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风险管控问题探究
2013-08-07王延江
王延江
当前信用卡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最为盈利的业务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是许多国际大银行的主要业务和主要利润的来源。如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就占其利润总额的1/3,美国运通公司的运通卡业务利润更是占了其公司全部利润的7成。但是,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信用卡风险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在信用卡发行、使用、结算的诸多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且随着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增多,信用卡风险体现出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的特点。发卡行的利润逐渐减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损失都是用银行的利润去弥补的,因此,对信用卡风险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发卡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手段很多,但是在哪种情形下用哪种管理手段才能有效地降低银行运营成本,增加银行收益呢?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信用卡风险管理手段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从而为银行风险管理者提供一个决策的参考。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类别
目前,信用卡业务风险大体上可以分为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三种。
(一)信用风险(Credit Risk)
指持卡人由于发生经济问题或主观故意而没有及时、足额偿还欠款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最常见的、最隐蔽和最难防范的信用卡犯罪手段。二是谎称未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即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谎称从未进行交易或者以有交易但没有收到货物为由拒绝还款。三是虚假挂失。假装信用卡丢失,利用办理挂失手续到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时间差,大量透支使用。四是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从而达到长期无成本占用银行资金谋取暴利的目的。
(二)欺诈风险(Fraud Risk)
指由于遭人冒名申请、伪造、盗领、失窃等原因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欺诈类型主要有:一是冒名申请。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申请信用卡,获批后,即刻进行欺诈消费或套取现金。二是伪造卡。先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真实的信用卡客户资料,然后再根据非法获取的信息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三是遗失卡或被盗卡。信用卡在邮寄或使用过程中不慎丢失或被他人盗取,从而被他人盗刷。四是特约商户欺诈。主要是特约商户的不法雇员通过伪造交易资料骗取收单机构交易款。
(三)操作风险(Operation Risk)
指发卡机构因管理和作业流程上的操作不当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一是发卡机构内部员工疏忽大意、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对流程执行的力度不够,造成不应有的风险。二是审批政策及后续流程漏洞造成的损失。三是相关配套的软硬件设备安全性低有可能造成损失。
二、 信用卡风险管理手段
(一)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发卡机构因发现从事某种经营活动可能带来风险损失,有意识地采取回避措施,放弃或拒绝某项业务。也就是说,发卡机构在对从事该项业务可能因风险而引起的损失及承担这种风险可获得的利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认为利益小于损失,则设法避免。可以说,这是最简单的风险处理方法。如在信用卡申领过程中,由于发卡机构难以对申请人的资信状况作全面的调查或不能确信申请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为避免以后风险的发生而主动拒绝授予该申请人信用卡的行为就属于风险回避。风险回避的措施干净利落,发卡行对该项业务根本不需担心以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成本非常小甚至是零成本。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伴随零成本的就是零收益。目前信用卡业务的盈利率比较高,国内各大银行都在竞相开展信用卡业务,如果经常采用回避风险的做法,将对其他的业务开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就很难与其他的银行竞争。所以风险回避尽管极为有效,却是很不经济的。
(二)风险预防
预防策略是指在信用卡风险尚未发生时,发卡机构事先采取的一定的防备性措施以减少或降低信用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策略与回避策略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策略,由银行通过主动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和损失规模。当前风险防范的手段大体有对持卡人风险防范、特约商户风险防范、发卡机构内部风险防范以及对利用信用卡诈骗的风险防范等。与防范信用卡风险的其他策略手段相比,预防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社会效果良好等优点。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它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真正实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目的。在实践中,银行可采取的预防措施很多,如加强对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对持卡人用卡知识的指导,加强对透支和挂失止付工作的管理等等。
(三)风险的分散转移
分散转移方法是信用卡风险管理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发卡行通过某些合法的交易方式或业务手段将自己所面临的信用卡风险分散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承担的一种策略。风险转移的对象一般是保证人、持卡人和保险公司等。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出,这种策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风险的分散转移必须要以有人承担为条件。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分散转移应该是正当合法的。风险转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成本不同,收益也不同。只有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运用它们。
(四)风险的补偿
所谓信用卡风险补偿是指发卡行通过一定的途径,对业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金融风险损失寻求部分或全部的补偿,以减少或避免信用卡风险损失的一种管理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也就是在信用卡业务开展过程中,发卡机构主动将信用卡风险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定期从信用卡业务所获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风险准备金账户,对准备金进行专户管理,以弥补风险损失或坏账,结余部分冲转利润。在实际中,总有一部分损失不能避免,要由发卡行承担这部分责任,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就能有效处理这种风险损失,而且这种手段花费的成本不大,尤其是它可以与上述预防、分散转移等措施共同使用。在信用卡透支纳入贷款管理后,在其他风险管理手段无效时,可以核销冲减。
三、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信用卡风险管理部门应该特别重视风险的预防工作,制订严密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应重视对业务人员及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尤其要加强发卡机构内部的管理。在信用卡申领过程中,要求客户缴存备用金,提供担保。要加强对透支及挂失止付的管理,制定合理的透支和挂失止付操作规章,加强与保险机构的联系,尽量向保险机构投保。同时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建立风险准备金账户。
(一)迅速建立起高效准确的信用评级体系
我国发卡机构虽然可以查询个人征信系统了解个人信用状况,但是评价个人资信状况比较重要的户籍、职业、税务等信息由于部门分割,缺少信息共享机制而使得信息的整合利用难以有效实现。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建立银行卡违法犯罪黑名单共享、信息查询和查询取证的机制,以更好地防范信用卡风险。针对新型的个人信贷业务,我们需要一个全部银行可以共享的高效运行的信息平台。
(二)制定合理的授信政策,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选择适合发展信用卡的目标客户群体,是控制信用卡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国内各主要发卡行的信用卡客户主要来源于各自已有的客户群,而客户在申请信用卡时,也更倾向于经常光顾的银行。由于信用卡市场空间大,客户选择较多,各发卡行只有根据自身的整体优势和以往客户群的素质,有针对性地锁定信用卡产品的目标客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明确了目标客户群体,商业银行应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理性选择发卡对象。
(三)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范欺诈风险发生
发卡行可以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信用卡个人风险管理系统并加以改进,建立先进的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加大对持卡人的监测力度,不仅要对持卡人的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的监控,还要对开卡后立即连续取现或频繁交易等异常情况做到及时跟踪。其次,在风险案件防范方面,要建立风险案件处理预案,杜绝风险的蔓延,力求在第一时间和最小范围内予以处理。第三,对于发卡客户要加强分析,形成对当地某些行业、某些区域的预警通报。最后,对于持卡人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培养其风险防范意识。
(责任编辑 刘西顺;校对 XY,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