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残疾人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2013-08-15刘亚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2期
关键词:残疾人体育锻炼康复

刘亚娟

(河北体育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4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残疾人体育活动日趋活跃,残疾人群众体育已经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显示一个国家政治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2012年伦敦残奥会的圆满闭幕,残奥健儿们共夺得95块金牌,231块奖牌,获得了金牌和奖牌榜双第一的优异成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标志着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的进步,更标志着中国人民对于残疾人事业的倾情投入和全力支持。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激发了广大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的热情,为推动残疾人体育健身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残疾人群众体育是以体育锻炼为运动手段,促进身体康复、改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为目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多年来,党委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体育工作,力争提高残疾人体育的参与,通过制定法律政策、投入资金、兴建体育场馆等方式加大对残疾人群众体育的投资兴办,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实行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和保障残疾人权益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制保障。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了今后残疾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以上政策纲领的提出,为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进一步促进了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发展,是实现残疾人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由此可见,现阶段残疾人体育健身工作已纳入全民健身事业大局,做好中国残疾人群众体育事业,对于推动全世界残疾人事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 我国残疾人群众体育现状

1.1 我国残疾人群众体育参与统计现状

就目前的残疾人群众体育参与的人数而言,男性的比例大于女性,其中参与体育锻炼16~45岁的男性的比例较多,而对于女性的参与现状而言,主要是受到自身身体状况和参与意识的影响,参与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现阶段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参与时间多为上午9点,下午4点,参与的时间尚不明确,参与的动机不确定;我国目前残疾人群众体育的锻炼形式多数以间接的体育参与者,多为体育比赛的观看者,而直接进行体育参与的人数比例很少。

1.2 残疾人群众体育参与活动场所

调查我国残疾人实施群众体育活动场所,以公园里锻炼、街道路旁居多;其次是在免费的体育场所锻炼、在家里锻炼、楼前后的空地、道边路旁。目前残疾人选择体育锻炼的场所放映出残疾人在参与体育锻炼时受到其自身的身体缺陷的影响,多数残疾人选择在居住比较方便的公共场所。

1.3 残疾人群众体育参与活动的内容选择

在我国的残疾人体育锻炼内容是上选择多以居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为主,健身跑、健身走排在前两位。其次为棋牌、钓鱼、健身操等。由此可见残疾人体育参与的活动多为一般性体育项目,而且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多以进行体育康复训练及力所能及的训练为主,听力言语残疾人更钟情于球类活动,视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综合残疾人由于行动不便,则多选择器械性力量练习作为他们主要的活动内容,智力残疾人则多选择舞蹈和秧歌等有氧体操活动。因此,各级各地在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应以残疾人残疾的身体特点,有组织有目的的选择性开展符合残疾人体育锻炼特征的体育项目,发展残疾人体育的残疾意识,带动残疾人群众体育开展。

2 制约残疾人群众体育参与的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进入了新阶段,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广泛需要,群众体育已成为人们健康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残疾人作为群众体育参与的一部分,其参与的目的上附有特殊的意义,残疾人的群众体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重视。然而,社会的舆论、个人的身体条件等一系列的因素都会制约和限制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

2.1 个体因素

2.1.1 自身的身体状况

就目前残疾人参与体育的现状而言,由于个体的身体特征,使他们在选择参与体育活动时,害怕面对旁观者给予的冷嘲热讽及自身不能独立完成体育活动,已成为残疾人放弃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因此,个体的体育参与意识是直接影响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针对于此我们应加大力量宣传残疾人体育教育,培养残疾人运用体育锻炼达到自我保健、康复锻炼的目的,从而提高残疾人群众体育锻炼的意识。

2.1.2 残疾人的体育锻炼意识

从心里学角度出发,动机是个体内部存在的迫使个体采取行动的一种驱动力。而体育锻炼意识是在体育锻炼动机的需求下产生的,因此残疾人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存在与长久压抑在体育锻炼的意识之下的,所以改变残疾人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促进残疾人进行体育锻炼。我国目前现有的残疾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单一,参与目的局限性和实施可行性差,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不明确。因此,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激发残疾人群锻炼的意识,带动残疾人群参与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2.2 社会因素

2.2.1 残疾人体育的运动场地不足

现阶段我国服务于残疾群众体育的健身场地缺乏,直接影响到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参与现状。就目前而言,我国一线、二线城市应用于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场馆仅局限于在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专门的体育运动场馆,而社会上收费的高档体育运动场馆的设立只是少之甚少,虽然近些年国家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开办符合残疾人特点的无障碍体育设施,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原因并不能完全满足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造成绝大多数残疾人选择在家中、街道、公园进行体育活动的开展,造成现阶段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缺乏一定的场地选择。

2.2.2 我国的残疾人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不规范

我国目前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体育部是中国残疾人群众体育管理的核心部门,承载着全国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运行的核心职能,负责指导并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当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开展残疾人体育参与的组织形式多为竞技体育为主,而针对与群众体育的开展,只是以开展少数的残疾人群众体育的活动,并没有专项组织残疾人群众体育的普及与推广,因此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开展与实行受到了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

3 促进中国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的对策

3.1 改善传统观念,构建中国残疾人群体育锻炼网络管理体系

在全国范围开设残疾人体育锻炼服务管理体系,来保障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参与,体系以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群的歧视、偏见的思想观念为出发点,以提高残疾人群自身对体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各省市区要建立专门的康复医院和集康复、托养、技能训练等功能为一体的残疾人养护中心及防治康复基地。成立由残疾人联合会、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机构,通过对残疾人的体育监测,建立残疾人参与体育康复锻炼的运动档案,并及时对残疾人参与的运动效果及康复手段进行跟踪,以确保残疾人群众体育锻炼的实施,达到运用网络体系监督、监测残疾人参与群众体育的现状,并对产生的问题及时纠正。力争使残疾人体育在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从而促进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开展。

3.2 兴建残疾人体育康复路径,促进残疾人群众体育参与

目前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是以提高我国体育人口的现状的基础上开展的,残疾人群众体育最为特殊的体育人口参与的一部分,我国需要加大力度建设残疾人群的体育康复路径,为满足不同残疾程度的人群提供最简便有效的体育健身器械,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不同程度的残疾人共同参与群众体育可行性。

3.3 实行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投资方式,改善残疾人体育经费投资模式

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投资方式,是在我国社会转型以我国的经济发展背景为模式提出的投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政府管理为主,社会为辅的体育经营管理模式的弱点,加大了社会团体参与体育投资的力度,增加残疾人体育投资的费用,改善残疾人体育资金紧缺的现状,到达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统一管理模式。

3.4 大力加强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育,提高科学的健身技能与方法

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为残疾人群众体育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为残疾人参与群众体育提供科学的锻炼指导,负责残疾人体育的康复、治疗等多项运动技能的学习,组织残疾人实施体育比赛、运动训练,并结合不同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制定行而有效的运动训练计划,到达激发残疾人参与体育的热情,带动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开展。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行残疾人健身指导员的队伍建设,能够胜任从事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工作的开展。

[1] 周芳.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5(1).

[2] 庄茂花.论黑龙江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1).

[3] 徐成立.我国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D].985代论文网,2011.

猜你喜欢

残疾人体育锻炼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我骄傲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