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制约因素①
2013-08-15邱琦峰
邱琦峰
(嘉兴技师学院 浙江嘉兴 314036)
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输送着大批优秀人才,人们在对其体育成绩点头称赞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其基层体育环境的研究和探讨。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它强调了环境对育人的重要性。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基层体育工作者和体育运动爱好者拥有吃苦耐劳的秉性,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磨砺了他们意志和品质,这是他们能够获得优异成绩的天然法宝。但落后的体育氛围无形中也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普及开展和快速提高。现对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西、陕西、四川、贵州、青海、宁夏、内蒙和新疆8省(自治区)农村学校的中、小学。
1.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法、调查法、调研、专家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面临的困境。
2 结果
2.1 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概述
在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中、小学校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虽然欠发达地区经济条件落后、体育训练条件较差,但这里有一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从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育教练员,有一群踏踏实实、吃苦耐劳坚持体育训练的小运动员们,多年来从这里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我国竞技体育领域的优秀运动员,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成绩为人生找到了出路,为家乡、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2.2 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制约因素
2.2.1 观念落后设施差
人的观念来源于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而人的认识水平往往受其自身周边环境因素的制约,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尤其农村地区的民众仍局限于本地劳作,对外交流较少,缺乏走出去引进来的主导观念,人的思想往往还局限于小农经济思想,对教育本身的价值和根本出发点缺乏必要的认识。从问卷调查及实地走访中发现,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目的,仍然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独木桥式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扎根于群众及基础教育工作者思想中,他们认为孩子上学的目的很明确、很单一,就是考大学跳龙门,考学似乎成为了人们摆脱贫困的唯一法宝。一旦群众的思想如此定位,就由此可见体育在其区域的生存地位了。研究提示,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中,对课余体育锻炼存在严重误区,他们认为培养运动员是地方体委及体育运动学校的事情,绝大多数孩子应该接受的是书本教育,因为与发达地区的孩子相比较,他们的孩子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诸多的体力劳动锻炼,没必要再进行专门的体育锻炼对其进行强身健体活动,所以认为体育锻炼就是带领孩子不务正业式的玩耍而虚度宝贵时光。在这样思想定式下,所以多数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形同虚设,体育课堂尚难保证课余体育也就更难无从谈起了,所以在落后而又有限的教学资源中体育经费投入更是寥寥无几了。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很少有像样的体育设施,在普通中学中能够有一个400米的煤渣田径场跑道已经在地方是一个响当当的重视体育教育的学校了,对于大多数的小学能够有几个露天简陋的水泥乒乓球台或有个水泥地坪篮球场,已经算是高规格的了。由此,如何端正人们的认识,转变人们的观念,应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2.2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较差
正常开课率、教学大纲实施率和依教案教学率分别从数量和规范化反映着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状况。为此,我们对山西、陕西、四川、贵州、青海、宁夏、内蒙和新疆8省(自治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欠发达地区的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明显落后状态。在实地走访一些欠发达地区学校时发现,体育教师“杂牌军”居多,不熟悉教材,不懂教法。表现在教学上,无完整的教学计划,无教案上课现象普遍存在,课堂常规不健全,教材陈旧,教法死板,“放羊”式教学是他们的法宝,严重影响了这一地区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体育课开课率,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为76.5%,这与全国城乡学校体育课平均开课率87.2%相比落后10余个百分点。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至20世纪末,我国西部农村有将近20%的学校开不出体育课,30%的村小学生还没得到体育教育的权力,应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特别关注。另外,从实施教学大纲率和依教案教学率情况来看,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只有近35%的学校执行教学大纲,不足45%的教师能写教案上课,有30%的学校不执行教学大纲,20%的教师不写教案。这说明农村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之低,现行大纲严重脱离农村学校实际。
2.2.3 农村学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萧条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多以早操、课间操的开展普及性和持续性来观察,尤其以每天能否坚持一小时以上的身体锻炼定量标准来衡量。调查结果表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欠发达地区是薄弱环节,且较高层次学校开展好于基层的学校。从两操的总体看,学校课间操开展要强于早操,但两操在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中存在着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使得学生“平均一小时体育活动”难以普遍落实。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25%左右的学生能达到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在实地的走访中看到该地区的一些农村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萧条,课外活动无人管理,课外活动时间操场上锻炼的人寥寥无几,列入课程表的也是徒有虚名,一些课余训练也是为应付某些比赛的短期集训。同时研究调查中也发现,即使欠发达地区有些学校的开课率、两操情况、体育锻炼时间上与其他地区无显著差别,但由于体育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落后以及信息的闭塞,造成学生在体育锻炼项目、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上会出现相对较大的偏差。
3 结语
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孕育着大量吃苦耐劳的体育人才,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及广大运动爱好者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着优秀的成绩,但艰苦的训练条件及其有限的体育设施难免在一定条件下影响着运动成绩的快速提高,更制约着广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及运动训练、运动比赛的机会,由此可见,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体育环境亟待改善和提高,以利于体育人才更大范围的发掘和培养。
[1]原丽英.中国东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比较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2):4-6.
[2]刘征.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15-16.
[3]王宁.西北偏穷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非均衡发展因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