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傲慢与偏见》赏析

2013-08-15王艳萍

电影评介 2013年8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人生观

王艳萍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傲慢与偏见》其语言特色及所代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值得我们深思,对现代小说的创作起到积极的影响。

一、《傲慢与偏见》的故事特点

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通过小说中描述的故事情节我们可以看出,《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整体上来看属于爱情浪漫小说,在轻松的氛围中阐述了严肃的爱情问题。虽然属于爱情浪漫小说,但是在小说中却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的思考,比其它的浪漫爱情小说描写的更加深入,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同时,作者在构筑小说情节的时候,还对当时英国乡镇的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给读者描绘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并有一定现实基础的英国生活,使人们对英格兰民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傲慢与偏见》的语言特点

《傲慢与偏见》虽然创作时间距离现在已经二百多年,但是其语言特点对现代小说的创作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运用了夸张的语言特点,尺度拿捏到位

从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可以看出,里面采用了大量的夸张描写,不但起到了良好的喜剧效果,同时也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正是对夸张语言的有效掌握和利用以及对夸张尺度的有效拿捏,夸张描写取得了积极效果。例如:当贝内特太太执意要贝内特先生去拜访宾利先生时,贝内特先生认为没有那个必要。于是,贝内特先生说:“我看没有那个必要。你带着女儿去执行啦,要不你索性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或许更好些,因为你的姿色并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宾利先生倒作兴看中你呢。”

2.大量使用了反讽的语言描写,起到了较好的描写效果

在小说描写中,反讽的描写不但可以提高叙述效果,还能对人物的特点描写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小说创作中,反讽虽然采取了歪曲事实的做法,但是却能起到强调事实的作用,例如:作品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奇特的变化,最初被作者和读者推崇备至的思想随着作品情节的推移,竟招致无情的嘲讽,先前受批评、椰愉的愚人后来却被生活证实是最正确的人。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反讽的描写在小说中取得了成功。

3.正确把握了虚词的使用,在虚词的运用上取得了积极效果

语言学家认为,在使用语言时,女性往往倾向于无实际意义的词语,因而语言无力,缺乏果断坚定性。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在对班内特夫人的塑造中,在语言上多次使用虚词,以展现她的虚荣。班内特夫人虽外表不错,但没有实际内涵。一天到晚都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喋喋不休,而且十分神经质,喜怒无常、大惊小怪,话语中尽是些 Oh,my dear,well,Ah,Aye……等无意义的词语。这些词的运用使得她说出的话犹如其人,肤浅庸俗,一惊一乍且又苍白无力。

三、《傲慢与偏见》的整体特点

《傲慢与偏见》的语言诙谐幽默,对夸张、反讽和虚词等都做到了熟练运用,给读者以轻松活泼的阅读感受,同时,小说其它的特点也比较突出,小说整体特色具备了引人入胜的特点,从目前来看,小说《傲慢与偏见》的整体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说正确运用了各种细致入微的描写

小说不但在语言描写上具有突出的优点,在对英国乡镇生活和当时社会生活的描写上也有独到之处,反映出了作者在语言驾驭上的功夫,表现出了作者对所描写生活的熟悉程度。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独特的时代,反映出了作者较强的文字功底。

2.小说准确传达了作者关于社会与人生的思考

从小说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在某些段落采用了反讽的手法,作者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强调主人公的对与错,而是要将其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小说正面的力量。该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将其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融入到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中,避免了单纯的说教,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傲慢与偏见》对现代小说创作的启示

《傲慢与偏见》虽然它的创作时间距今已经二百多年了,但是由于其特点突出,在语言运用、环境描写、人生观和价值观表述上都取得了成功,其对现代小说创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语言运用放在第一位

对于小说而言,读者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了解故事情节和小说内容的,如果语言描写不到位,将无法实现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更谈不上对其它方面的描写了。所以,在小说创作中,我们必须要将语言运用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小说《傲慢与偏见》对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2.小说创作要将环境描写和社会描写融入到整体内容中去

《傲慢与偏见》向读者展示了十八世纪末英国乡镇生活的场景,对环境描写和社会描写异常深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当时英国乡镇生活的风土人情,深深的吸引了读者继续读下去,对提高小说的观赏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在小说创作中,要对环境描写和社会描写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学会在整体内容的描写中加入细节描写。

3.小说创作应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读者

好的小说应该能够反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能够向读者传递积极向上的影响因素,使读者看完小说之后能够进行一定的思考,启发读者的思维,为读者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有益的参考。《傲慢与偏见》给我们的启示是小说创作应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读者。

结语

《傲慢与偏见》不但具有相当大的文学价值,还具有较强的参考研究价值,对现代小说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在阅读小说《傲慢与偏见》的时候,要能够分析出内在的特点,并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效吸取其优点,启发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为现代小说的创作提供经验的积累。

[1]周俊兰.从“互动”看特写报道语言的人机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曹彦.论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角度上的差异[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宗守云.问题学偏离理论与修辞学偏离理论[J].毕节学院学报,2006(1).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伊丽莎白人生观
英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做真正的自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