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3-08-15

运动 2013年14期
关键词:新课标目标教学方法

祝 蒙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安徽 合肥 230001)

新课标的出炉近10年,给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要求,这就要求执行者进一步转变观念,革新课程以及教学方法手段来适应新的要求,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才。基于此,学校要面临大幅度的改革,从体育设施、教师培训、资金投入以及教学理念的更新等方面要进行适应性的革新来有效执行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学是对学生实施身体素质教育和体现健康第一思想理念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关键在于实施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使广大学生能根据个性发展和心理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体育学习。而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症结所在和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1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转变不力

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在全方位进行,但不少教学改革者在实践中却只注重课程形式的改革,对学生内在情感和学习动机等非智力领域的知识能力不够重视。究其原因,是教学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在教育实践中,体育教师较关注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体育动机、情感等方面,使得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其次,中小学体育教师除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外还有大量的课外工作,如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及学校运动队的训练等,使得精力不足以适应有较大变革的新课改;缺少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也是影响教学观念转变的重大因素。因此,大部分体育教师不了解设计的意图,缺乏教学改革观念。

1.2 教学目标模糊化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偏重技术上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的培养。另外,体育教学中限制学生追求目标的范围和程度,约束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也就束缚了个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新课标规定了体育教学的5个重要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阶段来进行体育教学。因此,传统的体育目标不再能够满足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要钻研新课标的要求,从自身修养的提高。课程目标的选择与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领域采取适应性的革新。然而,目标的宽泛化给体育教师以模糊化的目标指向,教师要根据教学纲要,结合学校条件和地方特色以及学生的差异组织设计教学,无疑是个大难题。

1.3 教学内容竞技化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选择的体育教学内容多围绕竞技项目开展,妨碍了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阻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体育课程本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掌握科学健身方法等为主要内容;而竞技性运动项目,则是从体育竞技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优秀运动技术程序化地过程训练,达到完善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竞技化的教学内容虽然有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充分发挥,但片面强调体育对人体的改造作用,过分追求人的身体活动能力的不断超越和自我精神的磨练。但是,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来说,显然偏离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违背少儿的生长发育规律。

1.4 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对运动技能的传授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新课标实行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这无形中改变了原有的体育因素结构,因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要进一步的多元化。素质教育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承认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组织安排教学。在教学手段上,要从教师单一设计教学转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设计;由简单的模式化的方法手段转向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使学生有个性,有差别的发展,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和锻炼创造条件,满足和促进每个学生的体育需求。

1.5 教学评价缺乏动态性

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基础差异,埋没了学生的主观努力和进步幅度,以统一的标准进行教学评价,既缺乏激励性又失公允性。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自我,从中获得激励,不断鼓舞自己向新的目标冲击。教学评价的单一化,忽视了学生的进步,淡化了激励功能。

2 新课标的实施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

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城市与农村等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配备率、开设体育课有效度、师资力量等都有明显差距,东部较西部好,城市较农村好,说明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中小学没有达到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指标。另外,对体育教育指导思想认识有局限性,在教学方面教师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难以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的引导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未完全体现出来,使得新课标难以快速、完全有效地深入到体育教学中去。新课程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要求我们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这势必带来一系列的变革与挑战。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变革极大推动了学校改革的步伐、扩展了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景、逐渐形成了人们对“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体育教育思想的认识、为学校体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

3 新课标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为核心,要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活泼,使课堂教学不断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3.2 制订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师在制订多元的课堂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全面性,把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教学目标制订的基本出发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多层次教学。教学目标的制订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制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动作行为和情意表现的发挥,根据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因材施教,多层次划分,制订多层次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为各自的目标去努力,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3.3 调整教学内容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加强教材建设,使教材内容具有较大弹性、灵活性和选择性,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充实,选择适宜从事终身体育和提高生存能力所需要的内容,在加强基础知识、技能传授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所需要的健身知识和技能。在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教学设计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增加趣味性和启发性,以激发学生创新性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突破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3.4 改革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多以对学生进行单向灌输、学习、练习为主,无法实现自主学习和快乐体育的目标。只有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才可能使学生成为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人,才能使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因此,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成功的满足,引导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独特作用。要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意识和动力,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练习、评价能力等。主要要做到教学的组织与教法相结合、练习法和恢复法相结合、练习应与保护和帮助相结合。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经验,使得教学方法得到多样性发展;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深化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思路,为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出谋划策。

3.5 教学评价应多元化

体育教学评价应从体育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教学过程的全程性出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身心的教育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实效性、教育性。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要利用教学评价的良性反馈调节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体现在学生体育课上达到的绝对运动水平与成绩,还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树立新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乐趣。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意表现也应该受到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视,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评价能力,使得做出的评价更具激励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科学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中获得信息反馈,改变或加强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4 结 语

新课标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陈旧、教学目标模糊、内容偏竞技化、方法手段单一和评价缺乏动态性。面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应从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建议逐步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应拓展科学教育空间,让教与学的过程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对于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应当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改革水平。

[1]庞龙霞.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系统思考[J].当代科学教育,2006(6).

[2]唐励学.新课标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7).

[3]孔繁明.目前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纵横,2010(4).

[4]张宏杰.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J].考试教研版,2008(3).

[5]杨斌,李洪.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新课程的实施[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5).

[6]陈靖.新课标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J].体育文化导刊,2005(7).

猜你喜欢

新课标目标教学方法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