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齿轮零件精冲模具设计应用

2013-08-08李红亮尤华胜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

锻造与冲压 2013年16期
关键词:模腔下模导柱

文/李红亮,尤华胜・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

汽车齿轮零件精冲模具设计应用

文/李红亮,尤华胜・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

齿轮零件在汽车行业应用广泛,齿形加工难度大,图1所示为某汽车齿轮零件工件图,材料为Q195,厚度为2.5m m,该工件的特点是材料韧性好,具有一定的抗拉和屈服强度,由于该产品形状较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同轴度要求在0.16mm,圆度要求在0.06mm,圆柱度要求在0.08mm,改进前工艺是:产品先进行车外圆、然后车内孔、最后铣齿,这种制造方法,同心度难以保证,达不到技术要求,报废量很大,造成生产成本过高。

模具设计工艺方案

零件示意图见图1,其原工艺流程是先进行车外圆,车内孔,再进行铣齿,由于齿形精度要求高,加工后不能保证同心度,采用冲裁方法,先粗冲一次,再进行精冲工序,这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下文将介绍精冲工序的具体设计思路。

冲裁设备选择

通过计算,整套模具包括压边力和卸料力总冲裁力为50t,由于此模具外形尺寸不大,但模具的闭合高度较高,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模具的稳定性,故选择100t冲床比较适合。

上、下模腔的凸、凹尺寸设计

考虑到材料的韧性,此模具的上、下模腔的凸、凹模采用电火花或线切割配合加工,形状与产品相吻合,为防止剪切后产品尺寸有毛刺,上、下模腔的凸、凹模尺寸单边配合间隙保证为0.2~0.25mm。

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上下模总成

此套模具分上模总成、下模总成和顶料机构,上模总成、下模总成和顶料机构结构分别如图2、3、4所示。该模具采用两个导套和导柱模架,在上、下模座前方左右对称安装,上、下模座采用45#材料;导套采用紧配方式固定安装在上模座上,导柱采用紧配方式固定安装在下模座上,导套内孔和导柱外圆采用滑配配合,导套、导柱用来对正上、下模中心;上、下模座上可设有打压板位置,与机床的上、下工作台相匹配,从而更好地与机床相固定。在上、下模座的四个角侧面可设有吊钩安装孔,以便于上、下模分别吊装。导套、导柱材料均采用20#,淬火硬度控制在40~45HRC,其中导柱表面和导套内腔采用渗碳处理。

模具结构原理

首先检查模具下方的顶杆孔位置和尺寸,然后将模具安装在100t冲床上,调整好模具的各位置,能够灵活转动,开动机床,将机床与上下模具合模,打好固定压板,检查好各操作机构和机床的完好性,将工件放入下模座的定位块中,用定位板进行定位。工作时,当上下模座合模,导套内孔与导柱接触,同时上、下模腔进行结合实现冲剪过程。为便于工件出模、在定位块中活动灵活,在下定位板下方设有压缩弹簧。凸、凹模材料均采用Cr12MoV,淬火硬度控制在60~64HRC,凸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上垫板中,凹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下垫板中,上、下模垫板材料均采用45#,淬火硬度控制在32~40HRC。

图1 工件图

图2 上模总成结构 图3 下模总成结构 图4 顶料机构

上模座上设有卸料橡胶,卸料板和卸料螺钉,卸料橡胶采用聚氨酯材料,卸料板、卸料螺钉、顶料销、顶料块,材料均采用45#,淬火硬度控制在32~40HRC。当上、下模结合,利用上模座上的卸料橡胶进行压料,冲剪时利用下模座上的顶料销和顶料块进行送料。由于工件在精冲后留在下模座中,比较难出来,特在下模座中间左右两边设有顶料机构,将工件利用杠杆原理顶出。上、下模座、经过强度计算,均符合要求。

结束语

此模具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工艺方案效果良好,不但确保了产品质量,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值得在汽车行业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模腔下模导柱
连接器导电片铆压工装仿真与优化
转向节预锻下模热锻过程中的磨损研究
球形玻璃珠填充模腔的流动特性试验
枪械之平面带动
压力机大直径导柱加工工艺探索
注塑工艺参数对模腔压力分布的影响
一种轮辐上压制凸包设备
大型电机冲片模具导柱拆卸改进
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五讲 注塑模设计(七)
具有伸缩芯结构的塑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