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试题出错,道歉之外还应究责

2013-08-09

现代阅读 2013年8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考试题差错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高考刚结束,多个地方就相继曝出了高考试题出错事件。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将英国作家菲尔丁的国籍错当成美国;全国卷语文题搞错了“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年份;陕西省的英语试题出现了选项重叠现象;江苏省的高考作文材料中,山洞中的蝴蝶应为蛾子……凡此种种,对高考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进行了无情消解。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高考命题错误往年也时有发生,比如,2010年,“四川卷”的作文命题材料称“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这样的低级错误遭到了网友的炮轰。尽管如今教育部门放下了往年的傲慢架子,浙江省考试院及陕西省的命题专家组日前就命题错误向广大考生表达了歉意,但仅仅止于这样的道歉显然远远不够。

对于高考而言,如果考场之外的硬件方面犯哪怕一丁点的错,都可能被究责。但吊诡的是,这些年来,似乎还没有谁为命题错误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这也可以解释这些年来,高考试卷乌龙事件何以层出不穷。没有相应惩罚,没有究责机制,如此“宽松”的环境,使这场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考试,屡屡遭到一些常识性错误的戏弄。其实,高考命题的科学性、严谨性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如前些年,就有人指出“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的作文题目对偏远乡村考生不公平。如果说面对这样的事情尚能见仁见智,难有定论,出现在试题中的低级硬伤,则往往只能从态度、从责任心方面找原因了。

是时候进行深切反思了,“零差错”、“零容忍”应成为高考命题不可动摇的底线。这样一个公信力不断被稀释的时代,高考尤其维系着人们对公平与公正的信心。这一张试卷的任何细微差错都可能指向考生的命运、前途这样的宏大叙事,命题者不能不对它多一些敬畏。

(摘自《晶报》社论)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考试题差错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你眼中的我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言简意赅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