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显英雄本色

2013-08-11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17期
关键词:洪水村民党员

“大家都平平安安的,这比啥都强”

8月16下午5点,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的雨越下越大,河水开始迅速上涨。镇政府立即启动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组织降雨量较大的7个村实施转移避险。镇长金毅带着镇政府机关干部、村干部逐门逐户排查,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大伙就背出去,看到年幼的孩童就抱出来,并劝导村民将值钱财物放到高处,尽量不携带大件物品,疏散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一位老人执意不肯转移,态度很坚决。金毅耐心地进行劝解,可倔强的老人根本不为所动,反而认为金毅是危言耸听,把金毅等人全部撵了出去,锁上了房门。此时,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如果老人还不转移,后果不堪设想。金毅当机立断,撬开窗户跳入屋内,打开房门,配合屋外的工作人员,强行将老人带离住所,一路将老人背到了安置地点。第二天传来消息,全村有14户房屋被洪水冲毁。老人这才后怕了起来,他越想越愧疚,红着脸向金毅当面道歉。金毅笑着说:“大家都平平安安的,这比啥都强!”这场洪水共导致木奇镇房屋倒塌53间,受灾人口2570人,转移人口1892人,全镇未出现一例人员伤亡事故。

“要不是于书记,我这把老骨头就扔在那里了”

大雨下起来以后,身患重感冒多日的抚顺县马圈子乡党委书记于晓辉带病坚持工作,自己开车往返于各村之间。当他来到太平村的时候,水已经漫过桥面,柏油路被冲出一个十米多长的大口子。于晓辉冒着大雨边查看情况,边用石头摆出明显标记,指示过往车辆绕开危险地带。紧接着,他又打电话给包村负责人,咛嘱要在村口设立明显标志,并协调交通部门处理危险路段。当所有这一切做完的时候,于晓辉全身已经湿透了,高烧加重,说话已经有些嘶哑。他顾不上这些,又朝着下一村的方向驶去。面对板石组和三道沟可能出现的泥石流灾害,于晓辉指挥包村人员对原有的地质灾害点加强监测,对新增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面对夜间还将出现大雨,他赶到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的板石组,组织人员将40多名村民安排在临时开设的安置点。三道沟村民祝久君因年老体弱被安置在乡政府,当于晓辉把亲手泡好的方便面送到老人面前时,老人非常感动,说道:“要不是于书记,我这把老骨头就扔在那里了。”

“不要怕,有我们党员在”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新宾满族自治县北沟村的几名普通党员在洪水面前践行了党员的承诺。“救命!救命!……”正当大伙疏散转移的时候,北沟村三组突然传来了求救声,原来是村民杨金东家里困住了3个老人和两个小孩。这时,洪水已经齐腰深,老人年老腿脚不好,无力带着两个小孩逃生。危急关头,党员李志刚喊道:“等着,不要怕,有我们党员在!”在党员杨喜奎、徐凤奎、许景春的帮助下,李志刚把绳子系到身上后就冲进洪水里,踉踉跄跄地蹚着水来到杨金东家,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杨喜奎等3人抓紧绳子的另一头,用力把李志刚和孩子拽上了岸……终于,杨金东家里的5个人全部脱险了。

暴雨袭来时,北沟村四平小组组长齐元林、党员丁学双迅速组织村民抗洪抢险。随着洪水不断上涨,一条6.6万伏的高压线被冲倒,高压线断裂时火花四溅,声音就像惊雷一样,瞬间全村停电,通讯信号全部中断。在一片漆黑中,齐元林、丁学双等人挨家挨户通知。有些年纪大的村民认识不到洪水的危险,舍不得家里的财产,一直不肯走,齐元林、丁学双只好耐心劝导。对不听劝告的个别老人,他们只好强行将其从家中背出来,终于短时间内把全村的人员都转移到地势最高的养猪场安置。丁学双还从自家的商店取出食物,无偿提供给全体村民。一直到凌晨3点钟,洪水开始消退,在巡查队员查看确认危险已经过去后,村民才安全回到家中。

“他真是我的救命恩人”

“多亏村主任吴兴江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要是没有他,我现在不知道被冲哪儿去了。他真是我的救命恩人……”新宾满族自治县南杂木镇转湾子村村民王秀艳哭着向记者说。8月16日,村民王秀艳在回家牵牛时被洪水围困在家中,当时水势不断上涨,情势非常危急。为了逃命,她爬上家里院内的一棵大树上,并不断地喊救命。闻讯后,村主任吴兴江带领村里的几个村民赶了过来,由于河水暴涨,并夹杂着树棵子和石头往下冲,人要过去非常危险。吴兴江立即找来了绳子,要冒险过去救人,旁边的村民挡住他不让他过去。但看到水势越来越大,怕王秀艳坚持不住,他将绳子拴在腰上,第一个跳下水,奋不顾身地游到对岸,在村民的协助下,将王秀艳救了回来。刚想休息一下,又听说后趟街村民富殿永被困在家中。吴兴江顾不上休息,赶紧组织几名村干部赶到现场,用同样的方式将富殿永救了出来。

发生灾情后,吴兴江一直忙着组织疏散转移群众,抢救被困人员,没有顾得上家里。晚上7点多,村民劝他回家看看,他才从山上绕回家里。当赶回家时,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屋里进水过腰深,妻子爬上屋顶,父母还被困在家中。在解救父母妻子时,听说附近邻居家中还有老人和小孩没跑出来,他当时就把父母和妻子让一起赶来的几个村民帮着转移到安全地方,没顾上抢救家里的东西,就又到附近的村民家中救人去了……

灾区语录

“灾情面前,不能讲任何条件,能做什么,马上就做,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会拼尽全力!”

——清原县委组织部组织员办公室副主任葛忠海说

“累点没啥,只要老百姓不出事儿就行。”

——抚顺县马圈子乡党委书记于晓辉在大灾面前说出一句朴实的话

“我这个村干部是大家选出来的,大家信任我,我就要对得起大家,这一切都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当地群众一提到上夹河村党支部委员王虎,无不竖起大拇指,王虎回应说

“就是当一天书记,也要想着老百姓的事儿。”

——抚顺县海浪乡房申村党支部书记赵明泰把老百姓的安危当成自己的安危

“没啥。我们是党员,是村组干部,就要担负起这份责任,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

——新宾县南杂木镇朝阳村小组长梁树军、党员朱福才、村民代表张国金不顾个人安危,安全转移多名村民。当人们问及此事时,他们三人的回答却平静无奇

“尽管现在谈重建或修缮还有点早,但我们真的希望有人能帮一把,让我们这个闭塞小镇的孩子能早点回到明亮的教室里。”

——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明德中学一名工作人员说

“都是乡里乡亲,受灾了都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清原满族自治县康家堡村村民高德绪的二层小楼,是全村唯一没有过水的房屋,他主动安排40多人在他家吃住

“光担心有啥用,得赶紧把好日子找回来。”

——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南口前村村民胡宝林说

“只要有人在,家没了还可以重建。”

——家住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的张会民说

“饭店里的米面都被泡了,就剩这点饺子,谁路过想吃就来一碗,不收钱!”

——受灾群众崔佳宏的饭店损失惨重,她把仅剩的速冻饺子当街煮好,一边免费分给路过的人一边解释说

“不想出名,就想做点事。”

—— 一位来自沈阳的志愿者筹集4万元钱,将紧缺的棉被、食品、卫生纸送到了灾区。记者问其姓名却被拒绝

“多喊出一个人就能多保住一个完整的家”

吴耀来是在新宾满族自治县南杂木镇转湾子村当了38年村干部的老党员,刚从村支书任上退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村干部的岗位退下来了,可党员的身份永远不能退。”8月16日下午5点,雨越下越大,他冒着瓢泼大雨来到河边查看水情。此时,河水不断上涨,眨眼的工夫就涨到了堤坝上。吴耀来什么也没想,转身就往村里人最多的小卖店跑去,十多位群众正在商店里唠嗑,吴耀来气喘吁吁地喊着:“涨大水了,快回家,抓紧转移!”说完,他又打电话给住在河西侧的村主任,告诉他赶紧组织村民转移。面对瓢泼大雨,老党员吴耀来一次又一次地冲进雨中,挨家挨户通知转移,通知完十几户村民,水就已经齐腰深了。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多喊出一个人就能多保住一个完整的家”。洪水、雨水、汗水始终混合在他的身上,紧张和劳累过度,使他呕吐不止,但无论什么也不能阻止他救人的脚步。洪水漫到了胸口,他边自救边呼喊着:“涨水了,大家快跑,快跑!”就这样,先后有30户村民在他的叫喊声中得到了预警,安全转移。当60多岁的吴耀来看到村里组织的救援队时,二话没说又立即加入救援队中。

“我们穿着制服,就是他们的靠山”

8月16日晚间,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被洪水围困,正在执勤路上的两辆警车同时被水浪击翻,县交警大队长温久奇和5名交警从警车的窗户逃生。6人被困在当地一家二层楼的小饭店内,同时被困的还有35名灾民。有的失去家人的村民情绪很不稳定,他就耐心劝慰,安抚群众。17日凌晨4时左右,雨小了,水位有所降低,温久奇组织交警开展自救。先是用几根木头棒子挖,挖坏后就靠手来清淤,手都抠出了血,他们仍然坚持。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用了两个多小时,从2楼到1楼挖出一条路,虽然狭窄,却是这么多人的生命通道!通了,被困的人都出来了,一个人没落下。“在村民面前,我们穿着制服,就是他们的靠山。”温久奇声音沙哑地说道。

“我不饿,把饭留给最累的战士吧”

8月18日,抚顺市传染病医院救灾医疗队第一时间赶到了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镇。当晚21时,医疗队救治了望花区消防支队生病的24岁战士王战义。这名战士由于连日劳累,饮食不洁,患上了急性胃肠炎,高烧40度,处于半虚脱状态。共产党员、主治医师刘大川对这名战士马上进行了原地紧急救治。待其病情稳定后,医疗队几经周折,终于将这名战士安全转运至清原县中医院。虽然疲惫不堪,饥肠辘辘,可刘大川坚持把晚饭留给了被救治的战士,“我不饿,把饭留给最累的战士吧”。

8月21日,刘大川再次赶赴灾区——红透山镇大苏河乡,要将消毒药品、消毒物资送到村医手中,与村医、县防疫人员一道进行饮用水、公用设施消毒,并对各村饮用水、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逐项调查和汇总。可当时大苏河乡多数村路被冲毁,桥梁中断,车辆根本无法到达指定的村落,而且屯与屯之间相距最远的达10公里。“路”上都是淤泥和冲毁的树木、巨石,徒步行走尚且困难,更何况队员们身上还要背着沉重的消毒药品,有的路段他们还必须冒着生命危险涉水过河,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有一段道路最窄的地方仅容一人通过,一边是石崖,一边是深达几米湍急的河水,刘大川和队员们只能贴着石壁前行,险象环生。在困难与危险面前,刘大川和队员们没有退缩,咬紧牙关,相互鼓励,终于完成了任务。

“咱村党支部就是一条冲不垮的钢铁长城”

8月16日,暴雨来临之际,抚顺县后安镇前安村党支部全体成员顾不上自家安危,在村党支部书记夏晓飞的带领下,组织党员、片户长迅速到岗到位,各支部委员带队分组分片巡查灾情险情,随时关注水情变化。

前安水库位于前安村附近,水库的安危直接关系全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村党支部书记夏晓飞将对该水库的巡查作为防洪工作的重中之重,带领片户长夏朋对水库水位和泄洪水渠受损情况进行不间断巡查。整个巡查路线约有2公里长,一趟走下来要花近一个小时。暴雨下个不停,夏晓飞等人就不停地巡查。河边漆黑一片,湿滑泥泞,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停地巡查了十几趟,直到水位持续稳定,洪魔退去,才拖着疲惫到极点的身体回到村部。

洪水退去后,前安村党支部又立即组织党员、片户长投入到家园重建工作中。村支部委员王石吉所在街区过水严重,巷道上满是厚厚的淤泥和垃圾,他一大早就带领党员、片户长拿着各种清淤工具到街上清淤。截至8月20日,村支部带领党员干部已经清理巷道2000延长米、河道1900延长米,所有受淹街路全部完成清淤消杀工作,受损河堤也全部完成修复工作,群众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当地群众交口称赞:“咱村党支部就是一条冲不跨的钢铁长城。”

“我只是在尽一名普通干部的责任”

在省妇联工作的林瑞红原是省委选调生,曾任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镇长助理。8月18日晚,林瑞红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工作过的地方遭受严重洪灾后,立刻打车从沈阳赶过来,徒步走了一个多小时赶到南口前镇政府,全身心地投入救灾工作中,帮助统计死亡失踪人口,发放救灾物资。面对一些失去亲人悲痛欲绝的村民,林瑞红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增强重建家园的信心,提醒眼下需要注意的事项。由于连续几天坚持工作在一线,本来皮肤白皙的她已经被晒得黝黑,声音嘶哑,而她却说:“我只是在尽一名普通干部的责任。”

“豁出性命也要坚守到底”

8月16日上午,抚顺县开始普降暴雨,县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县水务局局长叶甲火速带着班子成员赶往各乡镇巡查,调度指挥乡、村干部做好防汛抗灾和人员紧急转移工作。当得知抚顺县东部山区降雨量大、泾流急、降雨集中的状况后,叶甲心急如焚,亲自带队第一时间赶到救兵乡、后安乡、上马乡等地查看灾情,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抢险救灾。

救兵乡虎台水库出现漫堤险情,如果抢险不及时,会威胁到下游数十个农户。叶甲冒着生命危险,摸黑涉水仔细查看大堤安全状况,果断地做出“一边消除泄洪障碍,一边转移群众”的正确决策。在漆黑的暴雨之夜,叶甲坚守在抢险第一线,与抢险人员一道用手电筒照明进行抢险,直至次日凌晨2时险情得到控制。

从暴雨袭来到洪水退去,叶甲没日没夜地吃住在堤防、泵站、水库坝上,没有睡一个好觉,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周围与其一起抢险的村民看着体力严重透支的叶甲,在钦佩之余,更多的是心疼这位“铁人”局长,都劝他休息休息,而叶甲却坚定地说:“抗洪抢险事关百姓安危,豁出性命也要坚守到底!”

“必须在危急关头给群众提供帮助”

8月16日特大洪灾爆发的时候,清原县清原镇斗虎屯四组组长、党员吴凤军在大夹沟附近,正在负责紧急疏散群众。此时洪水湍急,水位暴涨,大夹沟附近有十几位几经劝说还是舍不得离开家园的村民,这其中就包括他的父亲。关键时刻,吴凤军毫不犹豫冲在抢险救援的第一位,跳进冰冷的洪水中,一趟趟地将村民救出。其他村民成功脱险后,被困人员只剩下他的老父亲,而此时水深已经达到3米多,洪水时刻都有淹没房顶的可能,此时已经筋疲力尽的吴凤军又一次跳入湍急的洪水中,最后一趟才将命悬一线的老父亲救出。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救援过程中,吴凤军一共救出了13人。别人问他图啥时,吴凤军说:“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在危急关头给群众提供帮助。”

“我上!”

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受灾最重,完全与世隔绝的9个村需要由直升机空投9名先遣联络员,查看灾情,了解急需外运救治的伤员,拉出灾区急需的物资清单。年轻体壮又熟悉地形的南口前镇干部只有5名,另外还缺4名。当时已是傍晚,水情依然不稳,地形面目全非,村民也不知转移到哪里,没路、没水、没电、没联络,有的只是橙色救生衣,这样的情况下谁能上?谁敢上?

寂静中5个响亮的声音传了过来:“我上!”众人目光齐刷刷地看过去,他们是县委组织部的郑晓军、赵昕、赵新宇、葛忠海、高峰。

猜你喜欢

洪水村民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党员之家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又见洪水(外二首)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