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和艺术的有机融合:论麦兆辉、庄文强电影

2013-08-15郭禹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

名作欣赏 2013年32期
关键词:警匪艺术

⊙郭禹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

麦兆辉和庄文强两位导演在华语影坛中以组合形式进行电影摄制。两人的作品不但能在香港本土的创作环境中取得成功,在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创作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两人的电影仍旧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些年来两位导演的作品不断出新并且成绩斐然,在观众心目中,麦庄联合就是一种品质的保证,《听风者》的首日票房成绩就证明了两人导演组合所具有的号召力。随着作品数量的增加,麦庄联手打造的电影所具有的特点也越来越鲜明:商业、艺术两不误。在华语电影领域,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导演着实不多,在这些不多的导演中,两人的电影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本文试图对两位导演的作品进行分析,希望能总结出他们电影的独特之处。在研究过程中,第一,为了更加准确地从电影作品中归纳出他们的特点,将主要研究只有两人联合制作的电影,《无间道》系列和《伤城》将不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因为在《无间道》系列和《伤城》的制作过程中,除了麦庄这两位导演以外,刘伟强导演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电影中刘伟强导演的风格和特点体现得很明显,与之后麦庄单独联手制作的电影有很大的不同。第二,提起麦庄组合,人们脑中浮现的就是警匪片,两人的电影多以警匪作为题材虽是事实,但他们并不是只拍摄警匪题材的电影。虽然《无间道》的成功为两人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但《无间道》却并不是两人联手打造的第一部电影,早在2001年两人就已经合作了两部电影《愿望树》和《别恋》。2005年在《伤城》的光芒下,不少人忽视了他们的《情义我心知》。目前学界的研究重点都集中在《无间道》以及《无间道》之后的警匪电影上,对麦庄的其他电影涉及甚少。鉴于这两位导演以独特的组合形式拍摄电影,所拍摄出来的电影又有自己的特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他们所有的作品进行一个系统地梳理和研究。

一、电影的商业成功

从商业角度来说,麦兆辉和庄文强两位导演的电影票房成绩飘红,主要是由于导演们对电影市场的熟悉以及两位导演脑海中有着明确的商业电影制作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使得自己的电影在商业大潮中独树一帜。

(一)类型元素的熟练运用与创新思维的结合

在麦兆辉、庄文强导演的电影作品中所涉及的电影类型元素有:爱情、黑色幽默、警匪、悬疑、武侠、荒诞等。导演们对每一种类型元素都能够熟练掌握,早期的电影作品《别恋》和《愿望树》就是不折不扣的爱情小品;《情义我心知》则带有荒诞喜剧的色彩;后期的《窃听风云》系列和《关云长》,不管电影最后整体效果如何,单就类型元素的运用来说还是很成功的。除了对单种类型元素的熟练掌握以外,每一部电影中又有各种类型元素的交叉融合。《大搜查》就以警匪片为主要基调,融合了爱情喜剧、黑色幽默等几种元素。观众处在观影娱乐时代,需要在一部电影中获得多种心理满足。麦庄两位导演深谙这一商业电影创作规律,并在进行类型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思维来制造新效果。《大搜查》中喜剧和警匪的混合使用使得整部电影洋溢着黑色幽默的氛围。电影采用双线并向同时叙事,司徒慕莲所代表的正义力量着重全力塑造搞笑氛围,而穆青松的部分则尽可能地营造黑帮的冷酷血腥。类型融合讲究在电影中将各种类型元素进行巧妙自然的融合,《大搜查》虽然在内容和时间上通过细节衔接使得故事行进得没有断裂,但是却刻意在两种类型自己的段落内营造各自所独有的风格并且不进行类型融合。电影中司徒慕莲在酒店装成客人进行排查的好笑段落和穆青松在家里解决叛徒的血腥段落紧密相连,前一段明显是香港搞笑电影的经典展示方法,色彩浓艳、话题大胆、表演夸张,后一段落则气氛紧张、内容沉重,尤其是杀死三叔时的仰拍镜头干净利落,传达出一种冷酷的味道。这种刻意将两种类型分别展现的方法,既体现了导演的创新意识,又是电影的独特之处,整部电影更因为这种刻意的类型冲突感而增加了黑色幽默的感觉。此外《大搜查》中司徒慕莲这一女性警长的形象设置,也是一个很大的亮点。香港警匪电影里警界中具有实权的代表人物基本都以男性为主,司徒慕莲以爱奢侈品、想结婚、怀孕等一系列彻底的女性行为给向来刚硬呆板的香港电影警方团队投入了一枚温柔的炸弹,她带领着一群男警察和不少的女警官,以搞笑的方式不但解决了家务事还成功地和黑帮势力斗智斗勇。

创新之处除了体现在类型的融合、思维的颠覆之外,还体现在电影结局的反转之上,在此情况下观众们的定式思维总能够被颠覆。例如,《愿望树》因为悲伤氛围的营造比较彻底,观众已经做好了接受天人永隔的结果,但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却给观众制造了惊喜;《别恋》虽然洋溢着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但结局中天使和凡人彼此一刀两断将前尘往事忘得干干净净的情况也不禁令人唏嘘;《情义我心知》并没有遵循好人有好报的传统逻辑,而是安排好人死于非命;《大搜查》中看似已经结束的案子却成了新一轮警匪角逐的开始。

(二)成熟的剧本创作和影像表现能力

要使得多种类型完美地统一在一部电影中,就需要有一个成熟的剧本做保证,而剧本恰恰是两位导演的优势,尤其是庄文强导演本身是以写剧本成名于电影圈,《东京攻略》《特警新人类》《无间道》等剧本都是他的作品。相较于庄文强导演,麦兆辉导演的电影本体语言运用功力出色,他能够把庄文强导演的剧本转化为具体的影像。麦庄两位导演的电影多以人物的行为作为线索,在电影中设置两个或多个主要人物,并对所有的形象都进行细致的刻画,每一个人物的故事就构成了一个线索,多条线索统一在一个事件中,齐头并进地展现。除了能够保证多条线索有条不紊地进行以外,导演们还善于通过制造巧合来串联悬念,悬念依次展开,前后之间彼此还有因果联系。电影总是以一个固定的“抽丝剥茧”模式开头,以具体事件为导火线,通过这一具体事件的发展,线索与悬念齐飞,具体的小事件最后牵扯出了巨大的阴谋,同时也到达了整部电影的高潮,然后电影开始收尾,随着人物的一一退去(或死去或达到目标),线索一条接着一条的完成,悬念也逐个解决。《窃听风云》系列就是如此,整部影片的节奏掌握得当、张弛有度,悬念始终不断,却不过分紧张,事件与事件、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合理有序,配合利落的剪接、规整的镜头以及适度的电子嘈杂声等音效运用,电影可以说很精致很完整。

麦兆辉、庄文强导演对电影作品叙事方式和电影本体语言的精巧运用,都要得益于他们电影“技术化”①的思维方式。他们更多地将电影作为一门需要精细考量布置才能最后成型的“技艺”②,只有熟练掌握技术,达到好看流畅的效果,才有机会跟观众交流艺术。这种思想,保证了电影观赏效果和艺术效果的双管齐下。

(三)对热门题材的精准把握

商业电影要从观众手中赢得票房,就要注意在电影中设置各种观众所熟悉的事物,以此来最大限度地引起观众的兴趣。两位导演的电影始终紧扣当下的热门社会话题。例如,股票是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窃听风云》(一)中也是故事发生的动因;《窃听风云》(二)则在电影中以当时轰动一时的经济丑闻为主要表现对象;影视界扎堆拍关羽之时,《关云长》也正好出炉;谍战剧攻克了内地电视荧幕,也攻克了两位导演的心,《听风者》就是谍战剧在大银幕上的展现。麦庄两位导演每次都趁着流行的热潮,用当下最吸引观众眼球的事件把观众一次又一次地带进电影院,再配合大卡司阵容为影片加分,通过明星效应进一步增加电影的票房收入。

创新的想法、剧本的成熟以及对热门题材的精准把握正是商业电影想要成功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电影技术层面上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二、电影的艺术价值

除了能够达到电影技术层面的要求之外,麦庄两位导演还从影片传达的内容层面入手,做到了电影艺术价值的实现。在所有艺术定义中,笔者同意并欣赏的是“艺术是充满思想的技艺”③。首先,艺术要有一定的技术做支撑,空有想象力并不能完成艺术的实现;其次,不管艺术的定义是什么,它都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即它能够使观赏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并由此产生情感的升华和净化。麦兆辉和庄文强的电影技术质量一定过关,艺术质量虽无法达到最高境界,但是也能够在如今的华语电影中保持一定的水准。

(一)细腻真实的人物心理描写

麦兆辉和庄文强导演擅长在电影中对人物内心进行真实细腻的描写,他们多在电影中塑造群像人物,并描写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影片中的人物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为主,由于电影对多位主要人物甚至是一些小配角都着重笔墨去描写,因此电影中每一个人物的特点和性格都能得到立体的展示,人物的行为有足够的心理依据做支撑。同时,影片中人物内心充满了善与恶的交叠,电影中的主人公们没有一个能完全保证内心的纯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就连《情义我心知》中患有轻度智障的李子俊,都知道在关键的时候用骗人来获得同情和收留。而正是因为对人物复杂心理和性格的细腻描写,电影中的人物才更加的可靠和真实,才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斗智不斗勇的高智商电影

麦庄两位导演电影中的“智商”体现在两方面:展现导演自己的电影智商和邀请观众带着智商看电影。第一,与香港传统的警匪片相比,麦兆辉和庄文强的电影显得文质彬彬,火暴的打斗场面在电影中所占的分量较少,暴力争斗、黑帮火拼、情义相挺这些桥段在麦庄的电影中并不是没有,而是除了这些简单的斗勇以外,电影中还增加了以往同类型电影所较少的斗智:警察与黑帮的斗智、黑帮之间的角力、人心与人心的较量等,而这些斗智的部分成了影片的重头戏,在结构和设置上更加的精细和复杂。第二,由于剧本结构安排细致,构思精巧,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就需要运用自己的智商去主动地欣赏电影。《窃听风云》系列和《听风者》就是如此,斗智成了电影最大的卖点,斗勇悄然退居幕后。这种新式的以调动智力为主的电影制作方式,在世界影坛上比较常见,在现今的中国影坛中并不多见。

(三)天道与人欲的大会战

天道和人欲的两难选择在麦庄两位导演的电影中体现得很明显,天道在他们电影中不仅是一种秩序的稳定,更是一种观众的基本道德认同与情感倾向。人欲在他们的电影中代表的则是主人公们内心欲望的挣扎。电影中人心的溃败最终抵不过天道正义的存在,天道是永远的胜利者。例如,《愿望树》中有情人终成眷属体现了爱情力量的伟大;《别恋》中天使和凡人不能违背身份在一起的结局体现了现实的残酷;《窃听风云》(一)中阿俊、小祥和老杨因为贪婪违背了自己的职责而导致家破人亡,他们为了赎罪通过自己的行为最终将坏人惩治的结局则体现了善恶循环、因果报应的存在。电影中秩序的回归和稳定归根到底是缘于人物内心的抉择,而不是借助外力。两位导演后期的电影多为警匪片,电影中最后保证秩序回归的力量是主人公们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警方的力量不再是维护正义的唯一手段。《窃听风云》(一)中在老杨开着车载着犯罪分子冲下断桥的一瞬间,家仇得报,正义最终得以实现,但并不是由警方来实现,而是老杨大彻大悟后的自主选择。天道与人欲的会战是电影历史中的永恒主题,麦庄两位导演通过选择这种普世主题,既能最大限度地引起观众的认同,又能让观众通过看电影省视自我,达到情感的升华和净化。

麦兆辉、庄文强两位导演不仅能很好地掌握商业电影的运作规律,又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做到与众不同,获得票房的成功。除此之外,他们还不放松对电影质量的追求,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很好地保证了质量,让观众通过看电影获得情感上的启发和升华。两位导演的电影很好地做到了商业与艺术的齐头并进,值得电影人学习和借鉴。

①② 参考《麦兆辉庄文强忆合作时光:我们搞技术不搞艺术》,http://ent.sina.com.cn/m/c/2011-08-23/04153394048.shtml

③ 鲍勃·努恩、克里斯·洛克编:《什么是艺术》,冯瑞译,《美苑》1987年第3期,第54页。

猜你喜欢

警匪艺术
“警匪”“谍战”齐上演,督查战线谱新篇
林超贤警匪电影中的反传统化人物
某些影视作品
纸的艺术
论《湄公河行动》中男性形象的塑造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解救吾先生》 2015年9月30日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