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武侠电影新现象
2013-08-15徐文琪王海波
徐文琪 王海波
武侠之“武”即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武文化传统,其动作和招式具备非常好的戏剧性和节奏性,恰好符合电影的戏剧特征和美学特征。而武侠之“侠”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精神品格,侠不是个人主英雄而是映照在人性之中。
自2008年的《叶问》开始,到2010年的《剑雨》,2011年的《武侠》、《关云长》、《刀见笑》,武侠电影又似乎形成了新的潮流,以下是对2008年以来武侠电影新现象的一些看法。
一、传统武侠精神的颠覆和重构
武侠精神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从“士为知己者死”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所代表的精神内涵在不断发展。但总体来说,在传统的武侠精神的内涵中所包含的最为主要的方面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担当。不论是舍己为人还是为国为民,在本质上它们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责任。
然而2010年吴宇森导演的作品《剑雨》似乎与中国传统的武侠片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彻底的颠覆。在《剑雨》中我们很难找到传统武侠电影所引以为傲的侠义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主人公在腥风血雨中的厮杀中救赎自己的过程。《剑雨》所蕴含的侠义精神被结构,从传统的“舍生取义”和“为国为民”转变为自我的拯救,“武”之人的忧虑并不少于平凡之人,连自己都拯救不了何谈拯救别人呢?
中国人之所以对“舍己为人”和“救国救民”有一种神圣的崇拜,其实也包含了巨大的无奈。《剑雨》所暗含的或许正是一种对缺乏担当的劣根性的批判,自己才是救赎自己的英雄。从这一点上来讲,影片《剑雨》真正颠覆了传统的武侠精神,将担当和道义跳出了宏大的家国背景,发展到了个人的层面。
二、反武侠的武侠片
2011年,陈可辛推出了他的最新武侠片《武侠》,这个片名非常之宏大,但是看完影片之后却发现武侠片《武侠》没了功夫,没了江湖,没了英雄。也许陈可辛是想向世人抛出这样的问题:这世上到底有没有武侠?如果有,那么什么是武侠?
武侠片没有“武”,刘金喜深藏武功是为了入世。对刘金喜而言,武功不但没用,而且武功越高,越受其累,因为他每一次运用武功却只会让自己的处境更加糟糕。
不但没有“武”,也没有“侠”。这部影片里根本连一个好人都没有,更何况“侠”呢?因此《武侠》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反武侠影片。而影片的最后在刘金喜和徐百九在与七十二地煞的教主决战之时,以任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将对方置于死地。在中国传统武侠电影例如《新龙门客栈中》也有类似的情景,周淮安、邱莫言、金香玉单凭个人武功都不是曹公公的对手,最后靠的是大家的齐心协力和客栈伙计的剔骨奇术才杀死了曹公公,为此邱莫言甚至舍弃了自己的性命。可见传统武侠片突出的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群体的合作和某些个体的舍生取义。《武侠》本也可以按照这种叙事模式发展,可是最终七十二煞教主却被倾盆大雨中一道突如其来的闪电结束了性命。
也许有人说这样的设计不仅顺应了中国人对善恶有报的文化认同,更体现了一种超越社会道德取向之上的“天意”。可是如果一切都由命运主宰,岂不是又陷入了墨子顺天意的唯心主义之中,那刘金喜的隐藏没有了意义,徐百九的寻找也没了意义,这世上根本就无所谓武,无所谓侠,更无所谓江湖。
三、后现代主义的狂欢
《刀见笑》是导演乌尔善于2011年推出的电影处女作,中国观众向来不喜欢电影在故事结构上的变化,因此刚开始对影片三段式的叙事结构有点茫然,但是观影过后却不得不惊叹导演的创造力。三段式的结构,分别指代三种动物,而三种动物则指代三种原罪——贪如鸡,江湖客为谋天下第一不择手段;嗔似蛇,苦命人为复仇不惜一切代价潜伏到底;痴过猪,杀猪佬偶然间被名妓吸引,魂不守舍只想一亲芳泽,却不料被江湖豪客一刀仙欺辱,而名妓也不过是在利用杀猪佬而已。[1]
乌尔善作为拍MTV出身的导演,在对电影的创作中也加入了许多华丽的带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元素。影片的三个段落构成,也分别采用了灰色、青色和红色的基调,画面风格凛冽独特。而影片的镜头语言同样是后现代主义元素的集体碰撞与狂欢。从老片插入,到电子游戏;从黑白漫画,到主观意识流;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例如片中一刀仙与屠夫的决战场面,原本应该非常血腥,导演却采用了类似于交通事故图的动画方式展现。第二段故事中的厨师回忆杀父之仇的镜头,全部由手绘漫画构成,漫画一格格的翻过,不仅减少了因回顾前史造成的大量时间与镜头的浪费,而且把事情的始末交代得清晰生动,就连最终大公公的的结局也应验了画中的结局,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油然而生。
虽然这部影片在影像风格上有很大创新与突破,但是作为一部武侠电影,这部电影在“武”与“侠”两方面的表现都不够到位。全片的武打场面寥寥可数,即使有对《独臂刀》、《多情剑客无情剑》等经典武侠片的致敬,但也不能弥补在武打方面的苍白无力。虽然《刀见笑》在武侠精神的传达上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它毕竟开创了“后现代武侠”的先河,也许有潜力成为类型更新的萌芽。
四、无意义的“武”
武侠之“武”,因为其舞蹈感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非常适合电影作为运动画面来表达,同时,又因为其过程的戏剧性,非常适合电影作为叙事艺术进行呈现。凭借《卧虎藏龙》的大获全胜,国际上又兴起了新一轮“武”的热潮。然而,恰恰因为“武”元素的火爆和受欢迎,再加之电脑等特技的发展,近几年武侠片中的“武”有了绝对的进步,但渐渐的华丽的武打动作、浩大的武打场面再也营造不出惊心动魄的感觉,“武”的意义逐渐消失,变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2011年上映的《关云长》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影片《关云长》的创作者确实对片中的“武”元素进行过设计。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每一次大战都看得出有导演的创新意图,最出色的便是第一关“东岭关窄巷火拼”和第三关“沂水关关门恶斗”的武打设计。但是除了这两段戏份之外,别的“武戏”设计就又明显地有吃老本的嫌疑,比如在第二关“洛阳城悬梯搏杀”,传统的室内楼梯上下环境外加水中格斗,就已经借鉴了前辈的创意;而第四关“荥阳关长剑对垒”,写人多过写战,虽是决斗,但却更像文戏;到第五关“黄河渡硬闯箭雨”,林中的“十面埋伏”和“绝地反击”,让人感觉武戏几乎成了毫无意义的单纯的招式堆砌,完全失去了应有的节奏和美感。
武侠中的“武”是成为“侠”的必要前提,用“武”来承担家国社会的责任,才能够成为“侠”,因此,“武”并不单单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势,它甚至被赋予了一种仪式感。而现今的一些武侠片,却恰恰陷入了“武”的招式中不能自拔。仪式感不复存在,“武”也就没有了意义。
结语
中国武侠电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表达方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一个缩影,武侠电影在不断接触新事物的同时内涵也不断升华。
2008年至今,武侠精神的颠覆和重构,反武侠的武侠片出现,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新型武侠片都让我们欣喜地发现许多新的独特的现象,表明新型的武侠类型和武侠精神都在不断向前探索与发展。当然在这些探索之中也会有消极的方面出现,例如“武”的过度消费和意义缺失,这是电影全球化与数字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值得肯定的是现在观众都可以用一种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新现象的发生,也激励电影人不断进行反思和实践。
当代武侠电影在寻求创新,突破传统的同时,同时应该注重和挖掘武侠文化本身的文化底蕴。我们都期待在电影人的不断努力之下,武侠电影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1]云飞扬、滕雅旺.刀见笑:过度风格化的自我表达与后现代主义[J].电影批评,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