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建议①
2013-08-15张飞赵永林
张飞 赵永林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225127)
近年来,家长与一些教师“重智轻体”思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剥夺了他们的活动时间,导致了青少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提出的活动,是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而在高职院校中,如何发挥体育社团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作用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
1.1 社团人数偏少,发展速度较快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规模的不断快速发展,参与人数不断增多。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全国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数量在2~12个,参与社团学生人数普遍在10~100人之间。这些数据说明虽然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在迅速发展,但是数量还是偏少,远远不能覆盖所有学生群体,不能满足每一位在校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也间接影响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制约了“阳光体育与运动”的推广。同时绝大多数学生喜欢选择具有广泛参与人群、活动开展比较方便的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此外像街舞、台球、网球、体育舞蹈这些新兴时尚的体育项目也获得了学生的青睐,这与当前学生热情、时尚、勇于自我表现的性格特点有着紧密联系。
1.2 运动项目少,影响社团建设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成员喜爱的运动项目与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开展的运动项目基本一致。但在调查中发现,每所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开展的的单个运动项目就不容乐观了。有些社团开设的运动项目推广度不普及,参与度不高,有的甚至就只开展了2~3个运动项目,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年轻话、个性化、多元化的运动需求。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在校人数有6000~11000人的高职院校,受场地、资金等方面的制约,许多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都没有能够进行开设。体育社团运动项目和活动形式开展的单一性与学生本身对运动项目需求的丰富性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发展,也直接制约了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
1.3 锻炼频率不够,急需发挥作用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每位青少年每天都要参加体育锻炼,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学生每天都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不多,而经常参加锻炼的女生更是少之又少,这说明“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存在诸多不足,急需体育社团发挥自身作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主观行为,要培养学生对体育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其参与体育活动的自愿性,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否则是不能够达到终身锻炼、增强体质的效果。
2 对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
2.1 以建好体育社团为保障,积极组织体育俱乐部
在高校里成立社团、体育俱乐部和各种体育协会,实际上也是学生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对自身素质的自我教育、自我检验、自我提高的一种锻炼,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走出去深入社会,主动引进实用的健身体育、民族体育、休闲娱乐体育等,这些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除了完成学校各项体育锻炼、竞赛任务外,还可以根据本部门情况组织开展更多的体育活动加以补充。当前和未来,学校社团组织已成为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走进阳光、走向操场,阳光体育是让学生在掌握日常锻炼体育技能的基础上,做到每天锻炼并且每次锻炼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因为有适宜负荷强度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大量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行身体活动对人体健康有深远影响。健康体能以健康及健身知识教育、理念的建立为重点,让学生建立对健康体能概念的认知,理解终身运动锻炼的价值,具备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锻炼的意识,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的体能适应计划,建立体育生活化的观念。因此,二者结合起来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2 以体育社团活动为纽带,营造阳光体育氛围
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步入社会后仍能受益。大课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间一支舞的活动,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随音乐活动一下。这也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为了丰富和缓解工作疲劳的一种做法,如各种简单易学、节奏感强的舞蹈。在高职院校,师生都可以参与,既可以丰富校园活动,也可以活跃校园气氛。体育社团还可以举行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增加友谊、增强体魄,不仅使同学们身体得到锻炼,还可以增进各个班级之间的友谊。
2.3 以健身娱乐性为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目的:首先是增强体质,这体现了体育做为一种健体文化所承载的核心功效。其次体育活动还有娱乐和交往的功能。学生体育社团能够为有相似爱好和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增强交际的平台,而传统班级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就不具备这样的功能。最后是知识技能的增长。体育社团的推广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一般来讲,体育社团既满足了学生在体育各单项方面适应和技能的需要,也弥补了他们因专业限制而导致的知识面过窄,体育技术、技能水平落后的问题,扩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从而作为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后的一个良好补充。
为更好开展体育社团,院校各系部之间应该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体育教研室整合各系资源,指导各系部开展具有自身特色、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氛围。
2.4 以优惠政策为动力,加大对社团的资助
学校对体育社团活动还可以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从文件资料工作、出勤情况、实际工作业绩、特色工作业绩诸方面对体育社团的阳光体育活动进行考核。考核将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同时学校对各系划出专项经费支持,体育社团活动的各项经费开支可以经审批报销。如武术角、晨光滚轴广场、健美操房、散打房、乒乓球室、网球场等。“物质”得到保障,同学们对扩大交际、增强体质、健身健美等目的性动机明显增强。作为学校本身,应尽可能增加对体育社团的经济投入,提供更多体育场地和健身设施,满足每位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同时为体育社团的活动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开展氛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场地开展活动,从而在根本上推动学校群体活动的蓬勃发展。种类繁多的体育协会,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体育锻炼多样化的需求。
2.5 以正确宣传为导向,坚持教育引导
我们要坚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让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通过体育社团组织的体育竞赛、体育锻炼等活动,从身心健康、人际交往、道德情操等方面所获得的益处,使学生明白“健康第一”的道理,懂得阳光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作用,明白形成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引导学生体验体育竞技和全面性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快乐,从而达到强化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理念的目的。
[1]赵书伟,王宝恒,于秋生,等.“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类社团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分析与研究[J].科学大众(教师版),2012.
[2]张晔.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交流(理论版),2008.
[3]于华.阳光体育环境中的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界,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