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量

2013-08-15龙宁英

湖南文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苗族哲学能量

■龙宁英

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在县城里呆久了,觉得闷,就想出去走走,去哪里呢?我自己认为最好的地方是乡下,去乡下赶场,那里有好多我熟悉的东西,逛一逛服装行,看那些花色斑斓的苗族衣装,问一问价格,或者到歌堂里听听苗歌,感受那久违的天籁,郁闷的心情会豁然开朗,心灵和眼睛都会有一种无法表达的慰藉,还会产生想说说什么的冲动。以为自己心死了,原来还有欲望的啊,欲望在当时就像一只冬眠的虫子遇惊蛰,开始复苏,蠢蠢欲动,所以,我很高兴去赶场,我经常和一些熟人朋友打听哪里赶场的信息,自己戏之为“补充能量”。

能量是个什么东西呢?

当下最时髦的两个字眼是“给力”,我对这个词不甚理解,有一天我第一次听见人家说这个词的时候,忽然想到的是我们苗族的生成哲学:二十年前,我结识苗学大师龙炳文先生,读到他译注的苗族史诗《古老话》,其中有一个篇章《事物生成共一条根》,里面讲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生成,都需要能量,万事万物都是由“搜玫若(soud mex ros能量)、玛汝务翠(max rut ub ceib良好构架)、各博港搜(ghob bob gangs soud物质基础)”这三种要素的和谐搭配而生成。这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学问,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即:“事物生成共一条根”,原文用的苗语,我细细咀嚼这三句流传几千年的苗族生成哲学诤言的时候,发现它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诠释,但道理都一样,就拿“搜媚若”来说吧,龙炳文老师的翻译是“能量”,而很直接的还可以用其他的翻译方法,比如译成“给力”或者“养力养气”、“养有力”等等都好,但比较来比较去,觉得还是龙炳文老师翻译的“能量”比较合适,冥冥中有一种神谕在其间,不愧是大师啊。

我的创作多取材于我所生活过的那块土地,苗山、苗水、苗人。不是刻意而为之,是我无可回避的唯一选择。我一直生活在大山里边,我熟悉的只有这些东西。记得有一次日本著名女作家津岛佑子,她是曾被大江健三郎认为有实力获得诺奖的作家,专程来边城玩,我们漫步在那个叫“翠翠岛”的荒洲上,望着河畔才开的桃李花掩映在一丛一丛的幽篁中,身边的苦柳刚冒出雀嘴样的嫩芽,红红的,把阳光啄得细细碎碎,仿佛觉得,苗家的事情带着一种地老天荒的宁静离我们很远很远,又忽然离我们很近很近。而津岛佑子有些沉醉地对我说,在这里,她随时感受到的那些苗族的温暖,和他们祖先的体温非常接近,或许是曾经融为一体的呢,非常羡慕你生长在这块地方啊。听着她的话,我感动得背过脸去,泪水,已经热热地涌出了我的眼眶。

我试着把我所了解的苗族生成哲学融合到我的作品中,我发觉这些作品就比其他作品多了一些韵味和风骨,真的神奇啊。我的《七井好水》《枫香树》《寨子的精神》《一座山与猴子的舞蹈》《疼痛的河流》等等散文篇章,多多少少都融进了我的苗乡风情,还有些对别人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虽然,它和当下的流行色彩有些格格不入,有些不搭配,有些边缘化,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它是我的文学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量,是我的文学生命之源。当我的创作灵感枯竭的时候,当我对自己感到失望的时候,我就干脆放下所有的俗务,一个人到乡下去赶场。

猜你喜欢

苗族哲学能量
正能量
补妆
小包哲学
逆境中的哲学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正能量描绘词
正能量描绘词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