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国内《安娜·卡列尼娜》研究综述

2013-08-15金美玲北京大学俄语系北京100871

名作欣赏 2013年15期
关键词:卡列尼托尔斯泰安娜

⊙金美玲[北京大学俄语系, 北京 100871]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盛赞为“白璧无瑕”的小说自问世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国数代读者经久不衰的厚爱。随着2012年9月英国导演乔·怀特同名电影的上映,原著再次为评论界所津津乐道。

上世纪我国对该小说的研究已得到了妥善的梳理和评价。①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界对该小说的关注持续升温,已发表的论文数量可观,内容庞杂,却尚未得到及时的整理和归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专业文献数据库资料②为基础,从安娜形象与悲剧新解读、作品与作家思想的关系探讨、比较研究这三个方面入手,对21世纪以降国内学界对该小说的研究进行梳理,列举新颖的观点,总结研究的成果与特色,指出问题和不足,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借鉴。

一、主流研究归纳

1.安娜形象与悲剧新解读

上世纪国内学界普遍对安娜这位冲破社会规范、寻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贵族妇女持褒奖态度,并将她的自杀视为对上流社会的抗争。从90年代起,研究者纷纷放宽视野,挣脱社会批评的羁绊,从安娜的性格因素、精神分析、女性心理等诸多方面对其悲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世纪就这一主题的探讨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观点。

《叙事作品人物文化身份的多重性探析——从安娜·卡列尼娜的性格与文化身份的关系谈起》③一文摸索了“走向多重文化身份的解读”这一新的批评出路。文章通过对安娜的妻子、母亲、情人身份变化发展的详细分析认为,在同一场景和氛围中聚焦的各种身份的对立冲突把人物内心活动推向了高潮并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自由”的悖论——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生悲剧》④一文则提出,情感的依附性加之经济地位的缺失最终把安娜推向了毁灭的深渊。文章认为,真正的自由是被理性、道德约束的自由,是精神和物质的自由。相似的观点在《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对安娜悲剧的再审视》⑤一文中也有所论及。作者认为,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的地位是引发安娜悲剧的深层原因。而安娜以其生命的终结为代价作为对女性他者地位的反叛,使得其悲剧性结局融入了人的崇高和悲壮。《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及悲剧根源的现代解读》⑥一文指出了俄罗斯文化因素对安娜悲剧的影响。文章认为,安娜挣扎于情感满足和宗教压抑之间,缺乏理性调节的环节,这种心智缺陷显示出俄罗斯文化的分裂性,也是托尔斯泰本人疯狂的纵欲与激烈的宗教否定之间矛盾的体现。

2.作品与作家思想的关系探讨

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从贵族地主的立场转到千百万宗法制农民的立场。诚然,这不是短时间内可能形成的蜕变,《安娜·卡列尼娜》正是作家这一时期思想探索的结果。这种作品和作家精神探索的关系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托尔斯泰的精神探索及思想矛盾——以〈安娜·卡列尼娜〉看》⑦一文结合文本、时代背景和作家经历得出如下结论:托尔斯泰晚年提出的以“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博爱”为基本内容,托尔斯泰主义在列文的主张就已有体现,即使客观上是消极的,其出发点也是伟大的。《〈安娜·卡列尼娜〉的三维空间与托尔斯泰的人生探索》⑧一文提出托尔斯泰从有限性、伦理、宗教这三个维度为出发点展开了对个体生存状态的思索,小说通过列文与安娜的个人追求,特别是安娜的悲剧,否定了西方的理性主义,从而走上了宗教信仰的神秘和虚无之路。作家的生命观在《生命的终极探求——浅论〈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生命思考》⑨一文中也得到了探讨。文章认为,在自身的精神危机和俄国现实的社会危机交迫之时,托尔斯泰拷问生命的目的、剖析生命的矛盾、寻找心灵的归宿,在这部史诗般的作品中构筑出他独特的生命信仰。《寻找动物性与神性合一的象征——对安娜·卡列尼娜和佛洛佛洛相似性的思考》⑩一文则另辟蹊径,指出安娜与弗隆斯基的母马佛洛佛洛在多个方面相似。作者认为,这实际上反映了托尔斯泰宗教观的转变:他从一个彻底的异教徒转变成为一个所谓的“基督徒”,但始终未能洞悉基督教中灵与肉神圣合一的奥秘。

3.比较研究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比较研究方法方兴未艾,研究者将安娜与繁漪、子君、美狄亚、娜拉、苔丝等国内外著名女性形象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出托尔斯泰塑造安娜这一形象的得失,并在比较中升华安娜这一形象的世界意义。

新世纪以降,这一方法持续受到了学界的青睐,多数文章继续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对象的范围较上世纪有了进一步的扩大,新增的有《红字》《包法利夫人》《傲慢与偏见》《雨中的猫》《乱世佳人》《廊桥遗梦》《倾城之恋》等。研究者多从女性追求爱情及最终对爱情的取舍所导致的不同结局入手,阐释女性在寻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的困惑与彷徨。《从杜丽娘与安娜·卡列尼娜看中俄民族文化精神异同》⑪一文以杜丽娘和安娜为形象载体,对中俄文学中的民族文化精神进行比较后指出,由于中俄民族文化精神和时代思想氛围等方面的差异,在艺术表现内容上,前者体现的是张扬的情感追求,后者则是狂热的宗教情怀;在审美理想追求上,前者是一种中和之美,后者是一种矛盾、极化之美;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前者以情韵取胜,后者以情节见长。《论“杰尼西耶娃组诗”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影响》⑫一文梳理了丘特切夫对托尔斯泰的影响,分析了《安娜·卡列尼娜》对组诗在艺术上的传承和超越,可见影响研究受到了新的关注。

二、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研究的面较广泛,部分研究观点新颖。据笔者统计,近十二年来以该小说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论文约有150篇,其中期刊论文140余篇,大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在2011年出现了井喷现象,多达30余篇。另有学位论文9篇。研究的面除上述内容外,还涉及到小说的男性形象分析、艺术特色探讨、译本研究、语言学研究、电影与小说的互文等。研究者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心理学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原型理论等多种批评范式进行了多元化阐释。其中,除本文列举的论文外不乏一些创新性的力作,如《中国文化视野和托尔斯泰经典的重读》⑬一文从东方——中国文化的视角对小说予以新的解读并指出,面对西方理性主义的危机,托尔斯泰回首瞩目东方,特别关注中国的古典文化思想,他从贵族向宗法农民立场的转变,是和他东方走向的精神探索基本同步完成的。文章呼吁国内学者重视托尔斯泰与东方,特别是中国文化思想的认同和共识。

然而已有研究还存在关注点过分集中,阐释单一的问题。安娜这个经典形象固然值得再三斟酌,但其解读过多集中在女性与家庭、爱情与婚姻方面,重复性高、新意有限。正如托马斯·曼所说,《安娜·卡列尼娜》是“全部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社会小说”,小说包含的主题远远大于“家庭的思想”,小说中的其他经典人物形象及小说所反映的作家对社会、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国内的研究以采用国外的批评范式居多,较少借鉴国外对小说本身的优秀研究成果。这和研究者学术出身多样有关,大部分学者无法阅读和掌握俄语原著及本土研究材料。这一现象变相地印证了小说的普世性和经典性,同时也对我国俄语界人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今后的研究会更上一层楼。

① 刘佳林.缺席与出席:安娜·卡列尼娜解读史之复制与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1997(3).

② 万方数据库跨库检索.题名或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及“安娜·卡列宁娜”[OL].时间范围:2000-2012.

③ 赵光慧.叙事作品人物文化身份的多重性探析——从安娜·卡列尼娜的性格与文化身份的关系谈起[J].外国文学研究,2005(3):122-125.

④张璐.“自由”的悖论——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生悲剧[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1(10):112-113.

⑤ 杨宏,王永奇.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对安娜悲剧的再审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⑥ 赵萱.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及悲剧根源的现代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1):104-106.

⑦ 徐卡妮.托尔斯泰的精神探索及思想矛盾——以《安娜·卡列尼娜》看[J].飞天,2010(24):34-35.

⑧姜焕伟.《安娜·卡列尼娜》的三维空间与托尔斯泰的人生探索[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05):59-62

⑨ 曹丰,罗婷.生命的终极探求——浅论《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生命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4):94-95.

⑩ 崔燕.寻找动物性与神性合一的象征——对安娜·卡列尼娜和佛洛佛洛相似性的思考[J].俄罗斯文艺,2002(5):23-25.

⑪ 宁薇.从杜丽娘与安娜·卡列尼娜看中俄民族文化精神异同[J].理论月刊,2008(9):137-140.

⑫ 陈世旺.论“杰尼西耶娃组诗”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影响[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7(6):43-45.

⑬ 吴泽霖.中国文化视野和托尔斯泰经典的重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3):27-32.

猜你喜欢

卡列尼托尔斯泰安娜
安娜作品
七颗钻石
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
【名著精缩】
家庭
忘记自己的人
全新的“安娜·卡列尼娜”
爱心
安娜和卡列尼娜?
做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