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设计批评发展中的问题

2013-08-15席卫权

文艺论坛 2013年18期
关键词:设计文化

○ 席卫权

一、众声喧哗与“学理”强音

进入21世纪,国内设计批评的文论逐渐增多。除去商业化的“广告”式批评外,从呼吁“批评”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到每逢设计盛事的点评热议,报纸、期刊、网络、会展和各种论坛上的相关评论汇总起来,亦可谓众声喧哗,但分散于各处,却又少见振聋发聩的“强音”,难彰鞭策、促进之实效。应景、浅说和描述,还有隔空打牛式的文化理论玄谈消解了设计批评的价值和力度。

脱离设计本体漫谈文化及社会意义的批判,和仅就景观表象阐发感想与建议一样,喧哗中难得批评的内在本意;对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批评文论的直接转借,和把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笼统套用,也都使得现有的一些设计批评流于浅表化。目前多数批评文论未能在设计现象、理论、历史和批评间找到适合的平衡点切入;也未能在商业批评、文化批评、价值判断和社会批评间理清需要的路径。泛意的诉说,偏颇的强调常满足于自说自话,加之由于缺乏基于共识的交流和回应,并未形成针对特定批评范畴的理论积累。故至今国内的设计批评多是平面展开,在规模上扩大,在涉及面上扩展,但却表现为无序状态,没有在纵深方面有更好的递进。

媒体批评和所谓学院批评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一种互补和关联。应该看到“媒体批评”的即兴容易受到各种利益和情绪控制,局限于形式、成本、趣味和道德等方面,此时的设计成为谈资,批评则常被简化为一种激昂的理想或反对。“学院批评”这一称谓来自文学批评,常作为与大众媒体批评相对应的概念,强调其学术性、专业性和其评述范式的“学理”性。如果说“媒体批评”的普及效应如今已经作出了铺垫,那么人人都是设计师的时代,对“学院批评”的召唤就显得愈发迫切。“学院批评”的理性在于有规范、有标准、有逻辑和言之有据。设计批评不能仅满足于随笔和感性,任何情况下,“深度解说”的批评是支撑各种批评价值的核心。我们需要怀着理性的诚意去深入具体,设法在与由设计师、设计行为、设计现象和设计环境所组成的本体关系探讨中去深化思考,国内设计批评的发展面临进一步的深化和醒思。

适合中国的设计批评体系应该如何建立,本土文化背景下的批评话语是怎样的,批评如何影响实践现状,批评主体的主动性应如何发挥等问题都需要学理性思辨。学理性的批评需要自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会引出对设计批评的标准、方式、途径、意义和未来等方面系列追问,也必然会带来对设计批评自身的批评——设计批评学的构建设想。

二、圈子与共识

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关系应该是矛盾统一的关系,交流、配合,在互动中讨论和实践“设计”利益和价值的社会诉求,但理想和现实间总是存在距离。在某种“传统”的语境中,“设计批评的难处,不在作品,也不在视野,首先在人。”这是《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对时下批评的感慨,他认为:“目前的设计批评有两个误区:‘一、批评会得罪人;二、认为批评者的水平要比被批评者高。’从业者心态不好,两三句话不中听,可能就再无来往。”①这种现象或许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性的弱点”,拒绝批评有时也并非完全出于忠言逆耳,缺乏共识、欠缺真诚更是症结所在。不在一个层面上讨论、不坐在“一条凳子”上讨论、不围绕一个范畴讨论,或者不在一个自律的场域中讨论……这是当下国内设计批评的常见尴尬。批评者和设计师可以相互轻视,理论研究者可以不相往来,评奖活动中的专家可以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地可以分南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都可以在区位行业和协会系统支持的“圈子”内自给自足……此种状貌亦如祝帅《中国当代设计理论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批评》一文中所描述:“名目繁多的‘设计论坛’都打着‘全国’甚至‘国际’的旗号,但每次论坛的参加者似乎都不是同一拨人。”②只有局部“圈子”,只顾集团利益,没有具备高品质专业公信力的统一学术组织,没有真诚、公允、开放的合作机制,在这样的境况下,低层次的“成果”不断重复,规范无从谈起,交流的氛围被懈怠,共识难着边际,自以为是的批评则难以服众。

达成普遍共识是交流的基础,也是经验积累和批评深化的基本路径。设计批评寻求共识的意义不仅在于对规律和规范的把握,更是辨析方向、明确立场,探究在特定社会情境中平衡利益与上位价值诉求关系的基准。担当的勇气、包容的心态、民主的作风和开放的交流机制是设计及其批评健康发展的保证。

三、西方理论与中国“水土”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文化、哲学理论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语境深刻地影响了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文学批评、艺术批评、设计批评中广泛借用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符号学、女性主义、生态批评和新批评等西方批评范式虽然广受诟病,但却不能拒斥其显见的现实意义。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催生的现代设计依托其文化体系,历经近200年建构了其批评的历史脉络和话语系统,所带来的经验和便利自然会成为中国设计及批评的重要借鉴和参照。但是阶段性的实践过后,人们不难发现,由于文化的质性差异和发展阶段的错位,那种套用西方文论名词、格式、形态的熟练操作,没能掩盖这种批评理论与中国本土问题间的隔阂。中国当下正处于现代化进程当中,且这一进程尚未完善,城乡差异、区位差异、消费差异显著;后现代文化在中国也不存在真实的社会基础,东西方文化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没有因为加入“WTO”而消解;国内发达地区和小众体验更像是现代设计文化的“特区”,其表层器物的现代化不足以代表国内设计问题的大多数。笼统的当代文化批判,不顾设计本体的泛义解说,以及生硬的后现代概念组合,并不能在当今中国社会背景中找到恰切的文脉对应,也难以全面和深入地阐释中国设计的各种具体现象。当中国设计日益走向世界和深入百姓生活时,与之匹配的设计批评须获得富有建设性的实在意义,建构符合中国文化和本土实际的批评话语体系更显迫切。

面对西方批评理论的强势和话语霸权,国内设计理论界已有反思。在接纳西方文化理论的过程中,须要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强调包容性和批判性共存,公允的选择、务实的判断是基本的态度。对西方器物、制度文化中合理因素的参照,需要对应中国的设计传统和社会现实。探寻时过境迁的传统并非要证明自足的资本和所谓“民族化”优势,而是要从中寻找融入现代的文脉依据和其中的智慧与精神。李砚祖在其《设计的“民族化”与全球化视野》一文中认为:“全球化的态势中,发展本土化的设计,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传统精神,用全球化视野创建有民族特色,先进的设计文化,不仅是发展经济、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求,也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时代任务和职责。”张夫也、李丛芹则在其《从功能、形式到品行: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主要原则的思考》一文中,依据中国传统器物文化理念归纳、提炼出针对当代设计文化的建构原则,包括“以‘适用’为轴心的‘有效’功能、以‘和谐’为特色的‘真实’形式、以‘生活质量’为旨归的‘诗意’品性”等指标方向。

目前来看,这些倡议仍停留于学界讨论层面,要成为实践层面的主流意识,还需要更多考虑批评所在的社会现实。孤立的讨论设计传统及片面于所谓设计文化传承容易走偏,中国设计的现实环境不仅有来自一脉传统的影响,更表现为当下多元文化矛盾冲突中无限丰富、动态鲜活的日常生活。对中国设计的本土服务对象及现实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关怀是构建中国设计批评话语系统的前提。

注释:

①李云:《意识·态度·方法:设计批评何以成为可能?》,《装饰》2011年第8期。

②祝帅:《中国当代设计理论历史与现状综合批评》,《美术观察》2008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设计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BUBA台灯设计
谁远谁近?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