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SOHO式组织及人力资源特点
2013-08-07吴宇婕
吴宇婕
(兰州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新生事物的诞生提供了条件,人们不断要求人性化、个性化的追求使得SOHO这个工作方式出现了.鉴于SOHO式工作者与传统上班族的不同,SOHO式组织的不断兴起,很有必要就SOHO一族的特点进行研究.
1 SOHO定义及分类
1.1 SOHO定义
1.1.1 SOHO起源
SOHO全称为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一个崭新的名词,一个全新的概念,意指小型办公、家庭办公,其与传统上班族最大的区别是工作与生活不再分割、办公室与居家合而为一.本文所强调的SOHO是专指基于互联网上的、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工作的、不受时间和地点制约的、不受发展空间限制的白领一族,最为重要的是反映在所选择的工作是否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1]SOHO代表的是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的是最活跃的新经济,互联网是SOHO的根本.
SOHO起源于美国.在商业竞争相当激烈的美国,雇主一方面考虑到办公室庞大的租金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了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及其工作时的心情,所以提出了这个方案.这对员工来说也是愉快的,因为今后不必再受限于固定的上班时间,仍能按时完成交付的工作.
1.1.2 SOHO演变
单单就“在家工作者”而言,SOHO并非是什么新观念.只不过在以前,这样的工作型态一般统称为“自由业”;后来流行一个比较专业的称呼“个人工作室”;现今则加上了新时代的意义,指新时代的“居家工作者”,选择更弹性的工时或企业外包.现在SOHO风潮兴起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下列几项因素:
(1)就业环境面: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兴起普及取代了大量的人力;而全球经济缓慢发展,让很多大企业纷纷缩编人员,于是许多人纷纷自立门户.企业的改造、节省成本,相对的企业外包需求日益增加,让这些自立门户的个人及小企业有了一线生机.
(2)科技面:高科技产生出许多前所未见的新型态工作与服务项目,高科技的电脑与通讯设备已变的物美价廉,也成为脱离企业、自立门户的SOHO族能够快速完成企业外包工作的重要利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更加速了这个族群的兴起.
(3)人文面:不论男人、女人,都在重新反思“工作”的意义,重新回归生活与家庭,不愿浪费时间在通勤等不必要的时间花费上.
1.1.3 SOHO发展
市场研究机构弗雷斯特(Forrester)的一份2008年的报告显示,随着智能手机等高科技通讯设备的不断普及,希望移动办公的员工比例增长到25%.[2]目前,美国已有3000万人在家办公,占美国工作人口的16%-19%.根据美国卡纳斯(Cahners In-Stat Group)市场调研机构的分析,在今后企业IT部门中,在家办公族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职业选择的自由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两个维度支持了SOHO族的快速发展.SOHO族不仅仅局限于在家办公和自由办公的人群,更代表了大量的高速增长、掌握科技潮流的中小型公司.日本、韩国和香港也在鼓励个人创办SOHO型公司.
SOHO这种工作方式在我国已创造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有近182.3万人通过淘宝网实现了就业.淘宝数据显示,网络创业己成趋势,2008年9月以来,淘宝上新开店铺每个月近20万家,与2008年上半年月开店数相比,增幅在60%以上,每天约有超过5000人在淘宝网开店.[3]据统计,上海在家办公的人数有70多万,而北京早已经超过100万人.
1.2 SOHO分类
SOHO族不仅工作形态多种多样,而且所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这些工作基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与电脑等相配合完成.
1.2.1 按照SOHO族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四种
(1)创业 SOHO,(2)自雇 SOHO,(3)兼差 SOHO,(4)在职SOHO.
1.2.2 按职业类别SOHO族可分为以下四类
(1)自由的医疗职业者(例如医生、药剂师等).
(2)自由的法律和经济咨询职者业(例如律师、税务顾问,公证人等).
(3)自由的技术和自然科学职业者(例如建筑师、工程师、鉴定人,游戏玩家、论坛版主等).
(4)自由的文化职业者(例如艺术家、记者、教育家、翻译等).
2 SOHO式组织的兴起与发展
2.1 SOHO式组织的兴起
SOHO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依据其形态,可分为四种:自由工作者,工作室,完全SOHO化的小公司,大公司SOHO化.自由工作者、工作室较为常见,此处着重探讨的是“完全SOHO化的小公司”和“大公司SOHO化”的SOHO式组织.
由于现在正处在一种竞争激烈、业务复杂的环境中,企业和个人的生存能力均经受着考验,如市场细分加速,顾客需求个性化,有形产品和服务的融合,企业间既合作又竞争,生产销售遍布全球化等.SOHO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管理方法,追求行动灵捷.SOHO模式有着传统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此模式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趋利因素的推动下,SOHO式组织逐渐兴起.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和以计算机等为办公设备的环境,让在家办公成为可能.传统办公室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已经被延伸,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工作.企业实施SOHO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从部分组织开始,到整个组织有条件的实现,是许多组织今后生存发展的目标.从组织形态上讲,未来成功的关键,将是建立适应快速变化及不确定性的SOHO化组织.对SOHO式组织的管理,是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SOHO模式的实施,增加了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敏捷程度.建立理想化SOHO组织的灵捷体系,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样的组织没有唯一“正确”的结构、规模,强调迅速、效率和柔性,[4]行动的灵捷化对个人、企业来说都要求不断自我更新和超越.
2.2 SOHO式组织的发展
SOHO一族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其他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随着互联网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普及以及其他通讯设备的家庭化、生活化,SOHO将会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一种新型工作方式.[5]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新的SOHO一族的内涵和形式也不断扩大,增加了医生、律师、销售人员等更多职业的人群.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并接受SOHO式工作,不管是哪一种SOHO方式都将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传统办公室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已经被延伸,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工作.
SOHO是一种自我设计生活轨迹,自我把握生命节奏,自我实现自由生存的保障状态.目前在美国已有1/5的工作人员是SOHO族,且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着.[6]目前国内已有相当一部分中青年成为SOHO工作者,他们以高效率、独立劳动的方式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并且已经得到人们的承认和尊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的兴起,传统的到固定组织工作理念的逐渐减弱,工作者越来越追求职业中的自由、自主和尊严,工作将愈加人性化,SOHO全称更应成为Super office Human Office,超级办公、人性化办公.[7]新时代的SOHO代表了一种更为自由、开放、弹性的工作方式,更为人性化的工作方式.
不论是SOHO式工作者还是SOHO式组织,此种工作模式从内涵到形式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人性化办公将成为最重要的宗旨.工作模式的转化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提高组织的灵活敏捷性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3 SOHO一族必备要素及其人力资源特点
3.1 成为SOHO族的必备要素
SOHO不受年龄、身高、外貌、学历、性别、经验等条件的限制,凡是不同于传统办公的方式,都叫SOHO工作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SOHO族,脱离了组织的庇护独自打拼,必须具备坚强的性格和专业的技能,才能应对意想不到的艰难与挑战.
3.1.1 业务素养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SOHO工作者,应当具备出众的专业技能,关注技能的发展,没有专业知识与能力就等于缺乏竞争力,根本不可能有所作为.若自我定位不当、业务素养及开拓能力不足就仓促上阵,都可能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必须是一个能主动工作的人,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能克服惰性,具有一定的计划性;能够维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按时完成项目;是一个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的人,能在没有同事协助的前提下开展工作;能够控制工作的进程,并善于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需具备一定的财力以支持前期的各种投入以及收入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开展客户资源的能力.
3.1.2 心理素养
成为SOHO工作者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品格,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要有主动工作的热情,能够忍受孤独;面对前期收入较少时,首先应该得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支持,其次自身应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必须克服自身的惰性,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具有抵抗力,具备一定的自制力;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冷静下来,不慌乱,并及时调整心态.
3.2 SOHO族的人力资源特点
3.2.1 年龄、性别特点
SOHO一族以年轻人居多,大多是在20-40岁之间,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设备.首先,SOHO是随着计算机等高科技通讯设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出现并发展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电脑与文字处理软件日益普及,“无纸化办公”出现.互联网正式运用于商业领域,并改变传统的工作观念则是在90年代.通晓互联网技术的人员大部分年龄不会很高,以年轻人居多.其次,传统的职业观念存在于一些年龄较大的人的思想中,他们还无法接受在家工作的模式.第三,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如IT、软件等)存在SOHO这种工作模式,这些行业的工作者以年轻人为主,工作比较灵活自由.第四,自由职业者和自主创业的人往往采用SOHO这种工作模式,而自由职业者和自主创业者又以年轻人居多.
SOHO族当中女性劳动者较多.由于存在女性劳动者受歧视的现象,导致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的失业率高于年轻男性.失业者很多倾向于通过SOHO的方式创业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其次,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特点也促使女性SOHO人数较男性多.另外,在兼顾家庭和工作两者的情况下,在家办公可以使得在职女性工作和家庭两不误,她们因而更倾向于SOHO式工作.“欧洲有这样一个情况,通常女性在生育之后,只有47%的人会回到原来的岗位继续工作,但在BT(英国电信),96%的女性在生育之后都会回来.移动办公的实施和普及是留住‘妈妈们’的最直接的因素,这使得她们可以家庭和工作两不误.”[8]
3.2.2 专业文化特征
SOHO一族往往需要使用计算机与互联网来辅助工作的完成,因而要求具有一定的相关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从事与计算机软件处理和IT行业相关工作的人员,他们往往在科技性企业中工作,一般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外贸SOHO不仅要求具有基本的专业化的计算机技能,更需要掌握较高水平的外贸知识.某些拥有较高等级资格证书(如FRM,CPA,CFA等)的人,可自由选择不固定的职业,凭借资格证书灵活揽取多个任务,往往还可获得较高收入.
3.2.3 地域特征
SOHO一族最先产生于发达国家和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在我国,SOHO这种工作模式主要存在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沿海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首先,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运用互联网与高新技术,行业发展完善,为SOHO一族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和行业环境.其次,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思想观念开放、自由民主的气息浓厚,传统的职业观念不是十分强烈的,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快.SOHO作为新生事物,在这些地区就飞速发展起来.
3.2.4 生活、工作特点
SOHO是一种新经济、新概念,是一种自由、弹性而新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SOHO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SOHO一族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上班族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别.SOHO族远离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没有明显的分割,办公与居家合二为一;他们远离了办公室的人事纠纷,从事着自己所喜爱的工作,更有人自己做了老板;SOHO族免掉了因上下班交通拥挤而浪费时间,大幅缩短上下班时间,节约能源提高工效.远程办公是另外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SOHO趋势.远程办公有利于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压缩办公经费.同时,远程办公可以减轻道路交通拥堵的压力.
SOHO一族的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能自由支配时间,时间相对有剩余,从而具有较多的选择性,使得他们可以从多种生活方式中选择自己所喜爱的.由于SOHO族中很多人从事创新程度较高的行业,因而他们收入较高,对品牌有一定的追求,是前卫的时尚群体.
4 SOHO族的隐忧
SOHO还是个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型态,有许多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有两种极端的情形是:一是生活空间完全被压缩,成了只知道工作的人;二是由于被家中各种诱因所诱惑,产生惰性,导致工作没有效率.成功的SOHO工作者需要具备恰当的掌控时间能力与较强的自制力.
自由的SOHO工作者收入没有保障.他们往往独自承揽项目,收入的多少完全由项目数量决定,时高时低,因而安全感不强,会产生随时被淘汰的紧张感.SOHO一族人单势薄没有公司管理,没有企业里员工们所拥有的社会保险,只是根据实力,选择性购买保险.同时,在如何做好家庭理财,如何处理好医疗、养老、投资、储蓄等家庭综合保障及如何处理好继续教育等方面显得十分欠缺.在我国,北京、上海以及许多大中城市已经对自由职业者的就业、养老、医疗保险作出了规定,逐渐健全的社会保障措施将为自由职业者解除种种后顾之忧.各种保障制度和相应制度措施的逐渐建立,无疑将使中国的自由职业阶层进一步壮大.
身体健康问题.SOHO族需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盯着显示器看,有可能为赶任务熬夜,长期这样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因此SOHO一族,应多多参加户外运动,使工作、生活方式更科学健康.
SOHO族容易产生心理问题.SOHO族的那种网络沟通模式无法代替单位中的人际交往,长期封闭工作,往往容易造成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单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使SOHO族与他们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比如亲人、朋友、同事等)疏离,会让人感到孤独而无助.由于收入的不确定性,生活压力过大往往也易导致心理问题.SOHO族一定要正确面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断调整心态,多与亲朋好友接触.
〔1〕电视文化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8.
〔2〕和韵巧,艾丽娟.SOHO人力资源特点当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3(1).
〔3〕孙艳兰.淘宝现象与电子商务革新浪潮[J].观察与思考,2009(6):08.
〔4〕杨俊杰,曹东.SOHO 式生存[J].经理人,2002(4):22-29.
〔5〕苗方方.可变化的隔断—拓展SOHO住居空间灵活应用的研究[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7.
〔6〕王春华.秘书职业化进程之我见[J].秘书之友,2009(11):25.
〔7〕王莉.审视 SOHO人的休闲运动方式[J].科技信息,2009(36):125.
〔8〕张静.后 SOHO 时代来[J].互联网周刊,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