营养不良的学生和城市的肥胖儿童比例依然在不断的增长,同时,大学生营养不良和大学生体重也在不断增长,与10年前相比较可知,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的幅度不容乐观。
(3)中老年人体制状况堪忧。我国体育总局的相关专家明确的表示,我国国民于2010年与《国民体制监测报告》中的“合格”标准相符合的人数比例不足90%,与2005年相比有1.7个百分点的增长。与此同时,专家指出有些单项监测指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不良趋势,必须将科学的建设加强,促进健身效果的提高。根据大量的统计,我国成年人的身体素质在2010年,其坐位体前屈、背力、握力等诸多指标明显的比2005年要低,并且老年人力量素质也有所降低。
3 体育教学如何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
3.1 加强国民积极宣传体育锻炼,使意识深入民心
2011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总局副局长冯建中指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把参与健身活动变成甚或的必须内容,建立一个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任何时期都有动员国民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中,广泛的传播科学理念,充分的考虑实效性、可行性及安全性。防止误导、误传,强化安全意识,在指导运动健身者时,应当是全方位与多角度的,同时要为运动健身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况且体育学是集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于一体的复杂科学,在此类状况下,媒体中互相矛盾、鱼目混珠及只言片语的“科普知识”极易误导人们,使人们产生运动性多度疲劳、锻炼收效低微和盲目跟从心理,更严重的会出现更多的健康安全隐患者,需要社会提起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全社会应当将传播科学运动知识的力度加大,最大限度的探寻可行的手段和措施,提供科学化的指导给形式不一的运动健身者,进行科学选项由于锻炼参与者的目的各有不同,选项必须与目的相结合。
3.2 推动国民采取科学有效资源,使运动得以改善
3.2.1 国家政策资源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群体研究中心主任江崇民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搬运重物、徒手使用劳动工具的机会大大减少,绝对力量和爆发力自然会有所下降。然而,全民健身中缺乏科学的安排和指导,也是导致这些指标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各地应重视将体制测定数据与科学健身结合起来,加强对群众科学健身指导,提高群众科学运动效果。
3.2.2 社会群体资源
近年来,随着全民体育运动锻炼意识的加强,参与全民建设的队伍规模随之越来越壮大。在全国各地组织一系列健身操、长跑和登山等健身活动,群众的有氧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两大运动群体日益凸显(1)“服务式”群体,即以会员的身份加入运动健身俱乐部或者体育组织,在教练员的正确指导下开展健身运动的群体你;(2)“自助式”群体,即利用自然环境和公共体育设施开展自主运动健身的群体。虽然以上两种方式是不尽相同的,然而均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认识,也就是提升生活品质及健康指数,群体数量的增加将推进我国国民体质健康状况向前发展。
3.2.3 根据自身选择
身体状态不好的要经过医学检查,看身体条件是否许可。根据运动强度、运动量看是否适合本人自身的体力支持;根据选择体育运动项目,看是否存在自身感兴趣的项目;运动锻炼环境要选择是否适合自己行动方便、是否适宜;运动锻炼自身所在场所,查看设备、器具是否全部齐全;若自身运动,最好是结伴进行锻炼,可以相互监督鼓励;如果对自身身体状态不熟悉,最好有专业健身指导人员。
3.2.4 根据年龄选择
6~18岁:这段期间是少儿骨骼成长发育时期,要符合他们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这段期间的小孩子的骨骼富于弹性容易弯曲变形,关节伸展范围较大,但牢固性不好,肌肉富有弹性水分很多,少儿在运动上力量会较弱,出现缺乏耐力的状况,因此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要注意负荷小、时间短、速度快,如跳绳、打球、踢毽、游泳等。
19~40岁:这段期间是青年身体发育成熟完善,处于人生中的高峰期,这对身体体育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个年龄期间运动锻炼的人很多,适合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很广泛,运动也很活跃,但还是要注意适度,注意身体的健康发展。
41~80岁:这段期间是步入中老年时期,人们的身体状况生理因素都呈下降趋势,骨骼、肌肉等都慢慢出现一些问题,身体会出现各种状况,严重者会出现很多疾病,所以要慎重,注意身体健康,倘若运动不宜到人多的地方锻炼,选择项目宜以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上下楼等有氧耐力性锻炼。
3.2.5 注意事项
(1)运动应逐步渐进:因为刚接触某项不熟悉的运动,运动量要由小到大慢慢提高,运动难道由简单到复杂,难度慢慢加大,负荷应逐渐地提高,人体内脏器官系统的功能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惰性,所以在身体从相对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时,要有个逐步渐进的过程。
(2)运动系统性计划:人们在体育锻炼中,要有个明确的系统性计划,不管你是初练者还是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都应该按照自身的计划步骤坚持地进行锻炼,合理安排。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有个良好的运动锻炼效果,可以在系统性计划中不断提高运动锻炼水平,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身体素质也会提高很多,效果也会表明的很明显。
(3)运动全面性调整: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器官、各部位、各种身心素质和活动能力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要多注重心肺功能和适应能力的锻炼,身体形态、机能和适应能力的都会得到提高,追求身体素质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首要目标,正确选择和搭配运动项目来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3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锻炼的兴趣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我们应当尽快的将以往强调运动技术及体质的缺点克服,高度的重视国民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帮助他们养成独立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并且逐渐的形成终身锻炼身体的态度与意识。此外,还应当将有意义的运动消遣方式及手段提供给国民,尽可能满足人们运动娱乐和运动精神上的享受和追求,应当按照自身确立的远期锻炼目标和近期锻炼目标,有计划持续,要想获得理想的锻炼效果,就要养成好的习惯。
3.4 始终坚持以整体观开展体育教学工作
可以说,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课内和课外内容进行结合在一起,确保学生每天至少都有1~2h的锻炼时间;同时,还要坚持将普及和提高紧密结合,这样一来,可以促进群众性体育获得的顺利开展。此外,始终坚持将体育教学和卫生保健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采用更为科学的锻炼方式,进而建立更为完善的医务监管体系。从而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3.5 要把学校的体育工作的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当前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这既要在学龄阶段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确保学生在健康的状态下,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完成教学任务当中,并且在学生毕业之后也可以结合具体主观情况的不断变化,不间断的从事科学、合理的锻炼,提高人们的终身体育的意识,这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内容。除此之外,学校体育不仅要追求阶段效益,而且又要将阶段性效益和长远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4 体育教学对国民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身体素质是民族素质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素质的优劣及民族体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民族乃至国家的存亡与兴衰。体育教学的加强,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不光是智力和体力的强弱,还有身体各部分协同配合的能力。体育教学深化体育锻炼在国民心中意义,可以强身健体、减少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有—个好的身体,才可能有充足的精力工作。人们至少应每天锻炼一小时,持之以恒,就养成好的习惯,长久坚持下来,将会受益无穷。体育教育不仅要增强人们的体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坚强的品格。所以培养运动锻炼可以让自己锻炼承受能力。
5 结语
总体来说,体育教学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必须要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国民体质问题。在目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及时更新现代体育教学的观念,通过科学正确的体育运动锻炼,可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又可以将人们从繁忙的学习以及工作当中解救出来。对于国民身体素质也会得以提高,只有让国民体质加强,体质、心智、素质各个方面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对于个人是进步,对于社会是进步,对于国家更是进步,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由此看来,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及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认清当前国民身体素质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 王萍.抓好学习体育提高国民身体素质[J].铜仁师专学报(综合版),2011,3(1).
[2] 新华网[EB/OL].http://sports.163.com/11/1121/15/7JD43QND00051CAQ.html,2011-11-01.
[3] 陈华.再谈科学运动健身[J].黑河学刊,2012(2).
[4] 刘敬群.改进体育课程提高健身效益[J].成人教育,2004(3).
[5] 李强,关鹏.论大众科学健身[J].新教师教学,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