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军营洒满南疆的厚爱——爱与边防文化

2013-08-15岳琴

含笑花 2013年3期
关键词:美人蕉老山南疆

■岳琴

近来,偶然读到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两本老山前线诗文《老山前线诗文选》和《老山诗》。这两本诗文,除了极少数,大都是战士们在罐头商标,在纸烟盒上,蹲在猫耳洞里,伏在弹箱上写就的。读这些血染的诗篇,再次让我感受到了老山前线战士们那血染的风采。

这些诗文,和我国传统的“边塞诗”一脉相承,却又超越了“边塞诗”。这些诗文里有大爱,它揭示了“军旅文化”、“边防文化”的本质特征。

爱的力量

是什么支撑着老山前线战士们的信念?是爱!是对家人的爱,对朋友、战友的爱,对祖国的爱!在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不仅留下了战士们血染疆场的悲壮,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军人们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战士们用鲜血与牺牲演绎了爱的力量。

在者阴山前沿战壕里,有一位连长,结婚报告已经批下来半年多了,却因为离不开阵地只好将婚期一推再推;另一位连长的女儿出世的时候,他正战斗在硝烟弥漫的老山战场,就连他妻子产后半躺在床上写给他的仅有几十个字的信寄到前线,也送不上前沿阵地,还是团指挥所的一位同志趁战斗的间隙,在电台里将这个喜信告诉他的。很快,喜讯便在这炮声刚刚平静,硝烟还未散去的阵地上传遍了。战士们纷纷围过来分享这来自大后方的幸福和喜悦,并商量着要替连长的女儿起个名字。年轻的父亲告诉大家,一个多月前他就给尚未出生的孩子起了一个单名:“静”。冲杀在枪林弹雨中的父亲,多么渴望自己将要出世的孩子,永远生活在一个和平安静的环境里啊!

这些故事,表达的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一种大爱。祖国和人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战士们将要去流血牺牲的时候,最容易想到的往往是自己最亲的人。正是这种对亲人的爱,对生活的爱,使战士心中的祖国变得亲切温暖。人们为什么会爱国?会对祖国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苏联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在名诗《祖国土》中这样解释道:

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她带在胸口,

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她放声痛哭,

她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

她也不像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我们心中不知她的价值何在,

我们也没想到用她来做买卖。

我们在她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

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她的存在。

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

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沙砾,

我们把她践踏蹂躏,磨成齑粉

——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但我们都躺进她怀里,和她化为一体,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她:“自己的土地。”

祖国,不是被美化了的、概念化了的美丽意象,而是哺育了千千万万民众的土地,是那个司空见惯的以至于我们不知其价值的土地,是那片留下我们的悲伤与欢乐的土地,那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还要埋于斯的污泥沙砾。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已经和土地融为一体,土地已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爱这片热土。对祖国的爱,源于对生活的爱。

细节的力量

对生活的爱,从来都是一种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只有在使人们能够用心去感受到的时候,才会迸发出来。如何才能让人们感受到爱?我在看“老山诗”的过程中领悟到,爱的力量,来自于对爱的细致表达和感悟。

在你生日的这一天你牺牲了

在你牺牲的这一天是你的生日

在你生日的这一天你消灭了三个敌人

在你牺牲的这一天胜利诞生了

于是——

你诞生的日子成了你死去的日子

你死去的日子也成了你永生的日子。

在读诗的人不是众多的今天,在“诗”已经成为少部分人表达心怀的今天,诗感动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这首叫《生日》的诗,冷静又平淡地拉家常一样的诗,却深深地感动了我。看《老山诗》的序言,我才知道,这首诗,感动过很多人,其中包括为《老山诗》写序文的大诗人周良沛先生。一首平白如话的小诗,为什么能感动这么多人?这里,没有高不可攀的大词,也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对战争细节的描述,是对战友心理的通感。

一首“老山诗”写道:“上阵地前/我们去县城照相/用一方一寸的洁白/定格这金子般的阳光/如果当上了战斗英雄/把它放大印在报上/谁见了都会说/瞧!这小伙子,真漂亮……”

正是这样的细节,使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对生活的爱,对祖国的爱,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军旅文学”之所以感动人,正源于它的细节。历史上那些不朽的“边塞诗”,无不充满了感人的细节内容。所以,边防文化建设,不是政治说教,不是高喊抽象的口号,而是要通过对战士生活细节的表达,才能让对祖国的爱沁入边防战士的心扉。

让军营洒满南疆的厚爱

爱与边防文化,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用生活的细节,铺陈战士们的爱,表达战士们的亲情、爱情、友情和对祖国之情,就会使边防文化充满了力量,获得长远的生命。

“……不光是南疆阳光的厚爱,是汲过战士的汗珠,这美人蕉才绿得那么苍翠;浸过战士的鲜血,这美人蕉才红得那么夺目;倾进战士的情感,这美人蕉才黄得那么高贵。“

“这时,你懂得了,正是爱这如生活一样美的花和如花一样美的生活,他们才建起哨所,才走进战壕。”

“于是,在美人蕉那娇艳的花朵后面,永远留驻了幸福与安宁……”

战士们用汗珠浇灌了美丽的南疆,南疆人民用厚爱洒满军营,这种爱,是朴实的,然而又是崇高的,这种爱,构成了边防文化的底蕴,使边防文化产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目前,文山边防部队致力于挖掘老山战士们留下的这份宝贵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感染力、震撼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边防战士身临其境接受“战火洗礼”,让他们在亲临当年战场环境中强化战斗意志,在摔打磨练中锻造顽强作风。这有利于不断强化官兵戍边卫国、乐于奉献的意志,在丰富精神生活中强固精神支柱,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但是,如何才能使这种爱国主义教育达到好的效果?“老山诗文”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爱国主义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真实的感情,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溢出的真情。那种概念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会对人们产生吸引力。不要让边防文化建设变成抽象概念的图解,我们应从战士们对生活之爱、对亲人之爱中引申出对南疆之爱、祖国之爱,这样的爱国,才是真实的、长久的。

猜你喜欢

美人蕉老山南疆
老山兰——战士的魂
南疆木棉红似火
绝色南疆之大漠与少女
南疆水城(外一章)
南疆干部
假如我的头上也能开花
美人蕉
民工给你上一课
美人蕉
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