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运动员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实验研究
2013-08-11蔚兵耿文海李婷
蔚兵 耿文海 李婷
(1.内蒙古体育科学研究所; 2.内蒙古体工二大队; 3.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中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0)
核心力量训练(Core strength training)起源于欧美,一些欧美教练发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并把它带入竞技体育领域[1]。到目前为止,更多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文献是研究核心区的具体范围、核心区和核心的具体区别等,而关于运用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为运动项目服务,提高核心稳定性的手段都还在初步研究阶段。本文通过7种核心稳定性训练手段,8周的实验,为跆拳道项目专项核心力量训练提供一些科学的训练模式。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实验对象
12名内蒙古跆拳道队男运动员,基本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实验法:根据跆拳道项目特点设计7个核心力量训练手段,训练前用FMS功能性训练评价表对队员进行评分,经过8周核心力量训练,再次进行FMS评价,测试的得分标准为运动员每个动作连续重复3次,在没有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完成要求动作,将得3分,如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有一两处调整将得2分,如运动员不能按照要求完成动作,将得1分,如果测试中出现疼痛,那么不管其表现如何,将得0分,7项动作得满分为21分[2]。对于有双侧肌肉群进行评价的项目,如果其中一侧的测试得分较低,那么就以得分较低的一侧得分为准。12名队员基本训练项目不变,每天训练之前进行15min核心力量训练。8周之后再次进行稳定性评价。(2)数据统计:所有数据均用SPSS11统计软件处理,结果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
训练前后稳定性评价得分对照见表2。研究结果显示,通过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12名跆拳道队员核心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负重下蹲、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平衡球俯卧撑、同侧手腿伸展有显著性提高。
表2 本研究测试运动员训练前后得分对比
3 讨论
3.1 核心稳定性的定义
了解核心稳定性首先了解人体核心区,现有的文献中关于核心区有两种主要提法:王卫星等人认为核心区在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包含背部、腹部和骨盆部的所有肌群以及深层的小肌群[3]。矫玮认为核心区是膈肌以下盆骶以上区域。有上述论述可以基本确定核心区域以脊椎、髋关节和骨盆为主,以及附着在脊椎、髋、骨盆周围的深层肌肉和背部、腹部以及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引入竞技运动训练的是Kibler,他在阐述核心稳定性的竞技功能时提出:“核心稳定性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状态,是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的一种能力。”该定义为核心稳定性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指出身体核心部位在运动中的3个重要功能:产生力量、传递力量和控制力量。[4]而美国等国家的学者将构成或提高核心稳定性的力量能力称为“核心力量”[5]。
3.2 跆拳道运动中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作用
对跆拳道运动员来说一个稳定的支撑非常重要,核心稳定性可使运动员对运动不断变化的需要做出迅速反应。另外,强大的核心力量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控制身体加速、减速和稳定,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运动损伤。(1)提高核心区稳定性。核心肌群担负着稳定重心、保持平衡、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开始环节,对上下肢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Hodges等人发现核心肌肉(腹横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等)肌电的发生早于三角肌和下肢主要肌肉,因此,他们认为,核心肌群的提前动员使身体的核心部位首先做好准备,为四肢的发力建立支点[6]。(2)训练小肌群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动作的经济化。平时的力量训练中发现,不光是跆拳道项目,大多数教练在力量训练中,只注重了大肌群的练习而忽略了小肌群的重要性,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在运动中使许多的肌肉群协调的做功,而不是在完成动作时将某个关节孤立起来做功,稳定性训练的目的就是动员深层肌肉参与完成动作[7]。例如肩袖损伤时会令人产生烦恼的肩痛,采用大重量的上肢练习往往有害无益(如肩扛铃上举或卧推)。反而采用瑞士球或橡胶拉力带更容易练到肩袖的小肌肉[8~11]。踩平衡球等一些稳定性训练可以有效地动员小肌群做功,不断刺激小肌群的平衡发展。(3)有效预防关节、肌肉损伤。核心部位的稳定性训练可以使肌肉力量平衡发展,降低由于长期的运动专项训练引起的机体对专项运动的适应性的变化。比如,游泳运动员长期划水而造成肩关节前后肌肉力量和张力不平衡,从而造成关节不稳或关节位置偏离,继而使得关节变得容易受伤或使原来的损伤加重。此外,伤痛可以造成肌肉不能正常发力导致肌力下降[6]。单纯的医疗手段治疗不能解决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张力的不平衡问题,而使伤痛无法完全根治,只有通过多方位治疗,才可以为运动员有效防止关节肌肉损伤有所帮助。
表1 本研究测试运动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3.3 八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对核心稳定性的影响
经过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12名跆拳道队员核心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跆拳道项目对踝、膝、髋的稳定性以及这三个关节的双向性、对称性和关节功能的灵活性有很高要求,本研究前三项都与这三个关节的稳定性有关,从测试可以看出,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测试前得分就比较高,说明教练员比较重视腿部的基础训练。
肩部灵活性、平衡球俯卧撑和同侧手腿伸展训练前评价分较低,可能与平时练习较少有关,肩部灵活性为评估双肩的活动范围、内敛肌的内旋和外展与外展肌外旋的综合能力,同时对肩胛骨的灵活性和胸椎的伸展能力要求较高。俯卧撑为评价躯干在矢状面的稳定性,同侧手腿伸展为上下肢由四肢撑在一块木板上,同时伸展同侧的上下肢,抬起侧的肘、手、膝应与木板呈一条线,躯干与木板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同侧手脚伸展可以评价躯干多个面的稳定性。这三项测试值较低也说明,队员在以前的训练中对于躯干稳定性的训练较少,力量不能经济稳定的从下肢传导到上肢,或从躯干向下肢传递。
4 结语
经过为期8周的核心力量训练,12名跆拳道队员核心稳定性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本试验只是进行了核心稳定性的最基本练习,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加悬吊及振动等训练模式。对于核心力量的检测和评价也有进一步完善的需要。
[1]罗瑞芬.游泳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J].游泳季刊,2008(2):1-5.
[2]Bill Foran.高水平竞技体能训练[M].袁守龙,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卫星.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
[4]黎涌明.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28(4):21-31.
[5]Wendell P Liemhn.Measuring core stability[J].J Strength Cond Res,2005,19(3):583-586.
[6]李春雷.田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108-112.
[7]胡涛.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初探[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4):45-47.
[8]孟献峰.核心力量训练对女子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66-67.
[9]刘振宇.振动刺激训练提高运动员下肢力量能力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33-35.
[10]陈方灿.浅谈国外康复性体能训练的一些理念和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6,26(10):95-96.
[11]魏晓燕.中长跑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训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