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竞争意识于体育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013-08-15伍奎亮

群文天地 2013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竞争意识

■伍奎亮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竞争意识的内涵、竞争意识与体育教学的内在联系以及培养竞争意识的必要性,进而从体育教学培养竞争意识的原则的基础上谈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

一、竞争意识的内涵

竞争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为了满足完善自身,实现自我需要的社会性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竞争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具体地说,是人们运用竞争规律,根据竞争双方的客观实际,为夺取胜利而制定的行动计划,并以此作为在竞争中指导个人行为的特殊心理过程。

二、再认识体育运动

(一)体育运动的本质

体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竞争性,要求参与者具有极强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体育运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体育运动的生命所在。体育现象中竞争机制的存在,使参加体育竞争的主体不断更新。

(二)新课程改革和学习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新课程的诸多特征如:地域性、针对性、时代性和现实性、探究性、实践性,注重课程目标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的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同时,充分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体育教育对培养竞争意识的作用

(一)助推竞争意识的形成

体育教学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技术水平、体育经验,而且还可以提升思想、磨练意志、培养顽强的作风和拼搏精神。通过体育比赛和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趣与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身体机能、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有助于竞争意识的形成。

(二)促进竞争意识的强化

体育运动在本质上是竞争性的活动,体育教学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竞争意识养成的教育。“竞争是体育的灵魂,没有竞争就没有超越,就没有创新和发展。”体育与保守和惰性势不两立,体育运动强烈的竞争性激励着每一个参与者必须全神贯注倾其全力地去拼搏去夺取。

四、体育教学中培养竞争意识的原则

(一)公平性

科学的体育竞争环境应该是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双方的实力不相上下,能力势均力敌,势必会形成“你追我赶”的激烈场面。在相同的时间、场地、器材、气象等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参与者无一例外,在游戏规则、比赛规则、秒表、尺子、比分面前人人平等,有公平才能合理竞争,才能保证参与竞争者的心理平衡和不断进取的决心。

(二)目标递进

循序渐进的竞争目标可以使学生保持竞争的自信心和持久性。体育运动的竞争都是具有具体目标的,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逐步升级”的阶段性目标,渐次达到总目标的水平;然后,再为实现下一总目标奋斗拼搏,这就可以激发学生在竞争中对新目标的不断追求,从而保持良好的竞争状态。

(三)自主与创新

要使学生在竞争中保持持久的驱动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有了主动意识学生用心、积极地拼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团合作和人际协作精神,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新奇,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培育竞争兴趣和技巧,进而增强竞争意识。

(四)竞争与合作

在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合作与竞争必不可少,两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但不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应以学生个人能力作为起点的,能力在竞争与合作中既是上级目标又是起点。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溶于团体,吸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成为竞争的强者,运动技术的学习既是个人自主的活动又是群体的共同活动,需要学习、模仿和借鉴他人之长处和好的经验。

五、体育教学中培养竞争意识的方法

(一)教育引导法

正确的竞争意识,需要以社会责任感作为基础。端正思想,清楚竞争的目的和意义,要让学生明白只有竞争意识,而没有竞争实力也会一事无成。通过思想的引导,树立自尊、自强的学习信念,明确上体育课的目的任务,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和培养竞争意识的必要性。

(二)赛事法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比赛项目,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比如在练习广播操时让学生分成小组练习,然后进行评比、评优,还有各种球类赛、小团体接力赛等,通过比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游戏法

在体育教学中,若教法过于传统、单一或难度过大,技术动作过于复杂,则不容易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相反学生常常会有侥幸和逃避的心理。但如果针对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奇的东西,容易兴奋,抑制能力弱的特点,把教学内容融在游戏中,既有娱乐、健身、技能学习等作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机智、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榜样激进法

中小学生性格可塑性强,喜欢模仿。教师在教学中则应该注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起到榜样的作用,加以利用古今中外的领袖人物、专家名人、体坛明星等的模范事迹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到“可望又可及,可模仿又可学习”,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五)小集团教学模式法

小集团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代表集团的个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互相竞争,使学生觉得个人“命运”与集团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集团利益,互相吸引,互相激励,团结协作,积极竞争,努力拼搏,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取胜。使学生在学习中交流,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提高,培养全局观念、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马爱国.体育与竞争意识的社会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竞争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体育运动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你的爱情竞争指数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感谢竞争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呆呆和朵朵(13)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