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研究:2006~2011年

2013-08-11李正旺王宝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辖区税负税收

李正旺,王宝顺,张 霄

(1.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200;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一、引言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确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的税收权力分配。从分税制改革的内容看,通过税收返还的方式鼓励地方政府增收的政策意图是显见的。因此,在现实的财政管理体制安排下,实现本地区经济增长、追求更多的税收剩余成为了地方官员的重要施政目标。与此同时,中央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也迫使我国地方政府官员屡屡使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乃至行政手段对辖区内经济进行干预,实现“唯GDP”的发展目标。[1][2]

经济增长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把它当成一个被解释变量,那么解释变量一定是众多的,其中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尤为值得关注,对于后两个变量来讲,在短期内它们都无法实现大的变动,因此我们在短期分析时可以假定它们是外生常变量。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依然是劳动力跨区自由流动的障碍之一,本文假设劳动力是不流动的。而资本作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源泉,是最容易跨区流动的因素,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发挥辖区经济增长优势,关键在于能否将资本吸引到本辖区内,而税收就是其可采用的政策工具,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由此展开。[3][4][5]

地方税收种类众多,不同税种的竞争类型可能不同,地方政府间在某个税种上可能存在博弈,即地方政府间的策略互动(Strategic Interaction),策略互动包括两种:策略互补和策略替代,通俗点讲,策略互补指地方政府的税收行为受到其他地方政府税收行为正向的影响;策略替代指地方政府的税收行为受到其他地方政府税收行为负向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问题时必须弄清楚地方税种间竞争的性质。

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会对政府带来哪些影响呢?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随着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业园区的配套建设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投入,这“一减一增”必然导致地方政府举债,增加了地方债务风险,因此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审慎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税收竞争等问题。囿于文章篇幅的限制,本文重点从实证的角度解决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即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现状以及竞争类型,至于税收竞争与财政风险内在关系问题,我们将另作研究。

二、文献回顾

税收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政府对企业课税会改变企业的供给曲线,结果导致生产者剩余减少,还会造成税收的“超额负担”,生产者剩余减少的程度取决于政府课税的多少,课税越多,生产者剩余减少的越多,也即意味企业的税后所得越少,因此,地方政府若要吸引投资,就必须减少税收,而且减税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本辖区内的特征因素变量,二是其他辖区政府的减税政策。本辖区的特征因素变量包括诸如人口特征变量、产业结构变量等,这些变量会对政府的税收行为起着制约作用,其他辖区政府的税收行为也必须考虑,因为在控制其他外生变量的情形下,税收较优惠的辖区必然会在吸引资本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根据上面的分析,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可能会造成“税收模仿”,但这不意味着地方政府会无限降低企业或个人投资的税收,它必须考虑到本辖区公共商品供给的水平,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在税收竞争过程中把握好税收的总量和结构上的“度”。在现有的文献中,学者们倾向于研究税收总量和结构,或者研究特定地方税种的竞争。在较早的实证研究中,Ladd对美国1978~1985年县一级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从税负总量的研究看出邻近辖区的税负增加会显著本辖区的税负,弹性系数为0.59,财产税的弹性系数为0.45,即邻近辖区税负增加1%,本辖区将显著增加0.45%。[6]Case等以美国州一级的税负总量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辖区间税负的弹性系数为0.6,即邻近辖区税负每增加1%,则本辖区的税负显著增加0.6%。[7]Besley和Case以美国州一级的销售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数据为样本,研究表明辖区间的税负弹性系数为0.2。[8]Heyndels和Vuchelen在前面三篇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利时589个市一级的地方所得税和财产数据进行分析,以地方税税率而非税负为分析对象,结果证实了辖区间的税收模仿和竞争,辖区间所得税的税率弹性为0.66,财产税税率弹性达到0.69。[9]后来的研究中,学者们依据这四篇文章的分析思路,研究了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税种在辖区间的竞争,主要有Brett和Pinkse在博弈理论模型框架下实证证实了加拿大地方财产税率在辖区间的竞争和模仿,[10]Revelli对英国市区级政府1983~1990年财产税面板数据采用GMM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邻近辖区间财产税税率弹性为0.4~0.5,辖区间存在显著的税收竞争关系。[11]Solé和Ollé以西班牙的数据证实了地方税的竞争,[12]Feld和Reulier证实了瑞士地方税的竞争,[13]Allers和Elhorst证实了荷兰地方税的竞争,[14]Kangasharju等证实了芬兰地方税的竞争,[15]Edmark,K.和Gren,H.实证研究了瑞典地方所得税间的空间互动关系。[16]Eugster,B.和Parchet,R.证实了瑞士亚文化地区之间存在着所得税税负水平的空间互动关系。[17]

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沈坤荣等的研究假设是,我国地区间税收竞争原因是不合理的财政分权改革,为此,他们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省级截面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省级地方政府间税收政策差异化明显,存在着策略替代类型的税收竞争,这与国外的研究是相左的。[18]李永友等研究了地方政府间财政政策空间互动等问题,同样采用了截面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粗放式的税价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但辖区间的税收竞争类型实际上为策略互补型,该结论与他们之前的研究是相矛盾的,而对此他们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19]郭杰等针对前面两篇研究成果进行了拓展,构建了空间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方法进行了估计检验。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存在税收竞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的税负水平表现同期策略互补特征,而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水平表现出同期策略替代特征,另外结果也显示特定税种有时间上的路径依赖。[20]李涛等(2011)进一步将税收竞争放在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框架下进行了研究,与郭杰等的研究思路基本一致,他们也设定了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也采用了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主要围绕着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展开,呈现出显著的策略互补特征,这与前面他们的研究基本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后两篇文献中的研究有两个需要改进之处:第一,对辖区税收政策与资本跨区流动偏好的内在机理没有给出规范分析,即辖区的税收政策如何调整才能使资本的跨区流动达到均衡;第二,实证模型的设定缺乏必要的统计检验支持。在这两篇文献中,作者均遵从前人做法,构造了动态的包括空间权值矩阵在内的固定效应面板模型,而实际上在探索空间数据分析(ESDA)中,通常要考虑两个模型,即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这两个模型所刻画的变量的空间互动关系是不同的,这两篇文献的作者实际上采用的是空间滞后模型的修正形式,而没有给出拒绝空间误差模型的统计检验。另外,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个体和时期的固定效应也需要统计检验才能确定。

因此,本文旨在后两篇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弥补辖区间税收竞争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设定的不足,完善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研究。

三、政府间税收竞争理论模型的提出

前面我们分析指出,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直接目的就是竞相吸引外来投资。换句话说,某一地方政府并不直接受到其他地方政府的税收政策的影响,但是它受到本辖区内“资本量”的直接影响,这是因为资本在各个辖区的分布受到税收政策的影响,所以,地方政府间接地受到其他地方政府税收政策的影响。[21]我们对以往学者的资源流动(Resource Flow)模型加以修改,使之作为地区间税收竞争的理论基础。

地方政府i的目标函数是:

在此目标函数中,T表示税收,K表示资本,X为该辖区影响地方政府目标的一组特征变量。因为K的区域分布直接受到T和X的制约,所以,辖区i可得到的资本数量函数可表示为:

将(2)代入(1),可以得到地方政府 i目标函数简化式:

地方政府为实现目标函数最大化,由其一阶条件,我们可得到地方政府的税收政策反应函数:

该函数代表了这一地方政府针对其他地方政府的最优反应策略。如果该函数斜率大于零,则表明地方政府间存在策略互补型的税收政策;反之,则存在策略替代型税收政策;如果斜率等于零,则表明地方政府的税收政策没有显著的空间依赖关系。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本文涉及的税收竞争概念再做一次界定,当我们谈及税收竞争时,我们意指地方政府税收政策是否存在策略互动,而不必然指策略互动的类型,而当我们谈及竞争类型时,我们意指策略替代和策略互补两类,策略互补有时也被学者们称为税收模仿,本文中我们也将遵循这一说法。

四、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实证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从上面的理论模型中,我们知道地方政府间是否存在税收竞争以及竞争的类型最终归结到对地方政府税收政策的反应函数上。

本文中我们将运用中国30①个省级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这里我们设定了与以往学者不同的空间面板模型——空间德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22]该模型表达式为:

其中,yit为i省在t年的税负水平,x是影响i省税负水平的各个控制变量,权值矩阵W为邻近矩阵,α为常数项,μi、λt分别捕获个体和时期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如果β显著异于0,则表明地方政府间存在税收竞争,反之,如果β不显著,则表明地方政府间不存在税收竞争。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我国地方税收收入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13项,其中最主要的税种为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这6个税种也是影响地方吸引生产要素流入的主要税种。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地方政府预算总收入水平以及这6个税种收入水平在省际间的空间依赖关系性质。

以往学者在实证研究税收竞争问题时因,其变量均采用税收的相对指标,这避免了税收收入绝对数忽略通货膨胀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缺陷,本文也采用税收收入的相对数,即将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各税种税收收入与该地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作为考察地区间税收竞争的因变量。模型中涉及的各个回归变量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2),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五、结果估计及解释

如前所述,空间计量模型中空间权值矩阵的设定对于估计结果至关重要,本文认为税收竞争首先发生在相邻地区之间,因此,权值矩阵W可以设定为相邻矩阵,即具有共同边界的设定为1,否则为0。②该权值矩阵NT×NT是一个的方阵,本文中N=30,T=6,W的形式如下:

其中,w2006, …,w2011分别表示 2006~2011 年 30个省级政府间空间权值矩阵。

接下来采用空间面板德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省级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情况,估计结果见表2。

从表 2 的结果可以看到,模型(1)~(7)的 W*dep.var.系数估计值尤为值得关注,W*dep.var.的系数值在所有被估模型里都在0.01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我国省际间税收政策的空间依赖关系显著,即存在空间的策略互补或策略替代。具体来讲:在模型(1)中,W*dep.var.的系数估计值为-0.317,这说明就预算收入总水平而言,省级政府间存在税收政策的策略替代的空间互动关系,即如果相邻地区的预算总水平上升,本地区将会策略性地选择预算总水平下降;在模型(2)的估计结果中,W*dep.var.的系数估计值为0.762,这说明增值税税负在省级政府间存在显著的策略互补性政策依赖关系,即各地间增值税的税收政策取向总体趋同,进一步讲,相邻地区如果通过降低增值税税负水平来吸引外来资本,本地区政府也将策略性地选择降低增值税税负加以应对;在模型(3)的估计结果中,W*dep.var.的系数估计值为-0.382,这说明就营业税税负来说,省级政府间存在策略替代的空间依赖关系,换言之,若相邻辖区的营业税税负上升,本地将策略性地选择营业税税负下降,反之,本地将上升;模型(4)的回归结果显示,W*dep.var.的系数估计值为0.351,说明企业所得税税负在省级间存在显著的政策上的策略互补特征,即地方政府间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有趋同的倾向,如果相邻地区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招商引资,那么,本地政府也会同样采取行动;从模型(5)的回归结果看,W*dep.var.的系数估计值为-0.331,该结果表明,就个人所得税来讲,省级政府间存在策略替代的空间依赖互动关系,即相邻地区辖区的个人所得税税负总水平上升,本地区将策略性地选择个人所得税税负下降;模型(6)的回归结果显示,W*dep.var.的系数估计值为-0.322,这说明,就城市维护建设税负水平而言,省级政府间存在策略替代的空间依赖互动关系,即如果相邻地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总水平选择上升,本地将策略性地选择该水平下降;从模型(7)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W*dep.var.的系数估计值为-0.312,即就房产税税负水平来说,省级政府间存在着策略替代的空间依赖互动关系,相邻辖区的房产税总水平如果上升,本地将策略性地选择房产税总水平下降。

再看控制变量对辖区的税负水平的影响:实际人均GDP在所有模型中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一地的税收收入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15岁以下人口比例的系数估计值在所有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15~65岁人口比例变量在所有模型中的系数估计值均显著;65岁以上人口比例的直接效应在所有模型中不显著,表明了年龄在65岁以下的人口才对地方各税种税负有显著影响。就业率变量的系数估计值除了在模型(2)中不显著外,在其他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该变量的变动会引起本辖区相关税负水平的同方向变动;产业结构变量在所有模型中不显著,表明产业结构对本辖区税负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人口增长率变量在模型(1)和(2)中显著;人口密度变量在所有模型中不显著,表明该变量对税负没有显著影响;城镇化比例变量在所有模型中均显著为负,表明城镇化对税负有负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率仅在模型(3)中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对营业税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变量仅在在模型(1)、(4)中显著,表明其仅对省级总税负和企业所得税负有显著影响。

表2 空间面板德宾模型估计结果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存在性以及竞争类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对象是2006~2011年我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的本级财政收入水平、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房产税,运用了更为科学合理的空间面板德宾模型对研究对象的数据集进行描述。研究结果显示:

第一,我国省级地方政府间不仅存在税收竞争,而且竞争也体现在所研究的具体地方税种上。与国外研究的切入点不同的是,我国无法在税率上像国外那样可以进行自由调整,但为吸引资本流入本辖区,当地方政府制定某种税收政策时会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分析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时必然要分析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类型。

第二,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类型各异。从总财政收入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属于策略替代,替代弹性为0.317,这表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变动并不单纯取决于本地的特征变量,也有对相邻地方财政收入行为的自觉反应,即如果相邻地区的财政收入提高1%,则本地财政收入将策略地选择降低0.317%。同样,这种税收的策略选择行为也发生在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房产税上,替代弹性为0.312或0.382不等。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类地方税的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间存在显著的策略互补(税收模仿),互补弹性达到0.762和0.351,这样的结果在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我国地方政府目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所采用的税收激励主要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第三,地方政府税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诸多因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变量对地方政府税负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人口结构变量中,65岁以下的人口比例变量对税负水平有显著效应,如此等等。

既然地方政府间存在着税收竞争且各税种的竞争类型各异,那么以招商引资为特征的模仿经济能否持续下去?各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支出以及收入间的竞争策略对整个经济增长格局以及财政本身是否构成潜在的风险威胁?地方税收的高速增长是否也是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的潜在驱动因素?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注释:

① 西藏的某些税种的数据残缺,因此本文剔除了该自治区。

② 本文假定海南省与广东省具有共同边界。

[1]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2]周业安.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吗[J].理论前沿,2009,(6):8-12.

[3]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4,(1):56-66.

[4]张军.中国经济发展:为增长而竞争[J].世界经济文汇,2005,(3):101-105.

[5]李涛,黄纯纯,周业安.税收、税收竞争与中国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11,(4):22-41.

[6]Ladd,H.,Mimicking of Local Tax Burdens among Neighboring Counties[J].Public Finance Quarterly,1992,(20):450-467.

[7]Case,A.,J.Hines and H.Rosen.Budget Spillovers and Fiscal Policy Interdependence[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3,(52):285-307.

[8]Besley,T.and A.Case.Incumbent Behavior:Vote Seeking,TaxSetting and Yardstick Competition[J].AmericanEconomic Review,1995,(85):25-45.

[9]Heyndels,B.and J.Vuchelen,Tax Mimicking Among Belgian Municipalities[J].National Tax Journal,1998,(51):89~101.

[10]Brett,C.and J.Pinkse.The Determinants of Municipal Tax Rates in British Columbia[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33):695~714.

[11]Revelli,F.Spatial Patterns in Local Taxation:Tax Mimicking or Error Mimicking?[J].Applied Economics,2001,(33):1101-1107.

[12]Solé Ollé,A.Electoral Accountability and Tax Mimicking:The Effects of Electoral Margins,Coalition Government and Ideology[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9):685-713.

[13]Feld,L.and E.Reulier,Strategic Tax Competitionin Switzerland: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the Swiss Cantons[R].CESifo Working Paper,2005.1516.

[14]Allers,M.and J.Elhorst.Tax Mimicking andYardstick Competition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Netherlands,Working Paper,COELO and University of Groningen,2005.

[15]Kangasharju,Aki,Moisio,Antti,Reulier,Emmanuelle,Rocaboy,Yvon.Tax competition among municipalities in Finland[J].Urban Public Economics Review,2006,(5):12-23.

[16]Edmark,K.,Agren,H.,Identifying Strategic Interactions in Swedish Local Income Tax Mimeo[M].University of Lausanne.2008.

[17]Eugster,B.,Parchet,R.Culture and Taxes:Towards I-dentifying Tax Competition Polici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1,(63):849-857.

[18]沈坤荣,付文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J].经济研究,2006,(6):16-26.

[19]李永友,沈坤荣.辖区间竞争、策略性财政政策与FDI增长绩效的区域特征[J].经济研究,2008,(5):58-69.

[20]郭杰,李涛.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11):55-64.

[21]Brueckner,J.Strategic Interaction among Governments:An Over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3,(26):175-188.

[22]吴俊培,王宝顺.我国省际间税收竞争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2,(4):30-40.

猜你喜欢

辖区税负税收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税收伴我成长
企业税负、就业税盾与就业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