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现行特征及转型路径
2013-08-11张志元郑吉友岳文飞
张志元,郑吉友,岳文飞
(1.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819;2.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114051;3.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源型老工业基地普遍面临持续发展问题,作为老工业基地代表之一的东北地区所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鉴于此,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经济发展战略,如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将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整体开发区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等。2007年8月,政府发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又将蒙东地区正式纳入东北振兴战略范围,形成了“3+1”的“大东北”发展格局,加速了东北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随着区域内能源流动、产业转移和优势互补,东北地区正在通过积极推进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助推老工业基地振兴,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增长 “第四极”。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后危机时代,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结合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以及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近十年来的成效,尊重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科学路径。
一、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形成条件
模式是构成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所演绎的社会、行业持续运行与全面发展的逻辑过程及状态,具有动态性。制造业发展模式指某一国家或地区制造业在一定历史条件、区位优势、文化传统和经济政策等背景下所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发展路径,它综合了区域特定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方式、社会保障机制等一系列要素,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到东北地区制造业,其发展模式的形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的资源保障
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是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5,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东北三省同时也是全国著名的粮仓、林海和牧业之乡,商品粮占全国产量的1/3,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毗邻东北三省,具有富集的矿产资源优势及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东北地区以原材料产品和装备类产品为主的工业经济仍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蕴涵着巨大的潜在优势。如辽宁省拥有大连、营口等港口城市,可以充分开发利用丰裕的海洋资源,发挥地缘优势建设地区性物流中心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除了黑龙江省以外,2011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速度高于全国,黑龙江省也与全国增长速度接近(见表1),而蒙东地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7年增加2836.76亿元,年均增长16.5%,经济增长步入快车道。东北地区丰厚的自然资源及其合理的地域匹配为其发展现代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乃至成为全国重工业基地提供了重要的先天优势。
表1 2011年全国及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
(二)独特的地理区位
从地理区位来看,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松辽流域,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新欧亚大陆桥枢纽,地域辽阔,与俄罗斯远东、朝鲜和蒙古接壤,南与太平洋相连,在地缘方面具有相连大陆与海洋无法比拟的优势,处于中、日、韩交际的中心地带。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东北地区一直是国家级的战略区域。蒙东地区是东北经济区通往俄罗斯、蒙古及欧洲的通道,与东北三省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是东北地区的潜在“后花园”,对于拓展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渠道将起到重要作用。而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全球现存的最大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如辽宁省丹东市位于辽东半岛开发区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目前,东北地区已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哈大齐工业走廊、长吉图经济区等区域经济板块,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区性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
(三)特定的历史积淀
我国在建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东北地区产业发展中得到了积极贯彻,改革开放前国家又对东北经济给予了大量投资,因此东北地区较早地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尤其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石油工业基地和机械工业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东北地区逐步形成了资源依赖型、粗放增长型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上世纪90年代初,辽宁省就曾提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设想,进入21世纪,东北地区在制造业方面经历了增量优化和存量调整的体制改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化工基地。
(四)比较保守的人文传统
人文传统的继承更多体现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流文化上,作为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核心和基础,人文传统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人文传统、价值取向、行为选择及其经济结果都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整个群体活动的集体思想意识、经济的发展步伐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东北地区是一个移民社会,早期有一批“闯关东”的祖先来到东北拓荒,由于自然资源丰裕、环境气候宜人、农业发展条件好,开发时间短,人们存在小富即安的依赖思想,逐渐形成了比较保守的思想观念,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较为淡薄,等、靠、要的传统思维定势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进程有所脱节。
二、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现行特征
结合对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形成条件的分析,其现行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东北地区制造业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利用地区优势资源,以牺牲物质、环境及人力资源为代价,形成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品附加值为主要特征,引进并学习国外技术及品牌,单纯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路径、运行机制及实践方式,是一种以换取价值链低端的微薄利润的粗放型重工业化发展模式。
(一)政府部门推动
东北地区政府借助中央振兴政策的推动,积极出台振兴制造业的配套政策及支持项目,在招商引资、技术吸收、战略制定、转型发展等方面对东北制造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务院先后批准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极大地带动了工业经济的快速企稳回升,为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调整注入了强大动力。如一汽旗下的“红旗”轿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技术上主要仿制外国,如今在政府的积极扶持下,一汽通过完善质量重新开始“红旗”的研发和生产,自主品牌“红旗”已具备冲击我国中高端公务车市场的能力,这深刻反映着东北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受历史演进、国家发展战略、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并与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叠加,面临国有经济比重特“大”、重工业特“重”、历史包袱特“沉”等经济重负。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高达80%以上,拥有强大的重工装备制造集群,属于重工业早熟畸形发展模式。从空间工业布局看,东北地区呈“T”字型倒三角分布态势(如图1所示),底端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强的地级市较多。[1]东北地区重化工业产品收入弹性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发挥出较强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促使其他工业部门的增长加速。[2]随着我国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迅速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三大经济区和五小经济区,作为我国五小经济区之一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具有独特的产业优势,作为辽宁工业第一支柱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也已不断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干扰,快速实现逆势上扬,装备制造业占辽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历史最高水平。
图1 东北地区“三群一带”空间布局
(三)体制机制僵化
由于传统体制及观念的滞后性,东北地区相应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或不配套,导致制造业发展缓慢,缺乏应有的活力。世界经济正在走出衰退而缓慢复苏,而制造业始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要从这一时代背景出发探寻新的发展道路。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与调整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展开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模式具有相对稳定性。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制造业企业组织是“大而全、小而全”,体制机制创新进展缓慢,创新动力不足,制造业“空心化、边缘化”现象较为严重。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10年来,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东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与市场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制造业发展模式粗放、战略规划短视现象还未从根本上改变,与其他研发、营销等环节所获得的经济收益相差甚远,在市场竞争中很难摆脱艰难困境。
(四)资源依赖度较高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铁矿石、森林、煤炭等资源,制造业主要以资源初级加工为主,过分强调制造环节,主要以重型装备制造业、化工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等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为主,这导致环境透支、资源过度开采,碳排放量过多。《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2)》指出,中国即将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辽宁、内蒙古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吉林、黑龙江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未来中国工业化战略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形成了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粗放型制造业发展模式,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自然生态资源,尤其是由于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依靠投入扩大再生产,大量透支资源,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主要以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偏低的资源价格和低廉的环境成本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迅猛发展的“温床”,面临资源开发的瓶颈,快速增长的动态结构必然伴随着严重的缺陷——高脆弱性、低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虽然也经历了速度、结构、效益的周期性调整,但其发展模式仍难以摆脱粗放型色彩。在近年来产能过剩严重、价格持续低迷的形势下,资源型制造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下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路径选择
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后危机时代,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面临国有企业比重过高、民营企业发展缓慢、结构性调整成效欠佳、创新动力不足、资源环境透支过度、区域竞争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东北地区应当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积极探索可行的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战略。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积极引导制造业主导产业由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过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避免因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主导产业缺位而引起的产业空心化问题。[3]要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良性互动,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需要形成超越一般市场交换的社会关系,围绕重点产业打造“制造—服务”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通过信息交换和知识分享增加盈利、提高价值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及企业绩效,不断增强东北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加快发展具有后发优势的新兴产业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改善能源利用率、推动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降低能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4]东北四省区应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合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和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应从技术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转型,由主要偏重于产量增加和物质财富增长向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由数量粗放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型,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作为服务与制造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和新型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5]如物联网在制造业生产经营的应用将成为制造业资源协同运作的枢纽。东北地区要转变资源开发模式,走出“资源诅咒”怪圈,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有机融合,推动制造业企业运营模式的变革,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东北地区是计划经济根深蒂固的重灾区,国有经济的比重特“大”、重工业特“重”、历史包袱特“沉”,这“三个特”集中到一点就是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在后危机时代的新一轮开发开放政策中,东北民营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东北制造业的振兴有赖于进一步发挥投融资体制改革、对民营企业放宽市场准入等在内的新一轮改革的先发效应,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区域产业安全的重要基础。以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为核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建设开放性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可以考虑制定产业制高点计划,对特定技术进行科技大公关,解决生产 “卡脖子”难题,从而带动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
(四)培育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东北地区制造业要顺应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这一新趋势,结合本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及发展潜力,以集群化、规模化、现代化为目标,以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为载体,建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战略联盟,加强区域产业研发资源整合,实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域内合作,以降低创新成本、分散风险,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增强东北地区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整体运作效率和竞争力。要在发挥资本市场与企业群体协同发展的联动效应基础上,构筑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各级政府,应将从大学到企业的创新过程进行组织和集成,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建立公共创新平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协调,推进东北地区制造业集群模式的升级和创新,这样将不仅为“东北制造”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有助于形成对其他地区的外溢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
[1]刘艳军,李诚固,董会和,李如生.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机制与趋势[J].经济地理,2007,(23):433-437.
[2]殷醒民.制造业结构的转型与经济发展:中国1978—1998年制造业的内部结构的调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5.
[3]苏华,钱宁君.日本产业空心化问题对中国东部产业转移的警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2,(6):94-97.
[4]吴敬琏,俞可平.中国未来30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85.
[5]孙林岩.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管理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