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面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育
2013-08-15赵斌刘建苹
赵斌 刘建苹
(陇东学院 甘肃庆阳 745000)
浅谈全面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育
赵斌 刘建苹
(陇东学院 甘肃庆阳 745000)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高校体育教育在高校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体育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从全面发展观思想出发,旨在阐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高校体育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健康第一”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说明了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包含多个方面,在这篇文章中,全面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育包括: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竞技体育、体质教育、体育美学、德育等几个方面。
1 “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其中“健康第一”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现如今,“健康”一词备受人们关注,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大变革形式下,“健康”的意义更加广泛。“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重视。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新时期它的教学目标与“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思想一脉相承,新时期的高校教育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适应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知识全面、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的全面型人才。就体育教学而言,必须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原则之下,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全面发展。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教学是“物”向“人”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响应我国教学改革的成功举措。
2 全面发展观下的高校体育教育
2.1 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理念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在我国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如今“终身体育”已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之一。“终身体育”理念指导我们认识到大学体育教育并不是体育活动的终结点,它只是体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学龄前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部分,这三部分最终构成终身体育。可以这样说,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阶段,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增强学生们的体魄,锻炼学生们的身体,它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们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科学的体育方法、方式的指导,使他们的健康良性的成长,为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健康的体质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学会自我锻炼、自我指导。
2.2 阳光体育
针对高校学生的体育参与激情不高、体育课堂气氛沉闷等情况,出现了“阳光体育”的教学理论。“阳光体育”鼓励学生们踊跃的走出教室,在体育场上、在阳光下进行快乐的体育锻炼。“阳光体育”的外延和内涵比单纯的学校体育内容宽泛的多,它面向家庭、面向单位、面向社区,辐射整个社会,因而在高校校园响应阳光体育的号召,有利于学生们毕业走出校园的锻炼。“阳光体育”运动理念鼓励学生们动起来,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兴趣,它要求把体育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以外,开展新颖的、有趣味的、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由于阳光体育像一般性的体育课堂那么严肃,它可以按民族、按地域、按专业等来划分和组织,灵活多样、形态万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热情。此外,“阳光体育”也可以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擅长的体育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和锻炼,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成绩。“阳光体育”培养了高校学生的体育热情,有利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活跃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3 竞技体育
高校的竞技体育隶属于高校体育体系,作为高校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高校体育运动性质不同,但存在密切的练习,在教学的功能上他们是互补关系。竞技体育顾名思义是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之后,再进行的运动专项性训练。他与之前的体育目的不同,竞技体育着重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追求的是比赛成绩和竞技能力。高校竞技体育的突出特点是他的竞争对抗性,它的目的是育人夺标、战胜对手、赢得比赛。
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对高校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它可以全面、充分的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调动学生们的体育激情,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竞技体育要求快速度、力量、技能的强大,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一个极大的考验。这些都是一般性的体育活动所不能具备的,另外,高校开展竞技体育也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
2.4 体质教育
我们说强健的体魄、健康的体质对一个人来说极为重要,作为当代大学生,想要在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立足,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增强学生体质这一目标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占支配地位。围绕着这一目标,科学、合理的整合教学方案,规划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当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只是机械性的教学,为了锻炼而去锻炼,甚至一些高校还是沿用的运动技术教学,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体质教学,没有将体育教学与发展、锻炼学生的身体真正结合起来。由于体育的学科特点,使它不同于别的学科,它的目的不是教授知识,也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育教学的最根本出发点就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2.5 美学教育
现代体育美学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在校时期不仅要具有健硕的体魄,掌握科学的运动技能,而且学会运用体育美学的知识,来开展审美活动,学会欣赏人体的健与美。体育美学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体育观念,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来增强身体健康,通过科学的身体锻炼达到人体的健与美。在体育美学的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发现美、创造美的理想境界。
体育教学的过程是通过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动作讲解以及学生的动作模仿、动作练习来完成的,教师的动作示范极为重要,动作示范式学生感知运动动作的第一印象是学生发现美的开始,动作示范式体育美学教学的最重要途径。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动作规范、娴熟、利索、流畅、优美,穿着大方得体,精神面容自然、饱满,在教学中做到和谐稳健,威严又不失幽默、风趣。学生们在观摩教师的动作示范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体育美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美的兴趣,参与到体育美的创造中去。
2.6 德育教育
体育学科与别的学科不一样,它是人体的直接性的实践与活动,每一种体育运动项目都有着自己人员组织、比赛规则、游戏模式,体育活动是人的群体性的活动,需要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因此,体育课堂也可以说成是德育课堂,一次体育课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德育教育。体育运动必然包含着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实质上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包括饱满的运动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适应能力;行为的规范化;个性的张扬;公平、公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与同伴的协作精神、竞争精神、团结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等等。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也即是体育精神的学习,每一次体育课都是一次体育精神的熏陶与鼓励,潜移默化的塑造着学生的精神品质与人格。
体育课堂是对学生的情、知、意、行的全面培养,它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体育课培养了学生们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学生们的群体活动过程中增强了学生们人际交往能力,树立了集体荣誉感与团结协作精神。
(2)体育课培养了学生们自强不息、自爱自尊的人格品质,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积极参与、充分张扬个性,养成了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意识品质。
(3)体育课培养了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体育精神要求学生遵纪守法、明辨是非,培养学生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
3 结语
全面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以及运动技能方面全面发展,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全面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高校的体育教育包含:终身体育、阳光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美学和德育教育等几个方面,新时期的高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
[1]薛志伟.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
[2]孔凌鹤.高校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性[J].专业教学研究,2010.
[3]尹力强,张龙,郭新明.论高校竞技体育与大学生体育的教育功能互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张若谷.试论体育美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5]史艳霞,王爱霞.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与高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健康教育,2011,12.
G 807.4
A
2095-2813(2013)11(a)-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