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嬗变

2013-08-15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名作欣赏 2013年23期
关键词:意境美学理论

⊙徐 杰[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作 者:徐杰,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其内涵丰富:既包含古人由感悟而得的众多的美学问题和历代学者对这问题探索而形成的诸家理论体系,同时又包含着现代学者对于古典美学思想的承传、批判与反省,它具有独特的动态特性。

关于意境概念的探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意境”这一词条的释义为“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刘九洲认为“所谓意境,就是情境交融所层递出现的艺术形象”;袁行霈认为“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叶朗则认为“所谓‘意境’,就是在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中,直接呈现某种感性上的意味”;金元浦在《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空白》中提到“意境乃审美意趣构造之境”;蒋寅认为意境作为指称诗歌本体的范畴,宜就作品本身来界定其内涵,因而将它定义为“作者在作品中创造的表现抒情主题的情感、以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方式构成的符号系统”;夏昭炎提出“意境是创作主体吸纳宇宙人生万象而在内心咀嚼、体验所营造的、含深蕴于‘言’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致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以及这一结构所引发的艺术世界”①;王德有在《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一书中则给出个性化十足的解释:“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对大智大慧的体悟”②。从意和境作为两个单一的文艺学美学范畴来看,它们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范畴提出则是在唐代。这是目前学术界通常的看法,也是意境之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单就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萌芽期、生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作相关的浅析。

一、意境理论萌芽期

意境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老子和庄子的“言、象、意”道家论。

关于意境中“言、象、意”,可以从《易传》中的“象意之辨”和先秦道家的“言意之辨”中找到依据和解释。

《老子》第五十六章写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南宋理宗年间的范应元解释说:道不可知,不可言。知者知其不可知,不可言,故不言也。言者是不知其不可知,不可言故也。然则五千余言,岂非言乎?此老氏忧后世溺乎言辞,而不能反身而求之于此心之处,故令人因言求意,得意而忘言,要在乎体而行之也!③

庄子继承老子思想并在《秋水篇》中写道: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于精粗焉……

这段话表明:“言”只能论“物之粗”,而“意”却可以察“物之精”。在其《天道篇》中写道: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

庄子指出:“道”不可言传,而“意”是随“道”而出,具有“道”的性质,所以“意”也不可言传。庄子强调“言不尽意”,同时注重言的功能,在其《外物篇》中讲到“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继而深入到“得意而忘言”,其《外物篇》说: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他认为“言”的目的在“得意”,但“言”本身并非“意”。“意”非“言”不能得,而“言”又绝非“意”,必“忘言”方能“得意”。“言”只能起到一种暗示、象征作用。“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与不得不运用语言文字之矛盾的基本方法。

古人发现“意”无法只通过“言”充分表达时,就试图用“象”来阐述。《易传·系词》上说: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认为“立象”是“尽意”的理想手段,因为感性形象比抽象的逻辑语言更能充分地表达主体的情绪。这里“意”和“象”是作为哲学认识论中的概念提出来的,但无疑也对审美意识起了影响,因而意境概念的形成,也与之有直接的因承关系。老庄进一步提出了“大象无形”等说法。于是,道家与《周易》对“言、象、意”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似乎可以重新阐释如下:“言不尽意”,所以要“得意忘言”,而且须“立象以尽意”,进而“大象无形”。这样,便将“无”的思想引入“言意之辨”的逻辑链条的末端,即从“有”(象)过渡到了“无”。

可见,先秦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子庄子学说以及与道家思想相通的部分《易传》的内容,在客观上对后来出现并逐渐成熟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们为意境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哲学思想基础和必要的审美心理准备,从而使意境形成独特的美学结构层次和审美感知方式。概括地说,意境理论萌芽于《易传》“立象以尽意”的思想。

二、意境理论生长期

魏晋时期玄学大盛,以王弼、何宴等为代表的玄学家们对“言”、“象”、“意”和“形”、“神”等概念的探讨,深入论述了现象与本质、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哲学关系,为文学艺术家们提供了认识方法论。他们在探讨艺术创作规律时,将艺术作品的“形”及其所表现的外在感性与艺术作品的“神”及艺术创造者内在的理性统一起来加以认识和把握。玄学家们主张的超越“言”、“象”的认识思维,促使艺术家们着力表现“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追求形象鲜明而又蕴藉深沉的意境。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篇中说: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也。

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荃也。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

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王弼这段论述从两个方面阐明了“言——象——意”三者之关系。首先,从创造的角度论,生于意的象是保存意的,意为象之内涵,象为意之形式或外观;生于象的语言是说明象的,象为言之对象,言为象之形式。其次,从接受的角度论,要寻言以现象,得象忘言;要寻象以观意,得意忘象。“言”和“象”均为得“意”之工具,有如庄子的“荃蹄之喻”,舍弃了言辞和卦象,当然无从得意,但是若拘泥于言辞和卦象也无从得意。

佛学的传入对中国文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佛学的“我法皆空”思想与魏晋玄学的“崇无”思想类似,正如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篇在谈到玄学的“贵无”论时指出:“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玄智之“无”与般若之“空”的会通,是玄学与佛学之融合在理论形态上的重要表现。

梁代慧皎《高僧传·竺道生传》载竺道生言:

夫象以意尽,得意则象忘;言以诊理入理则息言。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义,鲜见圆义,若忘鉴取鱼,始可与言道矣。

这种观点与王弼之言意关系论基本一致。另外,在《维摩经注》《答刘遗民书》《般若无知论》等佛学著作中,都明确提出了要寻求“言外之旨”、“象外之趣”、“期于文外”的思想。同时,佛教在重神的前提下又非常重视形对神的传达作用,所谓“神道无方,触象而寄”,没有象(形),神就没有寄寓之所,也就无从显示其灵验。同时,一些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对文学创作中的主客关系,已有较深入的认识,为意境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到了唐宋,禅宗思想已渗入士大夫的心灵,影响着唐宋文学艺术逐步向神韵之路演化,直至庄禅合一。尤其是禅宗“顿悟说”的介入,才使得意境理论在唐代具有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中国意境理论日趋成熟。

三、意境理论成熟期

王昌龄继承了刘勰的“意象说”和陆机的“滋味说”,并融合了佛学和诗学理论,在其《诗格》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提出了著名的“诗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

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④。

王昌龄这里所说的“物境”、情境、“意境”,是对古代诗歌准确的分类:物境为写景诗、情境为抒情诗、意境为言志说理诗。其中的“意境”还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意境”,王昌龄着重强调写诗应有相应的价值追求,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在其诗句中,充分运用写景、抒情、言志说理的手法完美地表达了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情感等。他的边塞诗就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大意是: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明月下的边关,总容易与秦代筑关卫胡、汉代的汉胡战争等历史事件联想起来,因此当诗人看到明月边关时,胸中感慨万千:在边关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然而生还的将士却有几人?希望这样的历史悲剧不要再重演了吧!诗人一语道出了千万人的愿望与心声。强烈的现实感,深远的历史感,使全诗显得分外凝重而深沉。诗人将诗歌置于深广的时空背景中,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被称为唐人七绝之压卷之作。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从老庄“道”、“气”、“象”的哲学基点出发,揭示了审美中三者之间圆融通合的浑成关系,提出了“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诸多美学命题,深刻地阐发了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理论的美学本质。⑤“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清楚地表明了‘意境’的美学本质,表明了意境学说和老子美学和庄子美学的血缘关系。”

宋、元、明、清是意境理论的成熟与完善时期,意境理论在晚清诗论中达到了高度丰富的阶段。近代学者王国维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对中国古典美学传统进行了总结,从而对意境理论形成了新的认识,使意境理论得到了完善并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他彻底抽掉了传统意境理论的根基——功用诗学观,代之以现代无功利的美学观;把诗学价值从政治、道德的附庸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人学。从而,诗文取得了独立。

由此可见,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涉及了先秦道家、魏晋玄学、佛教思想以及宋明理学和近代文学思想等,还与中国文人特有的文学创作实践、文艺思考等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为环境的改变,西方文艺美术思想的涌入,中国意境理论有待得到极大拓展和丰富,对新生事物本质方能独特新异。

① 夏昭炎:《意境概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② 王德有:《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③ 高定彝:《老子道德经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④ 王昌龄:《诗格》,见张伯伟撰《全唐五代诗格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173页。

⑤ 李天道:《“大象无形”与中国美学“意境”之模糊心态》,《西南民主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第208页。

猜你喜欢

意境美学理论
盘中的意式美学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外婆的美学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纯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