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美育思维渗透的路径设计①

2013-08-15赵浩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4期
关键词:美的教学内容动作

赵浩

(西南政法大学体育部 重庆 401120)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健美操已势不可挡地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我国健美操教学也已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塑造人健美体型和培养健美体态等方面效果突出,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而这一切成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美育思维的渗透教学,因此有必要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与交流。

1 审美修养的渗透

在健美操教学的美育思维渗透教育过程中,教师指引至关重要,其对学生体育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升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可使学生进入审美接受和创造的境界。然而究竟怎样来塑造学生良好人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健美操教学中审美教育观的实施及其效应无法回避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在具体教学中通过一定途径加以应对和贯彻。

1.1 形象美的渗透

健与美相结合的体操就是健美操,而教师本身形象美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激励与榜样作用。这要求教师在仪表和行态方面作为楷模来展现健康的美感,教学中要求做到服饰大方、美观、身体健康轻盈、姿态优雅气质好,看到教师良好的形象就会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健美操锻炼的欲望,形成对美的形象参考的追求,慢慢形成良好的审美观。

1.2 动作美的渗透

美的信息要靠形象来进行传播,这要求教师在教授健美操的过程中一定要优化教学手段,全反方面展示美,让学生感受健美操的律动美、动作美,从而提升审美观,形成健康人格。

1.3 环境美的渗透

健美操教育一定要做到寓教于乐,通过环境的逐步变化来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教师首先应对教学场地、器材进行美化,如在教室张贴漂亮的宣传画或将课堂移到室外的草坪,用大自然的魅力感染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健美操的运动美。尤其是结合动作框架,如侧点地、前后点地等,能画出不一样距离的点或线,再进行调整学生步幅,使学生通过律动展现美。

1.4 审美视角的美的渗透

健美操教学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不同体质和肢体协调能力,对其制定相应评价标准,并用审美眼光去捕捉优点和闪光点,尽可能的规避不足,将学生在老师鼓励的眼光中学习健美操。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缓祥教授曾说:“对学生能明确指出明显的错误,但以此同时也该允许学生默默自觉改正错误”。这是教育的普遍原则,对于健美操也一样适用,学生的正确动作往往都是建立在无数次错误动作的基础上,这时,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和循循诱导帮其改正错误,以便树立信心。因此倘若教师不能妥善处理学生错误,就成为学生痛苦的来源地,如若处理得当,就成为学生动力的催化剂,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

2 教学内容美的渗透

2.1 对教学内容挖掘美的要素

在健美操教学中,需要把教学内容和美的知识信息艺术化的展现出来和充分挖掘出来,使健美操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审美对象。例如,在讲解健美操成套动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成套动作的创造理念和其所蕴含的动作特性做一定叙述,而后讲解动作原理和整套动作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健美操运动的魅力,反对让学生重复模仿动作。

2.2 对教学内容进行审美化组织

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化组织处理,可以使健美操趋于美。美学家鲍桑葵曾说:“意蕴内容得到合理的处理,而不带意识、抽象目的时,美自然就会来”。实践经验证明,对教学内容进行审美化组织途径为:使教学内容简洁美和表述美;网络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而形式美;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而趋于视觉美;使教学内容各部分紧密联系而趋于规律美。

通过充分挖掘健美操运动美、人文美和身体美等教学美元素,努力寻找教学内容中的审美点并加以合理组织化,从而构建一套审美化教学模式,使健美操教学具有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2.3 稳定性与前沿性结合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美与时代和民族相结合而具有相对性,美持有着自己独有的特征从而发展并位于时代前的沿性。所以,健美操要重点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特色与人文特色。做到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并及时吸收健美操研究成果和新理念。详言之,就是对健美操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技术保持相对的稳定。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美的渗透

3.1 借助艺术形式美的渗透

艺术是审美意识物化了的集中表现,可以作为审美对象来发挥它特有的意义。健美操作为艺术自然需要借助艺术的形式进行教学,而美育思维渗透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在创造美。所以,要灵活的把艺术创作的规律带到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

借助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贯穿于健美操教学中。借助音乐能够从整体上加强健美操教学的韵律感,搭建教学互动平台;借助舞蹈形体训练,能够培养学生优美气质和良好身体姿态;借助个人表演、分组表演、集体表演和角色互换表演,能够让学生身通感受美的情感。

3.2 艺术地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

3.2.1 教学语言和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力求准确生动,语调变化明显富有节奏感,这样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动作,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讲解要力求“精讲多练”,就是尽量使用精简语言,多总结口决,将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和学习的重点提炼出来。

3.2.2 示范和非语言表达

教师示范动作应干净、大方、利落、娴熟、准确、优美及到位,要灵活的示范位置与类型,使示范和讲解及时结合,使教师非言语行为充满和始终贯穿于课堂气氛中。例如:眼神鼓励与肯定、脸上微笑流露、手势的“你们很棒”、掌声激励等等,能够影响学生对教师及所学课程态度。

3.2.3 多媒体教学

在健美操教学中,应重点收纳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通过引进丰富图像、音响信息和视频,做到图、文、声、影并茂,从而帮助教师带动课堂气氛,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空间,使学生直观感受健美操运动的美,增加学生审美的实践。

在健美操教学活动中,教师动作通过多媒体演示直观再现,好让学生全方面的模仿,学生模仿动作的规范与熟练度,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识程度。由于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耳闻目睹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自我完善的自觉性。例如,用些软件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创编音乐与动作,采用摄像、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自己的形象、动作,学习热情就会倍涨。

4 多样化教学过程美的渗透

4.1 课外实践活动中创造美

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大型团体操中的表演与比赛”、《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达标赛、“健美操教学创编汇报比赛”和“国家二级健美操裁判员培训”等赛事和活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更大创造潜力,让他们通过自身运动去展示美、创造美和鉴别美,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

4.2 背景音乐中体现美

背景音乐体现着主体的审美水平,是健美操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课外实践活动。合适的背景音乐,能够鼓舞学生的运动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具特色的风格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期实现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如:套路练习、把杆练习、形体练习、流行舞蹈组合练习和放松练习等,可以选择鼓点强烈的爵士乐和旋律优美的钢琴曲等,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来表现和协调健美操的动作。

4.3 人际关系中交融美

情感性是艺术性的魅力所在。情便是健美操艺术教学的灵魂,理便是健美操艺术教学的脉博,情理相互融合便是健美操艺术教学的灵魂,因此师生关系的和谐度与教学信息输出的有效度水乳交融。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对美的感受始终伴有明显的情感体验特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规律性的情感,利用健美操教学的美感,带动学生的意向和兴趣,让他们在实现健康与形体美的同时,提升美的感受与修养。

5 结语

充分利用美育思维渗透进行健美操教学,并通过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在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高校教育应该提倡和坚持的教学方法。

[1] 徐永丽.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选课教学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6).

[2] 李昕洋.浅谈体育院校男大学生健美操兴趣的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5).

[3] 凌君瑶.普通高校大学生健美操表现力培养刍议[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4).

猜你喜欢

美的教学内容动作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动作描写要具体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