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表达的阅读教学之探

2013-08-14周乐

实践新课程 2013年9期
关键词:天游峰表达方法外貌

周乐

阅读教学,尤其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不能止步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应适当关注“写法”,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已成为很多老师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那么,如何将理解文章内容与领悟表达方法恰当地结合在一起呢?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为例,我们对此稍作探讨。

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文章,通过对环境、外貌、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位勤劳朴素、豁达开朗的老人形象。学生预习后,能基本理解文章内容。因此,教学本课的一个重点,应该是“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结合文本特点,依据学情,我们从以下三个板块组织教学活动。

一读环境,体会衬托之巧妙

读了文题,学生就知道文章所写的“扫路人”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背景——天游峰。文中描写天游峰的语句,绝非闲笔,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这篇文章,不妨就由天游峰入手。

师:这是一段描写天游峰的语句,谁可以用一个字概括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生:我读出了一个“险”字。

师:这也是很多人读了以后的感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出这份“险”的呢?

生:作者把天游峰的石梯比喻成一根银丝,说明石梯非常窄。

生:我还从“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感觉到走在这样的石梯上太可怕了。

师:真的会断吗?

生:不是。(师插话: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是夸张。

生:天游峰险,还险在它很高,有九百多级石梯。

师:是呀!天游峰险,险就险在它高入云霄,又细若银丝。带着这份感受,谁能读出这个“险”字?

(指导学生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天游峰的台阶有九百多级。这不难说明白,但作者是这样说的。(出示相关语段)有人说作者的语言过于啰嗦了,你怎么看?

生:我不认为这是啰嗦。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强调天游峰的台阶很多,强调了它非常高,上山下山都不容易。

师:这样适当地重复,有它特殊的表达效果,是吗?

生:是,让我们对天游峰台阶很多的印象更深刻了。

师:你是作者的知音,领会了他的表达意图,你来替作者表达出这些意思,我们一起朗读好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同学们,看课题。我们这篇文章应该写谁?(生:扫路人)那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写天游峰呢?

生:因为这位扫路人是扫天游峰的,写出天游峰的特点才能写出扫路人的特点。

生:越是写出天游峰“险”的特点,越能表现出扫路人扫上山,扫下山的劳累,也越能表现出老人不怕辛劳的特点。

师:是呀!这些环境描写,与文章“写人”并不矛盾。只不过这是从侧面来写,用环境来衬托人物的特点。

感受天游峰之“险”,是理解文本内容层面的教学目标。揣摩写法、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则属于领悟表达方法这一层面。天游峰的“险”,学生在初读后已有所体会,教师只是进一步通过指导入情入境地朗读,强化了对这份“险”的感受。

而教师渗透写法指导的教学意识非常明显。用“作者是如何写出这份‘险的呢”,将学生由理解内容引到体会写法上。在分析了作者采用列举数字,巧妙比喻,夸张描写等方法后,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险”,更知道了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份“险”的。而对“……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这句话,教师指导学生展开辨析——这样说是不是啰嗦?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这种恰当的“重复”,非但不给人啰嗦的感觉,反而达到了强化、渲染的表达效果。这正是作者写法上的精妙。

这个教学片段围绕“天游峰”展开,似乎偏离了“写人”的轨道。这就有必要跳出片段,从整体上观照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这段环境描写突出的是天游峰的“险”,而非它的“美”或其他什么特点,这完全是为了衬托扫路人的特点而精心选择的“景”。所以,写景同样是为了写人。为了写景而写,是毫无意义的。这个道理对于已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六年级学生而言,不难理解。

再读外貌,揣摩刻画之精确

写人的文章,无外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形象。《天游峰的扫路人》同样如此,尤为特别的是作者描写老人的外貌不是一次写完,而是分两次穿插在与老人相识的过程中。文中出现的这个“特殊之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

师:同学们,找一找文中哪里写到了老人的外貌?(学生划出相关语句)作者写老人的外貌,和我们常见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生:作者是分两次写的。

师:为什么要分两次写呢?单看这两段话,我们很难看出来,必须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描写老人的外貌的?

生:作者傍晚时候沿着小溪散步,听到有“哗——哗——”的扫路声,就循声看到了这位扫路人。

师:作者认识这位老人吗?(生:不认识)了解他吗?(生:不了解)作者唯一知道的是这位老人是一位——(生:扫路人)。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在这里没有深入地、详细地描写老人的外貌特征,而只是简单地写了他的衣着特点吗?

生:这个时候作者和老人是陌生人,他们只是偶遇,相互还不认识。

生:因为作者并不了解这位老人。

师:这符合我们的生活常识。你在路边见到一个陌生人,一般也不会死死地盯着人家看,只会有个粗略的印象。所以,作者只是抓住老人的职业特点,写了他的衣着打扮。你看——

(学生齐读第一处外貌描写)

师:第二次外貌描写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

生:作者听说老人每天要扫上山,扫下山,并且还不觉得苦,就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他。

师:老人每天扫的是怎样的天游峰?

生:九百多级高的天游峰。

生:让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的天游峰。

师:可老人却不觉得辛苦,而是自得其乐。这让作者不由得打量了他。

(学生齐读第二处外貌描写)

师:如果说第一次衣着描写,并不带有作者明显的情感。那么,这里的容貌描写让你看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作者对老人非常敬佩。

生:我看出了作者对老人的崇敬。

师:所以,将两处外貌描写穿插在作者对老人一步步的了解中,是不是很巧妙?随着作者对人物的了解,一步步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这样的外貌描写不是更精确吗?

文章分两处写老人的外貌,是作者无意为之,还是有意安排?为什么要这样写?是阅读这篇文章值得揣摩的一个细节。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情境还原法,让学生从作者视角出发,随着作者的写作思路走一遭。原来,作者的两次外貌描写是由“偶遇”到“相识”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的递进。

在许多学生笔下,外貌描写往往千人一面,既不见外形特征,更没有精神特质。而这段文字,对指导他们如何写好人物的外貌很有意义。写外貌不能都是“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张樱桃小嘴”。作者是随着自己对人物的了解逐渐深入,紧紧抓住他的个性特点来写的。这样的描写精确而形象,在刻画老人特点的同时,还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通过揣摩这两处外貌描写,学生既感受到老人的形象特点,又体会了这样表达的妙处,可谓“言意兼得”。

三读语言,感悟描写之深刻

语言描写,往往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言为心声”,它能直接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先后三次写到了老人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直抵老人内心世界的桥梁。

师:在作者看来,扫天游峰一定很累,你认为呢?

生:我也这么认为。因为天游峰又高又险,上山一趟,下山一趟,都很不容易。

生:游客们单爬山已经累得不行了,何况还要拿着大扫帚扫路呢!肯定很累。

师:可老人却说“不累!不累!”他是在说假话吗?

(学生思考)

生:不是。他不需要说假话。(师:没这个必要)他很习惯这个工作,锻炼惯了,不像我们偶尔爬一次山,不适应。

生:他很会自己调节,可能觉得有点累了,就歇一会儿,看看风景。(师:这叫会工作!)这个工作应该比较累,但是因为他习惯了,并且热爱这份工作,所以他不感觉辛苦,反而很享受。

……

师:老人第二次说的这段话,谁来为我们读一读?其他人听一听,你从老人的话中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老人很喜欢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师:看看老人所热爱、所享受的生活,喝的是——(生:雪花泉的水),吃的是——(生: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生:清爽的空气),还有——(生:花鸟作伴)。同学们,以你的生活体验来评价评价老人的生活条件,你认为老人的生活条件怎样?

生:老人的生活虽然比较健康,但其实还是比较朴素的。

生:也显得有些单调,并不是很富有的生活。

师:这略显平淡的生活,老人却感到非常知足,非常快乐!从这番话中,你又听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

这几处语言描写,容易被读者忽视,因为它们明白如话,实在太好读懂了。然而,这些语言描写并不是作者随手写出的,而是精心选择,巧妙构思,每一句都能反映出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引导学生辨析品味。首先,请大家探讨“累”与“不累”,“累”是客观的,而“不累”则源于老人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读出这层含义,老人会工作、爱工作的形象便跃然眼前。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探究老人舍不得走的原因。初读老人的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人对这片土地,这方山水的热爱,然而再一思考老人舍不得走的原因,竟是如此简单,如此朴素,老人的满足、快乐完全源于他豁达开朗的心境。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只有剥开这层外壳,我们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两处语言的品味,就完全穿透了语言表层的意思,而在文字的背后读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

语言描写,也是学生在写人时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那么,该怎样写好人物的语言呢?这篇文章,作者只写了老人三次说的话,但句句精当。这就给学生一个有益的启示,人物的语言并非写得越多越好,而是需要筛选,写得恰当,写得精彩才行。

阅读教学教什么?这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文本所蕴含的教学价值不同,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也有差异。但中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不能仅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打转,适当关注表达方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深入解读文本,准确把握学情,合理制定目标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在阅读中既得“意”,又得“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

责编/齐鲁青

猜你喜欢

天游峰表达方法外貌
文化遗踪
武夷山归来
奇特的蛇鹫
点评曹海永老师的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散记
写好人物外貌
外貌与内在
理解课文的小妙招:比较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