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体育教学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导向作用探析①

2013-08-15朱伟芳田佳佳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4期
关键词:针对性体育锻炼高三

朱伟芳 田佳佳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0)

1 问题的提出

高三学生面临学习过度紧张、课业繁重、高考在即这些问题。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此时只要感觉考试结果与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就很容易出现对学习没有信心、对前途担心、对父母说教反感、心情烦躁压抑、考前焦虑等各种现象。多数学生为了提高成绩挤压休息时间用来学习,造成休息时间过短,形成作息不当,身心疲劳,最后导致学习效率低;大多数学生在成绩没有达到自己要求时就会出现压抑,不愿意与其他人沟通,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同伴的关系紧张。目前这些现象在高三学生身上似乎很正常也很普遍,如果这些现象不能够很好的调整,结果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甚至形成心理问题。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有必要找到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心理障碍的有效办法,能较为轻松的面对高考,在高考中达到自己的理想成绩。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对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的心境状态具有抵抗作用。社会交往理论也认为,体育锻炼中与同学、朋友等进行的社会交往是令人愉快的,具有改善心理健康的作用[1]。尽管这些研究成果证实了体育锻炼对人们认知、情感、情绪和交往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体育课仍然不受重视,包括学校领导,甚至是担任高三课程的体育老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面对高三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认清针对性体育课堂教学对其心理健康的积极导向作用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从体育教学自身固有的特征为切入点,针对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高中体育的教学实际,分析并提出在体育教学中采用针对性体育课堂教学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导向作用。

2 高三体育教学特点与现状

2.1 高中体育的特点

高中体育拥有传授体育项目多,重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的养成以及发展身体机能与提高身体素质,为未来的体育运动参与打基础的特点和功能。通过体育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加生活乐趣,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品质。体育所拥有的公平与公正的特点,则为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提供了最佳的环境[2]。然而现实的高三体育教学的情况是无论重点与非重点学校,高三体育课都会出现被占用的情况,原因就是高考不考体育。最严重的还不是被占用,有些学校在高三下学期会停上体育课,有些学校甚至在9月份就会停上高三体育课。这些现象都体现了体育课不受重视,体育课对学生身体锻炼,心理调节的功能很少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关注。

2.2 针对性体育课程设计自身的特点

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对教学程序预先进行筹划和安排,针对性体育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或者期望改变的问题现状,而进行的课程设计。针对性体育教学设计是具有针对性和预先预设计性的体育课程设计,其除同时具有普通体育课程本身特征如促进健康,增进社会交往能力,排除消遣情绪外特点外,还能够对某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根据朱唯唯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调节与治疗》一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首先,大强度、速度快、幅度适中的动作练习,如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游泳、跳绳、爬山等都可以针对焦虑症进行治疗。最关键是课堂最后要做好放松工作,如:小步慢跑、深呼吸走、敲打、拍打、抖动全身肌肉等是治疗焦虑症的关键。其次,强度强弱交叉的、速度快慢的、幅度大小结合的、内容动作变化多段的、具有一定技巧性的集体项目通过一定时间(30~40min)的锻炼可以提高情绪的兴奋性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从而让参与锻炼着体验到合作取得成功的喜悦。能够缓解甚至消除锻炼参与者的抑郁症状。最后,通过强度适中的、大幅度、节奏缓慢的动作练习,如长跑、自行车、游泳、太极拳、气功等可以使参与活动者情绪兴奋性下降,达到收敛精神,抑制大脑,有助于改善睡眠,调节神经中枢,增加情绪控制能力。能够帮助神经衰弱者寻找良好的心境,树立信心。

这些体育手段的提出都能够针对性的对不同心理问题人群起到相应的作用。但是这些作用的显现不仅仅依靠课堂的锻炼时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学生兴趣,让他们能够掌握简单的锻炼方法,有利于他们长期坚持已达到较好的效果。

2.3 针对高三的体育课堂设计

学生心理品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意志品质坚强,而有的学生则心理素质脆弱。这就决定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具有针对性。

各种特点决定了针对性高三体育课堂设计的可行性。针对高三进行的针对性体育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情绪压抑,对自己未来缺乏信心,作息时间安排不当,学习效率低,情绪低落,自我封闭,体育参与时间少这些现象进行的体育课堂设计。

针对高三进行的体育课堂设计主要目的是减少学生心理压力,减少压抑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信心。在课堂设计上主要是侧重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沟通交流,学习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容易掌握易于学习为主。

如针对学生心理压力大、心情压抑可以采用动作简单,节奏较快的体育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篮球、快速跳绳等,其简单的动作,快速的节奏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以达到目的。

3 针对性体育教学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导向作用分析

高三同学主要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高三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做事冲动,希望立刻见效果,在结果达不到自己预先要求的时候,就会出现心态慌乱,情绪焦虑,长时间的焦虑情绪还会引起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效率低,由于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任务重,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一味的追求靠时间来争取分数,造成作息不当,疲劳应战导致的学习效率不高。三是自我封闭,心理压力过大,时间紧,情绪压抑不愿意与同学老师和家长沟通,很容易造成和老师家长甚至同学的关系紧张。

3.1 针对性体育课增强学生自信心

研究表明,有氧练习与心境改变和应激减少有关。慢跑与健康幸福感的许多方面相联系:焦虑和抑郁的降低,自我观念的增强,对精神压力的耐受力提高。除了“有氧”这一因素外,腹式呼吸也可能是身体活动和锻炼产生情绪效益的原因[3]。在体育课上设计具有有氧呼吸的运动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自我观念,减少焦虑和抑郁。

长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能够增长力量,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改善体形体态矫正畸形体形,使全身各部位的比例是匀称、协调、平衡和谐。使整个身体及各主要部位的姿态端正优美,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增加自信。

体育锻炼还能够调节心理活动陶冶情操,转移注意力。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能够人们对自己忧虑和挫折的注意,从而使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出现短时间的下降[3]。

在体育课的设计中要设计出能够出现能够让学生能够迅速反应,动作敏捷的项目,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在交谈的时候让学生能够敢于正视老师或同学的眼睛,大声回答问题,适当做些夸张动作,让学生尽量能够保持微笑。这些小的细节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有效的消除焦虑抑郁。

3.2 针对性体育课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休息

高三学生由于课业负担过重,日常生活单调,理想和现实差距较大,很容易出现心理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下降,严重者还会伴有身体不适。

而体育锻炼一般会出现身体疲劳,身体疲劳的出现有利于心理疲劳的减轻或消除,通过身体锻炼可以暂时减轻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注意,有利于学生减压,体育锻炼也可看作为学生的积极休息,根据谢切诺夫现象,可以发现积极性休息相比不动的消极性休息具有更好的效果。

高三学生的心理疲劳是有单调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情绪困扰引起。锻炼活动一般会增加身体疲劳程度,但显著的受益是减轻心理疲劳程度。通过身体锻炼,学生可以暂时的转移对学习的注意,这对缓解或减轻心理疲劳有极大的帮助。

所以在针对性高三体育课程设计中一定要设置一定的负荷量,引导鼓励学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课余锻炼,在体育与锻炼中要让学生能够达到一定的负荷,能够达到一定的身体疲劳,以减轻心理疲劳。

3.3 针对性体育课堂有利于学生增强勾通

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也可从肌肉传至大脑。肌肉活动积极,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多,大脑的兴奋水平就高,情绪就会高涨。反之肌肉愈放松,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愈少,大脑的兴奋性就降低,情绪就不会高涨。体育手段之所以能有效地调节人的情绪,也就是运用、遵循了这一原理[4]。一般来讲人在放松的状态下较容易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愿意与他人进行沟通,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肌肉的紧张放松交替能够更好的让学生进入到一种心情放松的状态。

高三体育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掌握1~2门体育健身技能的同时,增进学生间交流,能够有效的调整学生心理,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够敞开心扉的和家人朋友交谈,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以较为轻松的心情面对学习和考试。

4 结语

基于体育锻炼的基本特征,不仅能够有效增强高三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而且对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还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学生挫折的耐受能力。

针对性体育课程比一般性体育课程具有更强的真对性,在针对的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消除焦虑;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形成积极休息,有利于学生提高普通文化课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以更轻松的心情倾诉自己的心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针对性体育课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的针对性体育教学设计,可以在一般性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更大程度的帮助改善高三学生压抑的情绪,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有助于高三学生轻松的面对高考。

[1] 丁社丛.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育功能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资讯,2010(11).

[2] 张勇.中学体育教学与情感教育研究[J].科技资讯,2011(22):187.

[3] 黄希庭,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56-357,376.

[4] 朱唯唯.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J].体育与科学,1999,20(5).

猜你喜欢

针对性体育锻炼高三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高三·共鸣篇
我把高三写成诗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情态动词专项练习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