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亭上三生路——浅析青春版《牡丹亭》

2013-08-15田茜茜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642

名作欣赏 2013年2期
关键词:白先勇牡丹亭昆曲

⊙田茜茜[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州 510642]

作 者:田茜茜,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翻译专业本科生。

《牡丹亭》,明曲家汤显祖代表作,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近年来,昆曲版《牡丹亭》被各家竞相演出,有些是完整的一本演出,有些是几折几折的演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演出,对于《牡丹亭》和昆曲的推广,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主要是浅析白先勇先生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之由和它为昆曲、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的贡献。

青春版《牡丹亭》是白先勇先生在2004年改编的。白先生的初衷是要让高雅文化能够雅俗共赏。所以白先生决定由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年轻演员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全部角色。

为什么青春版《牡丹亭》如此卖座?

青春版《牡丹亭》的主要看点有三个:青春版、《牡丹亭》还有白先勇先生对于昆曲的贡献。这样子排序是有一定目的的。

为什么“青春版”最重要?现在年轻人接收文化的途径很广泛,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影响却逐渐减少,反而是欧美文化或者其他的一些亚洲国家的文化覆盖了大多数年轻人市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美剧、追韩剧、追日本动漫,可提及我们自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他们反而会觉得很陌生。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国,崇洋媚外,是因为他们觉得传统文化都是一些老派的东西,跟不上社会的步伐,让他们感到有些无趣。而如今“青春版”让大多数年轻人驻步观望,是因为“它由年轻演员运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诠释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白先生大胆地突破性地让年轻演员去演绎《牡丹亭》中的爱情故事,也就是让青春的演员诉说他们的青春爱情故事。杜丽娘的扮演者是当时只有24岁的年轻昆剧演员沈丰英,虽然没有丰富的经历、过硬的演唱技巧,但是她用青春期少女所特有的羞涩、迷茫、纯真和对未知的好奇演绎了一个同样处于青春期对未来、对异性、对爱情充满憧憬的杜丽娘。在沈丰英的演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大家闺秀,还是一个活泼的、天真的少女。像沈丰英这样的一群年轻演员就是青春版《牡丹亭》的最大看点和优势。白先生之所以选用这些年轻的演员,目的不仅仅是要吸引年轻人走进剧院去了解昆曲,更重要的是要为昆曲这一古老剧种寻找年轻一代的继承人。

当然对于一出戏曲,最重要还是唱的部分。昆曲作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有着鲜明的特点,它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幽远见长。昆曲似乎有种魔力,能够让人们忘记当下的烦闷,然后迷失在它的似断非断的吟唱中。《牡丹亭》里面经典唱段部分比如游园中的经典唱段《皂罗袍》中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在昆曲爱好者或是专家们听起来,沈丰英与老艺术家们的版本,的确是有差距的。不过青春版《牡丹亭》的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院去感受昆曲这一美丽的古老剧种。因此,它的主观众群对于这一剧种的了解应该比较少,欣赏能力也不会像专家们那么的专业。所以,青春版《牡丹亭》对于一批昆曲入门者来说,它的唱已经足以让他们感受到昆曲的美丽和魅力。实际上,青春版《牡丹亭》已经达到了它的主要目的:根据对于现场观众的年龄段观察,几乎每场演出的观众都有50%-60%是20-30岁之间的年轻人。

青春版《牡丹亭》,除了演员阵容为青春版之外,它的舞台设计还有舞蹈表演也是“青春版”。在舞台设计上面,虽然看起来与传统的一桌一椅区别不大,但是仔细观察之后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创造性元素,比如花旦在《惊梦》一折时所使用的桌椅,它们其实就是很简单地放在了舞台上面,但是与传统的相比,它又给了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绿色的布饰。

让人从视觉上感受到了昆曲的淡雅与清新。另外,为了更加突出故事的美感,还使用了大量的聚光灯效果,加上融入了现代舞蹈和京剧动作的表演,配上昆曲的缠绵婉转、抑扬顿挫,还有古色古香、水墨淡雅却又透露着现代气息的服装,青春版《牡丹亭》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在海外的演出结束之后,现场观众起立连续鼓掌十几分钟,都不舍离去。足可见,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带来的文化是全人类的,是没有国界的。

作为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经典作品,《牡丹亭》这一剧本的吸引力也是让人无法抗拒的。它为我们描述了何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对比现在“你爱我”、“我爱你”的快餐式爱情,我们的确很需要《牡丹亭》里面描述的情真、情深和情至。《牡丹亭》中的爱情让我们对现代的爱情观有了很大的反思。它为我们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它还为我们重现了当时社会的大家闺秀、迂腐先生、守旧父母等人物形象,并通过描述他们如何打破种种陈规旧序来反应当时人们对封建社会制度的反抗。这是一部有着很深历史意义的作品。尽管它的情节在大家看来有些荒谬,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好作品。汤大师用现实加上虚幻的手法描写了一个为了爱情不断努力、不惜冲破世俗的故事。

近些年来,有华文漪老师版本的《牡丹亭》,也有张继青老师版本的《牡丹亭》,再远一点,还有梅兰芳老师版本的。但是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牡丹亭》都得到了无数昆曲爱好者和文化传承者的关注。每个版本的《牡丹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演绎方式,但较为普遍的是大多数版本只注重某些重要情节的演绎,却忽略了很多能够展现剧中人物性格和故事感人之处的细节。例如多数版本都是较为偏重花旦的戏份,而小生的戏份会稍微轻化,严重的甚至会对小生的戏份进行删减。我国著名的昆曲艺术家汪世瑜老师曾经多次饰演《牡丹亭》中的小生柳梦梅,大多数时候他觉得柳梦梅好像只存在于两个折子《惊梦》与《拾画》中。但是倘若过多地弱化小生的戏份,忽视了柳梦梅的人物塑造,如何让人们信服丽娘对梦梅“生者可以死”的深情?青春版《牡丹亭》与其他版本另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对于某些情节的选择,它强化了很多被忽略被弱化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柳梦梅的形象,也突出演绎了那些可以表现两位主人公真挚爱情的情节,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更加完整,也更加容易接受的浪漫爱情故事。

另外,对于青春版《牡丹亭》有着重要意义的白先勇先生也是本剧的一个看点。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先生并没有走父亲的路线,而是成为了一名作家。早在1946年,也就是在白先勇10岁的时候便已经与昆曲结缘。白先生曾经这样评论昆曲:“昆曲无他,得一美字:唱腔美、身段美、辞藻美,集音乐、舞蹈及文学之美于一身,经过四百多年,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早已达到化境,成为中国表演艺术中最精致最完美的一种形式。”①但是当白先生看着越来越少的人接触和了解这个美丽的剧种的时候,他心中的危机感也越来越重。于是,他到处招兵买马,说服了很多有志之士与他一起为昆曲的生存现状努力。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白先生和他的同仁们坚持下来了,他称自己为“昆曲义工”。而这一部青春版《牡丹亭》正是他们规模最大、影响范围广的作品之一,从2004年到现在,青春版《牡丹亭》已经演出超过200场,在很多地方巡演之前,白先生无论多忙,总是先争分夺秒地为大学生带来一场场关于昆曲的讲座,鼓励大学生们走进剧院去欣赏美丽的昆曲。讲座为演出带来了不少大学生观众。因此,白先生对于青春版《牡丹亭》,对于昆曲的传播来说,是功不可没的。

青春版《牡丹亭》获得的成功虽然为演出者和组织者带来了很大收益和很多名誉,但是最重要的是昆曲这一古老的美丽剧种在年轻一代开创了它的市场,为昆曲的传承带来了希望。

每一个对经典的新诠释总会带来一定的争议,青春版《牡丹亭》当然也不例外。一些较守旧的艺术家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人员太年轻,没有一定的唱功与历练去诠释《牡丹亭》和昆剧的艺术魅力,反而把它们给毁了。但是可能就是因为他们少了的舞台经历,让他们少了很多的舞台定式,才可以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青春版《牡丹亭》。也是因为他们的年轻,为我们呈现了真正的年轻人的爱情故事。而且,像昆曲这样的传统文化应该被大众接受,也应该由大众去传承,并不是仅仅由那少数的群体或者个人去传承,只有是大众的才会是传统的。

虽然《牡丹亭》是几百年前的剧作,但是经过白先勇先生的重新编排,经过一群青春演员的演绎,我们会发现它展现出来的情至、情真和情深的理念依然让我们感动不已。在现在这个传统文化渐渐消失的时代,青春版《牡丹亭》对于昆剧、对于这些传统文化来说既是继承也是发展,它既保持了昆曲的抽象写意,又适应了现代剧场的种种概念,适应了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为昆曲、为这些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春天。

① 白先勇:《说昆曲》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猜你喜欢

白先勇牡丹亭昆曲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白先勇与《红楼梦》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旅美作家白先勇的家国情怀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白先勇:我有一颗天真的老灵魂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白先勇称《红楼梦》是天下第一书
闹热、风情、奇趣——《牡丹亭·劝农》的戏曲审美本质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