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研究①
2013-08-15高雪玲
高雪玲
(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第一中学 湖南益阳 413207)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不同的学生,往往拥有不同的身体素质、运动天赋和运动偏好,在体育运动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使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都能够“学有所长”。
1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1.1 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客观存在
由于受遗传基因、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在身体发育、兴趣偏好、运动心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当前很多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都是标准化,即采取标准化的教材、课时和教学目标,忽略了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分层教学策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等方面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尤其是对于那些身体虚弱、运动基础差的学生,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实现应有的进步与成长。
1.2 分层教学法能够防止两极分化,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育水平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能够在班级内部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使所有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都实现应有的提高,促进学生体育素质在整体的上升,有效预防个别同学兼顾不到而出现掉队的情况。同时,教师借助分层教学策略,可以在体育基础薄弱学生的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方式,实现更多的激励和帮助,使这部分学生实现更快的进步与发展。
1.3 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体育教育事业也实现了巨大的进步,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应有的创新和发展,体育教学投入持续增长。但是,相关调查显示,在校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为了更好的满足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的需求,中学体育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分层教学策略进行实践和检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 分差教学策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2.1 学生主体分层
中学体育教师根据班级内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对班级内学生的体能、体育能力、运动素质及心理素质进行综合性的考评,并以此为依据,将班级内学生分为A层、B层和C层三个层次。其中,A层主要是那些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运动基础比较高的学生;B层主要是指那些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运动基础处于中等或平均水平的学生;C层学生则是指运动能力较差、存在身体缺陷或者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后,在教学实践中就可以针对每层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并获得相应的体育乐趣和成功体验。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与分组教学策略充分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每层学生的兴趣爱好,分为足球组、篮球组、乒乓球组、健美操组等,并且每堂体育课都给每个小组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2.2 教学目标分层
在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学生合理的划分为对A、B、C三个层次之后,中学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具体特征,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使体育教学目标既要有统一也要有区别。按照中学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课本教程规定了“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及基本技能,这是每个学生都能应当达到的,然后就是教材广度、教材深度、教学速度、深层次知识理解和高难度体育练习等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时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分层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A、B、C三个层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分别制定具有创新性、发展性和基本性的教学目标,即:A层次学生选择创新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运动素质的基础上,对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拓展,将学生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B层次学生应当采用发展性目标,在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拓展;C层次学生选择基础性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
2.3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分层
首先,A层次的学生一般都是整个班级中的体育尖子生或特长生,体育能力整体较强,有自我表现和进一步发展的强烈欲望,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以学生体育特长的发展和整体运动能力的提高为主线,让学生在接近于体育实战的场景中进行锻炼和学习。例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的组织小组对抗赛,在提高学生基本篮球技能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和对技战术的理解能力。
其次,B层次的学生一般是班级中的中等生,具有一定的学习潜力,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以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运动潜能。例如“任务教学法”在B层次学生体育课堂上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彼此之间的积极配合和彼此鼓励,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再次,C层次的学生一般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体育基础较差,缺乏体育学习的自信心,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起参加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和兴趣,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例如“游戏教学法”、“助教制”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对C层次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成果进行动态化的管理,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2.4 分层评价,全面考核
在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在坚持全面性、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评价策略,实现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运行潜能。例如,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以激励为主的评价策略,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学生自评有效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对体育的乐趣,养成爱锻炼的好习惯。
3 结语
综上所示,中学体育教育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顺应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符合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中学体育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真领悟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多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和了解,通过体育分层教学策略的有效贯彻与实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在整体上的进步,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动能力。
[1]赵猛,李占平,高原.实施体育分层教学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2]卓英韬.论高中体育教育现象[J].新课程(上),2012(1).
[3]张伟民.对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的若干思考[J].体育师友,2010(4).
[4]“如何在体育实践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讨论与争鸣[J].中国学校体育,2009(7).
[5]林若如.分层教学不同目标的定位——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分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