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和谐社会背景下全民健身开展
2013-08-15栾飞
栾 飞
(东营市育才学校,山东 东营 257091)
1 何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是我党在这一阶段的一次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基本特征便是“民主政治、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这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其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是发展人。社会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民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系统还给自己。”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构成了建构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全民健身运动,作为发展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 开展全民健身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作用
2.1 开展全民健身对促进社会活力、发展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人自身的和谐也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便是身体健康、体质强健。而开展全民健身的首要目的便是促进人的健康。对个人而言,一个人的健康是其最根本的本钱,而对整个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在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中有一条为“充满活力”,而作为社会主体人的活力是最重要的,一个充满活力的人首要的是强健的体魄,只有具备这个条件,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正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随着我国《全面健身计划纲要》不断的深入开展,广大人民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观念逐步增强和形成,民众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身体健康、体质强壮的劳动者,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合格的人力资源,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保障。
2.2 开展全民健身对化解、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精神压力很大,如果不及时释放压力,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引发社会矛盾。而体育作为社会的“安全阀”可以起到缓解、宣泄,减少利益冲突带来的许多社会动荡和各种矛盾的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仅可以解决此类社会问题,另外还可以使其受到健康美、形态美、道德美的文化陶冶,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以此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3 开展全民健身对改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现代社会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对物质的追求愈演愈烈,人与人之间交往越来越少,人际关系趋于疏远,人际关系甚至变成了纯物质、纯金钱的关系。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形式为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企事业单位体育、学校体育、俱乐部体育等,它几乎包含了人们的所有人际关系活动时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氛围比较轻松,人际关系比较平等,情感比较投入。因此,活动时人们比较容易交流、沟通、合作、对改善亲子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同学关系、朋友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2.4 保持公平、公正、平等的享受体育
和谐社会的特征和要求之一,就是实现公平、公正。全民健身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它的“全民性”,它以全体国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为其宗旨,保障人人都享有参加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的权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区、职业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市民收入条件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无法进入中高档健身消费场所。而全民健身中的社区健身苑、健身点,正好弥补了低收入家庭成员的健身需求,保证了每个公民参加体育的权利。
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推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对策
3.1 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的体育健身活动,让体育走进小康生活
积极倡导和推广公园体育、广场体育、街头体育、家庭体育和节假日体育等活动形式,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拓宽基层体育健身信息服务渠道,向城乡居民提供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方法和手段,提供方便群众查询的体育健身场所、体育活动组织、体育活动内容等信息。整理和创编有地方特色、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方法。除了基本的健康运动知识外,还要大力提高群众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观念,让更多的人懂得通过健身来表达预防疾病的目的,促使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社会保险有机地结合起来。
3.2 加强和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社区是城镇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环境和依托。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以后,原来由单位承担的一些社会功能转移到社区,城镇居民对社区的依赖程度和归属感在不断增强。社区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和稳定程度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没有和谐社区就没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和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一定社区体育活动还可以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对加强邻里之间的往来起到枢纽的作用,并且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3.2.1 加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提高居民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 社区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首先依赖于居民社区意识的高低。居民社区意识高,就会积极参加到社区一切事物和活动中来,因此我们要着重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这也就相应的要加强社区体育的文化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在构建社区体育和谐发展中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它能够加强居民对社区的责任感、归属感以及认同感,以便更好地来开展社区的各种活动。
3.2.2 借助“申奥”东风,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北京申奥成功,为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机。世界上诸多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都曾借助“奥运”的东风来发展本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因此,我们也可以借此契机,来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以此来提高社区居民对体育的认识。我们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针,将传统的养生、娱乐休闲、假日活动等与体育健身相结合,使体育健身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3.2.3 建立完善的社区体育设施 建立居民日常生活圈的体育场地设施,包括社区的健身路径、广场绿地、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点等基础设施。这些场地设施的建设应以公益性为主,通过政府支持,社区管理来完善。另外,也可以在居民周围建一些体育休闲的设施,如综合体育场馆等。这一部分可采取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
3.3 创造公平参与全民健身的机会,加强社会弱势群体体育
尽管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对象的重点是青少年和儿童,但是其实施对象是全国人民,因此我们在努力开展好青少年、儿童的健身活动外,还应该开展好其他各类人群的健身活动,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体育开展,这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成功与否以及社会的稳定,对我们能否顺利建成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将我国带入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化(包括经济、社会关系、社会角色等诸多方面)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的出现。这些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我国现阶段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3类:首先是下岗职工,他们多为知识层次和再就业能力较低的社会群体;其次是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群体,社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的滞后是这一群体的社会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三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在体育发展中应充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状况与需求。首先应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在全面体育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使他们从歧视和偏见的环境中从出来,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的浪潮中。其次,在改善体育服务、体育设施等方面条件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实际需求。例如,提供免费或低偿体育服务、开发一些康复项目运动、创造残障人等同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等。再次,对进城务工的农民而言,应当从法规制度上给这类社会弱势群体以公平的权利保障,在此基础上结合起实际状况从形式内容上为其提供与需求相适的各种活动,从而形成全民健身活动“和而不同”的和谐局面。
4 结束语
4.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准确地把握了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基本脉络,是遵循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规律的体现,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契机和外在环境。
4.2 开展全民健身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多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改善人际关系、保持公平、公正、平等享受体育等方面。
4.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推进全民健身,本文提出了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的体育健身活动,加强和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创造公平参与全民健身的机会,加强社会弱势群体体育的发展对策。
[1]全国政协教课文卫体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联合调研组发展社区体育构建和谐社会[J].体育文化导刊,2006(5).
[2]徐南强.构建和谐社会,体育大有可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4).
[3]陈伟霖,潘前.构建和谐社会与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的对策研究[J].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2006(5).
[4]陈玉忠,徐箐.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看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趋势[J].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2006(5).
[5]金国祥.试论大众体育与和谐社会的融合——上海深入发展全民健身的探索与研究[J].群众体育战略研究,2005(11).
[6]田彤.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J].体育与科学,2006(4).
[7]沈晓明.从休闲生活方式谈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
[8]林朝晖,戴维红.莆田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2005(3).
[9]陈彦.弱势群体健身体育活动探微[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