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多重主题阐释

2013-08-15樊晓君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

名作欣赏 2013年15期
关键词:玛莎尼克乔治

⊙樊晓君[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山西 临汾 041000]

作 者:樊晓君,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

《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是美国荒诞派戏剧家爱德华·阿尔比早期戏剧的代表作。如何对这部剧作进行主题解读,国内外学者们有着不同看法,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斯林在其著名理论著作《荒诞派戏剧》中认为该剧主要通过有关家庭、婚姻“战争”题材的描写,表现荒诞主题。①这一观点得到广泛认可,代表了学术界的主流看法。笔者认为,这部剧作不仅通过残酷的婚姻战争的描写,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畸形扭曲的夫妻、父母与子女关系,表现家庭伦理主题;同时,还采用荒诞派戏剧的题材和风格进行创作,并明显融入美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元素,从而使该剧不仅具有家庭伦理主题、荒诞派戏剧的荒诞哲理主题,同时还包含有揭示美国文明衰落的社会主题。下面本文通过对该剧的家庭伦理主题、社会主题、荒诞哲理主题的逐一论述,对该剧主题的多重性和复杂性进行探讨。

一、揭示畸形扭曲的家庭关系的家庭伦理主题

“二战”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国内贫富差距不断增大、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美国人民对民主和文明的高度信仰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巨大差距,造成美国社会人们普遍的分裂感、荒诞感,整个社会陷入信仰缺失的精神荒漠之中。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关系冷漠,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伦理关系变得畸形扭曲。

《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围绕两对大学教师夫妇间的婚姻家庭生活,揭示了在高度物质文明下的后现代美国社会,作为精英阶层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颓废、道德堕落、家庭伦理观念的畸形扭曲。

首先,该剧表现了美国社会夫妻之间隔膜、异化的畸形状态。剧中的两对夫妇乔治和玛莎、尼克和哈妮,都是某学院的大学老师。作为主人的乔治和玛莎午夜两点邀请尼克和哈妮夫妇到家聚会,两对夫妇在聚会中言语恶俗粗鲁,行为放荡。玛莎为了给父亲找一个接班人而嫁给乔治,婚后逐渐发现乔治没有野心,不能接替父亲做校长,从而憎恨乔治,认为乔治无能;乔治则厌恶玛莎酗酒、同年轻男教师勾搭。夫妻之间相互仇恨、诋毁,并竭力剥除对方优雅文明的外衣,暴露对方粗俗、荒淫、颓废的真实面目。另一对年轻夫妇尼克和哈妮之间虽然没有仇恨,但也没有爱情。尼克误以为哈妮怀孕,同时也是为了钱财而娶哈妮。眼前尼克为了往上爬,竭力讨好校长的女儿玛莎,甚至试图和玛莎发生性关系;哈妮明知尼克想要孩子,却采用各种方式欺骗尼克,逃避生子。尼克和哈妮之间不仅无爱,还相互欺骗。作为社会精英文化阶层的两对大学夫妇,完全违背夫妻间相亲相爱、互相理解、扶持的伦理观念,相互仇恨、欺骗,婚姻关系极度扭曲畸形。

其次,该剧父子、母子关系也呈现出暧昧畸形状态。乔治在剧中强调自己写过杀父的小说,并且乔治在驱魔仪式游戏中,又坦诚自己杀死了儿子。尽管儿子是幻想中的产物,但杀父杀子的故事同样具有骇人听闻的泯灭伦理的特殊效果;玛莎主动追求乔治,与乔治结婚,以及婚后勾引多名年轻男教师,她所有的行为不是从个人需要出发,只是为满足父亲寻找接班人的愿望。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玛莎的过激行为是恋父情结的外化表现。乔治和玛莎叙述幻想中生养儿子的过程,言语含混,常常给人母子关系暧昧的感觉。由此曲折揭示出剧中父子、母子等家庭关系的暧昧,家庭伦理关系畸形扭曲。

阿尔比对美国畸形家庭伦理关系的揭露,反映美国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颓废与荒漠化,即使代表最亲密关系的夫妻、父子、父女、母子也无法沟通,生活在相互欺骗、仇恨冷漠之中,这种人际关系的极度不和谐表现出美国社会人们普遍孤独无助、极度悲凉的精神状态。

二、抨击美国文明衰落的社会主题

《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发表于1962年,当时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讲并没有遭受战争的过度重创,反而从战争中获益,并逐渐显现出世界霸主的状态,美国社会普遍洋溢着一种盲目自大的乐观精神,以为象征着美国精神的民主文明明显优于他国,并且傲慢地以为美国文明有着异常的生命力,可以长久不衰。在经历了越南战争、水门事件以及国内各种社会运动之后,美国社会逐渐意识到“美国梦”②的荒诞,进而对民主文明产生怀疑。人们在对社会的失望中,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存在的价值,整个社会陷入精神颓废之中,美国文明逐渐走向堕落崩溃的边缘。

《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围绕两对大学教师的家庭婚姻生活,攻击的不仅是当时美国社会畸形扭曲的家庭伦理观,也抨击嘲讽美国自大狂妄的“美国梦”,暗示美国文明必将衰落;同时,该剧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隐喻、暗示美国文明衰落的社会主题。

首先,剧中乔治和尼克的矛盾冲突象征性地揭示了美国社会物质和科技文明异常发达,精神文明的日渐衰落。乔治声称自己是历史系老师,喻示他所代表的是精神文明。尼克是生物学老师,则是现代科技文明的代表。而盛极而衰、旧的事物终将被新生事物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乔治和尼克在年龄结构上属于两代人,乔治已经衰老,而尼克正年富力强,且野心勃勃。乔治与尼克的明争暗斗,暗示精神文明正逐渐衰弱,科技高度发达下的物质科技文明的野心勃勃、蒸蒸日上。美国社会科技高度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对抗的社会,传统的秩序和文明不复存在;在野心勃勃的物质文明压迫下,人们的精神文明逐渐衰落,逐渐成为物质文明的附庸。

其次,无子的意象隐喻了美国文明生命力的衰落。剧中作为主人的乔治和玛莎是一对中年夫妇,作为客人的尼克和哈妮则很年轻。两对夫妇都无子。乔治夫妇在幻想中生养孩子,而年轻夫妇尼克和哈妮却逃避生子。当时美国社会的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夫妇追求个人享受,不愿生养孩子,不愿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致使美国人口出生率出现负增长。孩子象征着希望和未来,没有孩子的社会没有未来。无子的意象暗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精神文明却异常衰落,而幻想中儿子的孱弱和早夭更是隐喻美国文明没有希望和未来。

最后,该剧利用戏剧剧场的作用,从舞台设置角度揭示美国文明衰落主题。该剧在剧院演出时,舞台上乔治和玛莎的房间里,倒挂着的美国国旗、鹰徽标志的美国国徽,旧时代风格的家具、书架,无不在映射美国乔治·华盛顿总统。而乔治·华盛顿总统是激情而辉煌的美国旧时代的象征。阿尔比本人也亲自肯定了评论界的这种揣测。③并且剧中乔治和玛莎与乔治·华盛顿总统夫妇名字吻合,同样没有孩子。舞台演出的设置对已故美国总统和具有激情和创作力的美国旧时代的映射暗示,昭示着美国的黄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现代美国民主文明即将衰落。

三、揭示人生荒诞、世界荒诞的哲理主题

所谓“荒诞”就是分裂、不和谐。人所赖以生存的世界无理性、无逻辑,人与世界分裂、无法和谐相处;人与他人无法沟通、无法和谐相处;人与自己也常常出现分裂、不和谐;这些分裂、不和谐造成人在自身生存意义思考时,认为人生荒诞、世界荒诞。这就是包括品特在内的荒诞派剧作家所擅长表现的“荒诞性”哲理主题。

《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完全摒弃传统文学的逻辑理性,以反戏剧的荒诞形式表现非理性的荒诞内容。阿尔比认为戏剧有两项义务:“其一,对人类状况作出某种说明;其二,对他使用的艺术形式作出某种说明。”④《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是阿尔比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实践其戏剧观的力作;该剧通过含混多义、前言不搭后语的戏剧对话、符号化的人物形象、碎片化的故事情节,以戏剧形式上的无逻辑、混乱感来表现世界荒诞、人生荒诞的哲理主题。

首先,该剧通过反戏剧情节表现现实世界的无理性、无逻辑的荒诞性。该剧以戏仿“游戏——狂欢——驱魔”的古老宗教仪式为“剧情”框架,把全剧分为三幕,三幕中又包含了四个小游戏,形成戏中戏的双层戏剧结构;在此貌似逻辑化的结构中,完成对传统戏剧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理性逻辑的反叛和背弃。主人公乔治和玛莎从戏剧开场时互相戏谑、谩骂,直到尼克和哈妮参与夫妻间的争吵,两对夫妇始终在酗酒、游戏、争吵、厮打,中间穿插零散的故事片段,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完整可信的故事。碎片化、含混化的故事情节象征现代社会的混乱、无逻辑,而人生活在此环境之中必然产生人生荒诞、世界荒诞之感。

其次,该剧通过人物对话的无逻辑、无条理,前言不搭后语,表现人的异化、人生的荒诞性。传统戏剧通过语言表现人物、说明剧情,而《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剧中人物的语言往往是语无伦次、答非所问、自说自话、空洞乏味、不断重复,甚至沉默。戏剧对话的无逻辑,前言不搭后语,削弱了语言的沟通功能,表现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荒诞感;同时,戏剧语言的无意义、无逻辑性,使剧中人物仅作为某类人存在,而失去个性特征,失去典型性,人物形象模糊化、碎片化。人的没有个性,成为类的存在,表现了人生存的机械性,反映了人的异化状态。人与自身、与他人无法沟通,难以和谐相处,正是现代人性异化的荒诞性的表现。

同时,该剧时空混乱,象征人对生存时空的隔膜感、人自身生存状态的混乱性和荒诞感。午夜两点,玛莎邀请尼克和哈妮来家聚会,并在剧中游戏、狂欢。午夜聚会不合正常人的逻辑、不合常理。而午夜聚会同时也是对古老驱魔仪式时间上的呼应,暗示了现代人生活的荒淫、堕落;然而剧中人并没有因为社交聚会而相互理解,因为性关系而相亲相爱,反而陷入更加孤独的状态。人性的异化,造成人生更多的分裂、痛苦、荒诞感。剧中主人公乔治说他们生活在新迦太基的某个学院,而剧本在戏剧人物和地点介绍中说明剧情发生在新英格兰一所小型学院校园的一所房子里。并且,新迦太基是距今三千年前古代腓尼基人的城邦。对基督徒来说,新迦太基是异教徒的聚集地,并因为荒淫、堕落而覆灭,男主人乔治说他们生活在新迦太基城,只可能是对古老而神秘异教徒生活地的假想。新迦太基具有符号功能的隐喻和象征意义,说明现代人的堕落、异化状态,人对生存环境的隔膜感、荒诞感。

阿尔比在剧中通过反传统戏剧的形式,揭示美国社会现代家庭伦理扭曲化畸形化的着魔状态,美国文明的即将衰落,以及人类生存的深层荒诞性本质;从形式到内容拓展戏剧表现的多重空间,做到了荒诞形式与荒诞内容的高度统一,表现出剧作家对人类总体生存状态的形而上的关注和思考。

① [英]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华明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② 爱德华·阿尔比在其剧本《美国梦》中嘲讽美国的自大狂妄,认为美国试图做世界霸主,自以为美国文明有着异常旺盛的生命力不过是一场虚幻的“美国梦”。

③George,McCarthy.Edward Albee.MacMillan,1987,p 66.

④ 《荒诞派戏剧集》,施咸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朱虹序言,第21页。

[1]爱德华.阿尔比.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M].曹久梅译.选自,外国文学流派研究资料丛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英]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M].华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8.

[2][英]马丁·艾斯林.戏剧剖析[M].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2.

[3][英]阿诺德·P·欣契利夫.荒诞派[M].樊高月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

[4]郭继德.美国戏剧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10.

[5][美]丹尼尔·霍夫曼.美国当代文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7.

[6][德]斯丛狄(Szondi,P).现代戏剧理论(1880-1950)[M].王建译.北3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玛莎尼克乔治
游乐场(上)
鲨鱼尼克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乔治和他的斧子
Novoselova玛莎·诺夫斯洛娃【英国】
小尼克的第一笔生意
致命失误
甜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