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①

2013-08-15王晓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理念大学

王晓涛

(四川民族学院体育系 四川康定 626001)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的所有教育的方针政策都指出了中国教育总求是:必须始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以促使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大学教育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必须抓住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通过有效的改革措施的实施,努力去实现教学质量的更一步提升,努力更多的培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综合性的人才。

1 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

从大学学校工作来理解以人为本,重点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1 对于大学教育而言,要以大学生为本

第一,将促进大学生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本质任务,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围绕它来展开,所有教学工作的归宿也是它。大学办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其办学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到底素质怎么样,最能测试大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指标,因此,大学体育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所需、学生所急、学生所想为工作核心。另外,在具体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中,还要调动大学生积极地主人翁作用,体育老师可采用不同地多种方式进行,加以调动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第二,大学体育教育中的所有教学行为和活动的设计都必须要围绕着发挥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而思考,其目的就在于能有效地促使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是其关键。因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有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就是人的自主性、自觉性、自为性的总合。人的主体性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精华,显然对他们的主体性的培养尤其重要,要使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尽可能地得到发挥,进而促使他们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1.2 对于大学教育而言,要以大学教师为本

对大学而言,在以大学生为本的同时还要注重以教师为本。在大学体育教育中,以教师为本,其实就是强调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功能。以教师为本的理念能得以实施,老师的培养和运用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另外,还要构建能够有效促进老师进步和尽其可能地发挥自身作用的良好制度,以及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健康气氛。

2 如何在大学体育教育工作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有了十分显著的改变,广泛认可了健康第一的思想,进而又诞生了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这是对健康与体育的关系做出了更好诠释,也是体育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最好解释。

2.1 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指导下做出更新设置

在近10年中,逐步实现了全民的终身体育的总体思想。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不管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大学生体育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健康与体育教育所提倡的健康第一,它们的核心观点都是在过去体育教育中所强调的三基,强化体质增强的基础之上,将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向人性化、人本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大学体育教育在强化当前的同时,还要考虑未来。也就是既要学习三基,强化体质的增强,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关于体育能力、体育素养以及体育习惯方面的培养和提高。

2.2 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与大学生的爱好兴趣相适合,使有终身参与性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极其重要的是要重新建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要着力于大学生实际情况,必须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又是他们所喜欢和接受的,使其能充分反映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经历小中高阶段的教育后,大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体育技能和技术,对于项目繁多的体育活动,他们一般都有较强的倾向性。所以,大学体育课以选项课的形式比较合适,为大学生在体育课上提供更宽的选择空间,拓展他们的体育视野,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和热情。为此,要在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上反映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必须将文化性和健身性结合起来。大学体育课不能够简单地看成是跳、跑、投和球类课,还必须将体育文化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学生,使他们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得到充分地满足,促使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得以科学的形成。另外,组织教学内容时,还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必须将可行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在组织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时,要使其具有科学性,必须将大学生的爱好兴趣以及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进去。

2.3 大学体育老师在实施教学时要选取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是教学方法环节。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是大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的基础,教学方法必须具备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大学业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能力,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够体会到深刻的成功感,进而使大学生形成参与运动的习惯。在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中,也必须要反映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由于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模式长期受到前苏联的影响,致使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局面。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大学体育教育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同时,也使他们的个性、特长、身心都得到健康良好地发展。另外,大学体育教学还要做到寓教于乐,使大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使其能够终身受益于体育。

2.4 在实施体育评价时要着重于定性评价

在以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的做法往往是应试教育,单一的评价方法,简单化的评价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对体育教学评价的作用作了太大的简化。在大学体育教育的评价中必须要充分反映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之能够回到评价的本质内涵上面来,能够使评价去促成教学效果的提升。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它们的着重点不一样。定理评价所强化的数量,测量是它的基础,比如速度、时间、远度、次数、高度等等。其鲜明的基本特征就是标准化、客观化、简便化、精确化等等,它在甄别、选拔操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定量评价,它所针对的是可测性行为,注重测试行为的稳定性、统一性和共性,对知识的技术是测试是评价的重点。在这种定量评价当中,所有人都是使用同样的标准进行,体现出人人平等的总原则,它以分数的形式反映出评价的公平和客观。然而,定量评价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在强化统一性和共性的同时,大大弱化了灵活性和个性,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几乎被忽略了,关注的是结果测试,没有对过程的关注。定性评价是以关注大学生的质变过程。

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中,树立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在体育教育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反映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社会全面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总要求。所以,我们作为大学体育老师,必须要与时俱进,适时地更新自己的体育教育理念,更深层面地去认识和理解大学体育教育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真正实现以人为的教学理念,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陆惠珠.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2] 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 逄锦聚.对高等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4.

[4] 刘健,李勇.高校体育教学融入人文精神的思考与探索[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5] 李庚全,张玉田.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审视体育本质和体育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理念大学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留白”是个大学问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大学》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