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乒乓球选项学生体能素质发展趋势①

2013-08-13杨义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学练耐力乒乓球

杨义

(广东实验中学 广东广州 510375)

高中乒乓球选项教学的开展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发展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专项技术学练与体能素质发展结合的教学过程该如何兼顾技术与体能结合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如何,这是进行高中体育课改过程中值得思考也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采用如下的步骤来系统、深入地考察:对高一乒乓球选项班的新生进行体能素质初次测试;根据所得指标制定技术与体能结合发展“课课练”两年计划,实施计划,学生在一年后和二年后进行两次体能测试,以此来考察高中乒乓球选项课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发展的效果。

实验预期:一方面,通过不同年级的不同身体素质纵向比较。考察高中乒乓球选项教学的开展是否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同一年级对身体素质的提高的比较,考察乒乓球选项教学侧重于哪种身体素质的提高。

1 研究设计

1.1 被试

被试来源:某中学2007年入学高一年级乒乓球选项班学生210人,其中男生150人,女生60人。

1.2 实验施加因素

在学习过程中规定学生三年内所选项目不发生改变。学练计划的制定遵循如下原则:(1)根据运动项目的技术学习内容,制定技能提高与体能发展相结合的学练计划。(2)学练计划的目标制定在于兼顾四项体能素质(耐力、速度、力量、柔韧)均衡发展。(3)学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突出体现运动项目的特点。(4)学练效果应显现不同运动项目对学生体能发展的差异作用。(5)根据体能发展需要,学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注意的,学练计划的实施分三年进行。包含:①在进行第一次体能测试结束之后,对学生的体能状况进行第一次评价,根据体能测试结果和体能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学练计划。②根据第二次体能测试评价结果,及时对学练计划进行调整,可以对学练效果显著、均衡体能发展的方法、手段实施优先发展和集中实施。③各个项目根据第三次体能测试结果,进行三年体能发展学练效果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乒乓球选项教学对学生体能素质发展的针对性。

此外,根据每次测得学生的体能水平结果,对学练计划做适时的调整。根据每次测得学生的体能水平结果,及时对学生体能状况做出反馈,一方面让每位学生了解自身体能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对学练计划及时调整,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体能学练的指导。

1.3 实验步骤

(1)某中学2007年入学高一年级乒乓球选项教学班全体学生参加第一次体能水平测试,测试时间2007年12月。测试项目分别为:200米(速度素质,单位:秒)、800米或1000米(耐力素质,单位:分钟)、三级蛙跳(下肢力量素质,单位:米)、立位体前屈(柔韧素质,单位:分)。(2)根据第一次测试结果,制定专项技术与体能发展结合为目标的课堂学练计划。随后,在选项教学中实施专项技术与体能发展结合的课堂学练计划。实施对象为2007年入学乒乓球选项班学生。实施时间为2008年3~11月。(3)选项教学班学生接受第二次体能水平测试。测试时间为2008年12月。(4)选项教学班学生接受第三次体能水平测试。测试时间为2009年12月。

1.4 数据统计

对三次体能测试数据进行如下统计分析:第一阶段,每年的学生体能水平评价。第二阶段,三年体能测试水平的纵向对比分析。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质差异

表1 高中不同年级学生体能测试项目成绩(平均数和标准差)

对男、女学生在学习乒乓球选项课的初始阶段(高一年级)不同方面的体能素质分别进行测量,成绩见表1。其中各项素质有原始分数,并且根据现行广东省学生体能标准转换成标准分数。其中由于柔韧素质的测试标准为百分制测量,因此只有标准分数。

以性别为自变量(男vs女),分别对学生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下肢力量素质、柔韧素质成绩进行t检验。结果如下。

2.1.1 学生的耐力素质

学生的耐力素质方面,由于男、女同学分别进行的是1000米和800米的测量,所以我们采取原始时间转换的标准分数(百分制)进行检验。t检验结果发现,男生(59.7)和女生在耐力素质(58.6)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1.2 学生的速度素质

学生的速度素质方面,对于200米测试中的原始分数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男生(30.1秒)中的速度显著快于女生 (35.8秒),t(97)=-12.282,p<0.001,说明男生的速度素质好于女生。对于原始时间转换的标准分数(百分制)进行检验,t检验结果发现女生的成绩(94)显著高于男生(74.7),t(97)=-5.652,p<0.001。由于男生、女生在进行标准分数转换采取的是不同标准,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男生的标准要求过高所致;另一方面女生的平均分较高,也反映了标准较低。

2.1.3 学生的下肢力量素质

学生的下肢力量素质方面,t检验结果表明男生(7.24米)在三级蛙跳测试中显著好于女生(5.6米),t(97)=15.161,p<0.001,说明男生的下肢力量显著好于女生。对于原始时间转换的标准分数(百分制)进行检验,t检验结果发现男生的成绩(88.8)显著高于女生(80.8),t(97)=96.991,p<0.001。两种分数的结果是一致的。

2.2 不同性别随年级的体质发展趋势

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乒乓球选项课的不同阶段体能素质的发展进行考察,成绩如表1所示。以年级(一、二和三年级)和性别(男vs女)作为自变量,分别考察学生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下肢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的发展。结果如下。

2.2.1 学生的耐力素质发展

学生的耐力素质方面,由于男、女同学分别进行的是1000米和800米的测量,所以我们采取原始时间转换的标准分数(百分制)进行检验。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320)=25.64,p<0.01,表现为一年级学生的耐力素质(59.15)显著好于二年级学生的耐力素质(51.26);二年级学生的耐力素质显著好于三年级学生的耐力素质(44.07),p<0.01,说明学生的耐力素质随着年级的增高没有显著提高,但是这也可能与高年级进行标准分数的转化采用了更高标准相关。此外,性别的主效应,以及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说明男、女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上并无差异。

2.2.2 学生的速度素质发展

学生的速度素质方面,采用200米测试中的原始分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320)=45.47,p<0.01,表现为一年级学生速度素质(32.96秒)显著好于二年级学生的速度素质(34.71秒),p<0.01;二年级学生的速度素质显著好于三年级学生的速度素质(35.52秒),p<0.05。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320)=900.17,p<0.001,表现为女生的速度素质(30.85秒)显著差于男生的速度素质(37.95秒)。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F(2.320)=10.73,p<0.001。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女生的速度素质随着年级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但是男生的速度素质在不同年级没有显著差异。

2.2.3 学生的下肢力量素质发展

学生的下肢力量素质方面,采用跳远测试中的原始分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F <1,说明不同年级学生的下肢力量没有显著变化。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320)=1238,p<0.001,表现为男生的力量素质(7.34米)显著好于女生的力量素质(5.56米)。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F(2.320)=3.291,p<0.05。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表明,男生的力量素质随着年级的增加表现出增强的趋势,表现为高三与高一男生的力量素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是女生的力量素质却随着年级的增加变化不大。

2.2.4 学生的柔韧素质发展

学生的柔韧素质方面,采取标准分数(百分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320)=14.443,p<0.01,表现为一年级学生的柔韧素质(88.75)显著低于二年级(93.4)和三年级学生的柔韧素质(94.2),p<0.01,说明学生的柔韧素质随着年级的增高有显著提高。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1.320)=47.81,p<0.001,表现为女生的柔韧素质(95.23)显著好于男生的力量素质(88.98)。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F(2.320)=3.267,p<0.05。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表明,男生的柔韧素质随着年级的增加表现出显著地逐渐增强,表现男生柔韧素质方面,高二、高三男生的柔韧素质显著高于高一男生的柔韧素质,p<0.01;但是女生的柔韧素质在二年级之后有所却随着年级的增加表现出略微下降趋势。

3 讨论

3.1 不同体能素质的性别差异

男生在不同的体能素质(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方面显著的好于女生。男生的速度素质、下肢力量素质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柔韧素质显著高于男生。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男、女生在生理上存在差异。因此,提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能素质发展训练,适当发展男生的柔韧素质,以及女生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

3.2 不同性别体能素质发展的差异

随着年级的增高,男生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或者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相反,女生的速度素质、柔韧素质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下降,力量素质随着年级增高没有显著增加。男生对于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的学习能力较强。乒乓球运动是一项灵活性强、运动强度相对弱、技巧性强的体育运动,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因此男生对于乒乓球项目有更大的参与性和兴趣,经过三年的乒乓选项教学后,不同方面的体能素质也有了较大提高。此外,男、女学生的生理发展也影响着学生体能素质的发展。女生由于发育早于男生,高中阶段的男生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的体能素质表现出快速提高。

3.3 乒乓球选项教学对学生柔韧素质的培养

结果表明,乒乓球选项教学班的学生的柔韧素质随着年级的增高有显著的提高。这与乒乓球项目本身的技术特点相关。在击球过程中要求学生低重心;在接球的过程中除低重心外,还要求身体前倾或者近网击球;在拉球和大力平击球时,学生需要转动上体,配合腰部运动协调发力,做对向运动;上述情况下学生的下肢韧带、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韧带得到拉伸,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柔韧素质。

此外,我们的结果中也发现了采用原始测量数据和根据《广东省学生体能标准》转化后的标准分数测验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在某些项目的测量结果上出现了矛盾的结果。这提示我们学生样本变化很快,现行的体能标准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进行及时修订。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对于当前的选项教学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选项教学项目要保持年级连续性,便于掌握选项教学对学生体能发展的促进情况。(2)鉴于不同的选项训练有侧重性,在实践中借助辅助练习,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全面发展。(3)对学生柔韧素质的评价应制定各切合的标准。(4)完善现有的学生体能水平测试表,并根据学生选择项目和体能测试结果与成绩制定相应的体能发展训练计划和选项指导(样例参见附表一)。(5)建立并完善针对不同项目的学生体能发展计划,包括训练计划的制定、学生体能测试、数据收集、数据上报、体能水平的评价和评价结果的通报等。(6)在选项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体能素质的均衡性和综合性发展,避免忽略优势素质。

4 结论

(1)选项教学促进学生体能发展。表现为随年级增高,学生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四项体能素质水平显著提高,且提高过程表现为渐进性。(2)乒乓球对于学生的力量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作用。(3)目前柔韧素质的测试的评分标准需要修改。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杨文轩.体育学原理[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学练耐力乒乓球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课程创生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乒乓球悬浮术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乒乓球与大铁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