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前学校青少年教育内容和方法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2013-08-15■周

群文天地 2013年2期
关键词:青少年学校教育

■周 讯 金 秋

一、前言

青少年的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对于如何界定青少年的概念,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标准。在我国,青少年通常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年龄段的人群(从生理、心智发育的角度来看,他们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这段期间的人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本文中所指的“青少年”就是采用这一概念。近年来,由于学校具体教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发育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常规教育课程设置和落实不平衡:重智育、轻德育和法制教育。

仁义礼智,信行忠良,才是一个人的本质素养。一个人的素质,绝不仅仅在于是否身怀诸多技能以及脑袋中知识总量的多少,最主要的是在于它是否具有是非心、羞耻心、恭敬心、辞让心。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教育决定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形成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意志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可见,公民思想品德的塑造在整个社会形态中的地位是何其重要。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通常把品德排在第一位,但是,同时我们也知道一个人文化技能水平的提高,并不代表其个人的道德修养必然提升;正如物质文明的发展不代表精神文明必然升华。

然而,这么简单明了的问题,却在我国青少年学校教育工作中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很多地方在衡量一个学校教育工作的好坏、教育质量、教学水平的高低、学校领导的政绩时都要以“升学率”、“合格率”、“优秀率”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导致现在很多学校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专业考试合格率的现象,“应试教育”的模式依然成为大多数学校的首选。

(2)具体教育工作脱离现实;教育方法、方式不当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是个人成长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青少年时期生理上快速的生长发育,同时心理方面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求知欲,好奇心强、交往需求增加,有虚荣心,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模仿力强。同时,青少年又存在自身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例如:阅历浅,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成型,主观约束力差,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好胜心,易受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爱感情用事,易冲动冒险、等等。少数青少年因家庭成长环境等因素的不良影响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心理偏差,表现出:性格内向,孤僻,不太合群等等。此外,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青少年生理发育期普遍提前,随之而来出现一系列心理的变化,比如:对异性产生浓烈的好奇心等等。上述这些因素导致当代青少年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这基本上已经成了当下社会的“共识”。

同时,我们知道:人是感情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生活;同时还需要处理一些现实且基本的生活问题,例如:人际关系、生活消费理财、自身生理、心理的正常需求和释放以及塑造自己的言行举止、外在形象等等。每个人所接受的教育最终都要经受生活实践的检验,在现实生活(包括工作)中,实践是第一性的:实践检验一切、实践衡量一切!生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的老师!

据此,学校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心智健全、知行合一的个人。现代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对于青少年学生的情商、智商、财商、美商以及社会生活和青春期生活指导等方面都要进行全面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适应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社会生活。

可是,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主要采用的仍然是普鲁士教育体制(它的明确目标是培养士兵和职员,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品质)。这种教育把学校简单地当作是一种工具,主要关注对青少年学生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与培训,以培养合格、优秀的雇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目前,许多学校对青少年的情商、财商、美商以及社会生活和青春期生活指导等方面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导致个人被训练的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最终仅仅成为社会运转的一种专业工具。也正是基于以上这些方面教育的缺失,许多青少年在了解、管理和调节自身情绪、自我激励、处理人际关系、基本的生活消费理财、掌握基本的生活经验和技能以及自身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许多青少年发现当他们面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甚至是不合理的,不良的现象时,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并不能帮助他们正确的把握处理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原则和方向,自己缺乏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务实有效的技能,常常显得茫然无知、束手无策、应对乏力、甚至吃亏上当。同样的,一旦走入社会,很多青少年就会发现,单凭证书、文凭、良好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魄力”、“勇气”、“毅力”、“大胆”、“气势”、“精明”、“勇敢”、“坚强”、“灵活机智”等等这些优秀的意志品质在起作用,可是学校里通常没有提供的这些教育。学校的课程仅仅是教一个人如何成为一名好员工,而未来是否有更好更大的发展,往往取决于后者。同时,部分学校缺乏对于青少年的青春期性生理健康、性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导致许多青少年对性的认识处于无知状态:有些学校早恋现象严重、出现堕胎、人流等出格行为,少数青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此外,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职人员由于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没有充分认识到青少年特有的成长发育规律,从而不能务实、有效、合理、科学地针对这些规律和特点采取有的放矢、因势利导、灵活多样、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具体表现为:教育形式和内容理论化、抽象化、空洞化、教条陈旧、刻舟求剑、讲大道理对青少年进行强制性的教育和灌输,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等等。这些不当的教育方法、方式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和发育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改进学校教育工作,促使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1)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要想使青少年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必须先具备相关的高素质和能力,同时还须具备科学的教学理念以及相应的教育方法、技巧和智慧。这就要求学校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强化建设。

我国现已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以学生的测评为主要依据对教师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的综合测评(学校的工作理念应该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师优胜劣汰,同时在压力下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对于那些歧视,侮辱、体罚学生的教师,要予以严厉处罚,绝不姑息,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对那些品质低劣、作风粗暴、能力低下,不能为人“师”的人,要及时淘汰出局。

(2)“德、法、智、体、美、劳”教育必须全面开展,认真落实;以德为先、切实抓好综合素质教育。我们知道:没有正确的思想和方向就没有正确的行动。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树立起正确、科学、务实、辩证发展的教育理念:必须坚决的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法制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学校教育思路必须彻底改变“单纯追求升学率”这种错误的应试教育取向,让综合素质教育真正的走进课堂,尤其是德育必须放在所有工作中的第一位。同时要抓好青少年的法制等方面教育。法制课必须作为必修课,使广大青少年知道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和行为规范,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纪守法。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上述要求的几个方面必须完善,均衡、不可有所偏颇、厚此薄彼。对于每一门课程都要配备优质的专业师资力量、设置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案、内容、建立合理务实的综合考核方式和标准,以促进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3)具体教育工作必须切合现实、与时俱进;同时改进教育策略、方法和具体的教学方式。学校必须根据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青少年情商、财商、美商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增设相应的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育工作中强调实践的第一性和重要性,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对人才的需要和现状,将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传授给青少年。比如:通过开设人际关系、公共关系、理财规划、仪表形象设计、心理咨询辅导、青春期性生理、心理教育等课程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对青少年自我情绪调控、个人修养、为人处世、自我形象设计、消费理财、树立正确的性道德和性态度等方面的塑造,从而提高青少年承受挫折、处理人际交往、恋爱和性等方面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教育策略和方法方面,应该加强教职人员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体现对青少年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自觉遵纪守法。例如: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教职人员应该积极的和学生沟通、引导、帮助他们克服缺点,解决困难,改正错误,经过认真细致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其转变为“先进生”,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甚至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在具体的教学方式方面,学校应该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变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填鸭式”为生动实用的“启发式”、“互动式”、“实践式”来积极调动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因为,只有这样,青少年学生才能真正乐于且用心接受所学的知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例如:对于中小学思想品德、法制课的教学,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可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对他们进行丰富多采的社会法制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相融合,把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法制观念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技能引入青少年学生的头脑中。

四、结语

当前学校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客观存在的缺失和不当因素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不利影响,它是导致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系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端正、更新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清思路、开拓创新、切实改进和完善相关方面的工作、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来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1]鲍鹏山著.鲍鹏山新说《水浒》[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2][美]罗伯特.清崎,莱希特著.富爸爸穷爸爸[M].萧明译.海口:南海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青少年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题解教育『三问』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学校推介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