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书票琐语

2013-08-12文江兆云

时代金融 2013年3期
关键词:纹章藏书票题词

文江兆云

在古旧的外文图书扉页上,偶尔会发现粘着一种刻有图形和文字的小签条,大的约20厘米左右,小的如普通邮票般大小,一般10厘米上下。其中图案有盾形纹章,也有人物花草、书斋文具;文字一般很短,普通的只有藏书票主人姓名,要不就另加一两行题诗。这就是拉丁文叫做Ex-Libris的签条,英文为Bookplate,即藏书票。藏书票已有500年的历史,翻阅书籍时,知道前代藏书者是谁,便平添不少乐趣。

德国人最先使用藏书票。最早的一张藏书票主人叫Johannes Knabensberg,制作时间大约是1470年到1480年之间。后来大画家丢勒为一些显贵刻了许多款式的书票,纹章构图便出自他的刻刀下,以后德国的纹章式藏书票多少都受他影响。英国人的藏书票在1515年到1534年之间兴起。放眼欧洲,德英两国藏书票使用最盛。

藏书票在中国一直受冷落,恐怕也是我们习惯了在书上压印图章,在书上钤一朵鲜红大印,就有了藏书票一样的效果。至于中国人为何压印文字章而纹章印却鲜见?有专家说:中国文字是表意的,已经载有丰富的内涵,因此,无须创造出一种非表意的替代品来,也有道理。

藏书票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20世纪上半叶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商人、文人和政客等,不少人随身带来了西文书籍,其中贴上藏书票的并不鲜见,这可以视为藏书票流入中国的大概时间。

19世纪以前,英美藏书票粗分为两种:纹章式和图画式。纹章式又分四种名目:一、早期式(1500~1700年):构图由三个部分组成,盾形纹章,斗篷及警句;二、雅各式(1700~1740年):扇贝壳形外框圈住纹章,取代斗篷,是为特色;三、齐本铁尔式(1740~1775年):这个款式又称洛可可式,可见像18世纪洛可可建筑、家具一样,极尽纤巧、琐碎而浮华之能事。纹章设计上,周围外框装饰太过。造型上最大的特征是纹章左右不对称;四、花彩式(1775~1800年):到了18世纪后期,藏书票一扫以前那种繁缛、迂阔的习气,追求简单明了。有的设计剔除盾牌外框及其他附件,只留下盾形纹章,或者最多简单地绕上一圈花饰。有的干脆连盾牌都不要,孤零零一个头盔、一顶冠,倒也有趣。

欣赏纹章式藏书票,若不具备起码的纹章学常识,无法达到得其三昧的境界。过去在欧洲,纹章是个人及其家族的标志,有一整套严格的纹章制度,并有纹章官专司纹章大权。在公共场合,只要一看纹章,对方就明白你的身份。在英国,两个家族联姻,女方的纹章是通过各取一半的两家族纹章的结合加以表现,也有把她自己的纹章与丈夫的纹章分放两边的。在欧陆,贵族纹章与平民纹章的区分至关重要,贵族纹章一般在头盔和盾牌之间多个冠冕。

阅读图画式藏书票有时也会碰到和纹章式类似的困境,不懂外国文化历史、神话传说、语言宗教,还真难下手呢。不过总的看,图画式比纹章式读来有趣些,它需要联想。比如,外国有些书票,爱作一个立在书本上的女子,两臂变成了婆娑枝叶。这里有两层含义:用树叶代表书页,因为英语里Leaves既指树叶,亦指书页;从女子的双臂变成枝叶,自然使人又联想起阿波罗追逐达芙尼的故事。变成树叶的女子象征贞节战胜热爱,似乎可引伸为告诫爱书者不要把书拿走。

还有一些图画式藏书票,虽然极少牵涉隐晦的寓意,却能以奇思妙想、幽默活泼动人心弦。以前见过一枚书票,它的构思我们是怎么也想不出来的。一男一女在书房窗下深情地接吻,但并不能看到两个情人的脸,那位先生用一只手拿着本打开的书,靠在女士的肩上,正好遮住了他们的面部,含蓄奇妙。

藏书票上的题词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情怀。1730年德国一家修道院的藏书票上题了这样一句话:“我是维森布伦修道院的合法财产。注意!依法把我还给我的主人。”口气不像一个淡泊的出家人,倒像一位刻薄的律师。18世纪另一张藏书票的题词是:“善用书本,别滥用书本,蜜蜂不脏百合,只轻轻触碰百合。”只顾叮嘱书籍之神圣不可狎玩,却只字未提还书之事,一派绅士风度。另一张藏书票的题词,干净利落:“大胆借书,小心护书,耐心读书,坦然还书。”豪放的胸襟溢于言表。日本江户时代一位著名学者的题词又是另一种风味:“要用拇指和二指翻开书页,不要折角,不要用指甲划记号。”像个喋喋不休的老太,看来不会有人比他心思更细的了。

猜你喜欢

纹章藏书票题词
题词
纹章瓷
藏书票欣赏
纹章的用色法则与视觉效应的研究
藏书票基本常识
纸上宝石——藏书票(上)
题词
外销欧洲的中国纹章瓷释读
——以荷兰阿姆斯特丹海军舰长定制的联姻纹章瓷盘为例
首页题词
浅谈色彩法则对纹章瓷装饰工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