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ATM智能发卡管理系统设计

2013-08-10邓绍涛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14期
关键词:发卡申请人组件

陈 俊,邓绍涛

(广东电网公司 清远供电局,广东 清远 511515)

银行ATM是分布在银行网点或人流密集地的能提供取款、存款、转帐、代缴费等泛金融业务的自助设备[1-2]。其操作方便,简单易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较大程度减轻银行柜台员工的工作压力。但目前ATM只能提供银行现金交易相关的业务,很多对银行利润较低的非现金业务如:申请储蓄卡、信用卡,外币兑换等仍然需要人们通过银行柜台的柜员协助办理,造成银行排队等待办理业务的人数较多,等待时间较长的问题。

ATM智能发卡系统,能使人们直接通过ATM终端设备办理申请储蓄卡、信用卡的业务。ATM机上安装身份证读卡器,摄像头、发卡器。将业务申请人身份证上的照片和通过ATM上的摄像头摄下的个人照片上传到银行服务器,通过验证申请人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决定是否同意发卡。这个系统能使一个柜员在电脑前同时面向多个ATM终端设备,处理多个的申请需求。既能大幅度的减少人们申请储蓄卡、信号卡的时间,同时能降低银行的人力成本。

1 总体设计

大多数ATM软件在国内外管理应用中,或是基于文件系统,或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虽然这两类系统具有较强大的功能,但在体系结构上,对银行金融数据和办公数据统一管理等技术问题尚没有完全解决,难以形成实际运行的银行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尚无法发挥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1.1 传统ATM存在的问题

1)金融数据与办公数据的一体化问题

对金融数据和办公数据处理的要求具有阶段性、交叉性、继起性和可计算性,要求图、文、表贯穿银行管理全过程。目前银行两种数据不能真正达到统一。

2)银行管理办公的问题

ATM交易过程的申报审批、跟踪督办、流转控制、周期控制、核发证书等业务和数据流程都需要金融属性数据贯穿其中。

3)网络模式问题

C/S结构数据交换基本上以单笔交易为单元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当客户端进行ATM实体编辑或更新时,并未实现实时的远程过程调用功能(RPC)。

组件式ATM(以下简称Com ATM)的基本思想是把ATM按功能划分为几个组件,每个组件完成不同的功能,用户通过组件提供的接口,编制代码实现相应的功能。在可视化开发环境下将组件集成在一起。

1.2 目标ATM系统的特点

1)高效无缝的系统集成。Com嵌入组件式对象模型实现ATM功能,利用开发语言直接编程或是插入其它专业性组件实现专业应用功能。

2)无需专门的ATM开发语言。只须了解Com ATM中各组件的功能,以及各组件与外界的接口,组件的属性和方法,熟悉通用的集成开发环境,就可完成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集成。

3)系统的开放性。组件式系统为实现功能开放性和系统可扩充性提供了可能。根据各功能组件在系统中的差异,将其分为两个系统层次:核心组件和应用组件。

核心组件是ATM的必要组成部分,金融数据获取组件、金融数据管理组件、金融数据绘制组件、应用对象组件和用户交互组件一起构成了ATM的核心组件。应用组件通过ATM应用对象组件与核心组件建立应用会话,由核心组件完成应用组件要求提供的服务。

目前,Microsoft的COM/DCOM组件技术逐渐成为软件开发业界的行业技术标准。Microsoft的Active X组件由若干个OLE自动化对象组成,在设计时有必要对这些对象按照其实现的功能进行逻辑分类,即软件内核的设计。对于银行ATM软件来说,其内核设计指的是金融数据库的设计。

系统的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设计框图Fig.1 Framework of system design

2 需求分析

笔者在了解银行ATM的软硬件组成,在对现有的ATM软件系统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了以下银行ATM智能发卡管理系统软件的具体需求。

2.1 开发环境

该软件系统运行环境为Windows XP,是在VC 6.0的环境上进行开发。

2.2 功能模块

普通银行ATM需增加以下功能模块:

1)身份证RFID(射频识别技术)读卡器模块:读取身份证信息,提供申请人的信息给ATM软件处理。

2)摄像头模块:摄取申请人的照片,通过ATM软件上传到银行的服务器端进行对比处理。

3)发卡模块:在银行同意开卡业务后,能正常发卡给业务申请人。

2.3 业务特性

1)要保证ATM控制软件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辨认性,使两者的数据能正常传输和确认。

2)软件流程的配置和确保用户界面的友好程度和易用程度。

3)在触摸屏上,用户能进行手写签名,签名完成后,上传到服务器验证备份。

3 系统软件设计

主要开发环境为Windows XP下的VC6.0,使用C++语言进行调试和开发,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和动态链接库[3-4]。

3.1 设计模式

系统采用分块设计模式,这种设计模式使系统结构更清楚,有利于后期的编码和调试。

1)银行ATM智能发卡管理系统:负责提取和上传申请人的数据,经上位机确认后,能发卡给申请人。

2)上位机(PC)管理程序:实现数据的显示和传送。

3.2 软件开发测试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流程对实现一个系统软件的要求进行设计:

1)需求分析:说明当前软件开发的原因、目的,以及可行性,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

2)规格说明:画出系统的软件流程框图,实现系统的基本架构。

3)设计:设计出软件的体系结构,确定好各部分的硬件驱动模块。

4)调试:在无语法错误的情况下[5-6],先在VC下进行调试。

5)综合测试:通过相应类型的测试,使系统能在ATM上运行,达到预定的要求。

在软件调试和综合测试中,数据采集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测试数据的采集;检测信号产生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控制测试系统中摄像头模拟信号和数字键盘信号的产生,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模拟信号幅值的设置和键盘信号的设置;ATM输出控制信号检测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ATM输出控制信号的检测,并能够通过调用数据库预存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通信模块主要用来实现测控计算机与ATM之间的通信功能,可以通过测试计算机向ATM发送完控制命令字后延时一段时间,等待接收电源控制器传送的数据,可以根据是否收到ATM传送的数据判断其故障状态。系统帮助模块主要是用来对测试中的常见疑难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解答。软件设计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测试过程中,在完成数据采集和检测后,显示测试结果,并完成回执打印。

图2 软件测试的流程图Fig.2 Flow chart of the software testing

4 系统实现

系统实现如图3所示。

图3 应用软件系统架构Fig.3 Framework of system application software

基于Microsoft的COM/DCOM开放平台,采用了软件组件技术,功能和性能都达到设计需要。应用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例如:上图中所出现的取款服务,是指凡是合法有效的金融卡均可在此ATM机上取款,只要用户输入取款金额并确认,本设计软件将向底层机械物理装置发送相应取款指令,即开始执行挖钞、送钞、吐钞等一系列动作,直至用户取走钞票,交易才最终完成。

4.1 整体架构

1)采用了B/S和C/S双模式运行机制,能够适应银行自助设备不同网络的需求;

2)采用了强大的总线化系统架构,增加了流程控制服务组件,使得新功能的添加不会影响现有系统结构;

3)高效的系统性能,系统不间断运行时间大大延长,避免了频繁重启给自助设备带来的不稳定性;

4.2 功能要点

1)丰富的自助设备业务功能支持

支持目前各类主流的ATM以及自助终端的各类业务功能,例如查询服务、取款、存款等功能,包括现金类交易以及非现金交易;

2)支持各类标准设备接入

(一)范例法。教师在教学前需要为学生准备写作所需案例,随后慎重讲解范文内容,帮助学生明白应当如何进行写作。随后教会学生自行写作的流程和方法,用趣味化、典型化的文章引导学生。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播放和写作文章相似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起学生良性感知,突出教学重心。该方法能够有效奠定学生基础素质与基础能力,教师要在此基础上重视创新思想的运用,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注重学生平时资料、案例、经验的积累过程,随后由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学生自行从网络中找寻案例。在课堂中展开知识点讨论,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案例和资源案例。

可以在需要时添加新模块的驱动程序,即插即用的模块可以是身份证RFID读卡器模块、摄像模块、发卡模块等。

3)友好的图形化后台维护界面

摄像头及触摸屏模块的用户操控十分简单高效,并且流程配置表预先设计了详尽的操作规程,使得管理员不必经过培训就可以轻松掌握ATM的各类维护功能。

4)完善的应用程序版本管理策略

本设计软件产品继承了Microsoft的COM/DCOM开放平台的整套应用程序版本管理策略,使得自助设备不会因为应用程序版本问题而频发故障。

5 结 论

1)能通过RFID读卡器读取到申请人身份证的数据并进行显示。

2)能在ATM上实现自助发卡,将身份证的数据和通过摄像头摄下的申请人照片通过FTP的方式上传到银行的服务器进行验证和备份。

3)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手写签名,上传服务器进行显示和备份。

[1]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JR/T 0002,银行卡自动柜员机(ATM)终端规范[S].北京:中国人民银行,2009.

[2]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GB/T 18789,自动柜员机(ATM)通用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

[3]侯俊杰.深入浅出MFC[M].2版.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刘锐宁,宁坤.Visual C++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发卡申请人组件
无人机智能巡检在光伏电站组件诊断中的应用
新型碎边剪刀盘组件
U盾外壳组件注塑模具设计
彩虹发卡
7月1日起澳洲签证费将全面涨价上调幅度达到5.4%
要戴发卡的小男孩
一种含碘氢碘酸浓度的分析方法
一种黄霉素A组分的分离纯化方法
自动发卡机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风起新一代光伏组件膜层:SSG纳米自清洁膜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