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电望亭至无锡供热管网过望虞河悬索管廊桥工程设计

2013-08-07鲍宏波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1期
关键词:加劲梁鞍座吊索

朱 怡,鲍宏波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72)

1 工程概况

根据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要求,对无锡市区热电企业进行整合整治,部分热电厂将关停。为保证工业、商业及部分居民的正常供气,建设华电望亭至无锡供热管网两根,分别为DN800、DN900,从望亭发电厂出口跨过望虞河,沿沪宁铁路边敷设,至无锡市区及新区,单根管道总长度为15 km左右。在供热管道跨越望虞河处拟建管廊桥一座。

2 地形、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该管廊桥工程位于望虞河望亭水利枢纽以东,沪宁铁路桥以西,该段望虞河长约1.2 km,呈东西走向,现状水面宽度120~140 m,其南岸为望亭电厂厂区,北岸现状为绿地。望虞河南岸有一500 kV高压输电线廊,其边导线距离望虞河岸线21 m~46 m,距离地面15 m~25 m。

桥址处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呈现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和台风频繁等气候特点。冬季受西北冷气团侵袭,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受海洋气团的控制,盛行东南风,水汽丰沛,气候炎热湿润。多年平均气温15℃~17℃。望虞河为苏州和无锡的界河,连接太湖和漕湖,下游直通长江,是太湖流域重要的防洪河道,且为五级通航河道,通航净高为5 m,净宽为45 m。桥位处河流水面宽度120~140 m,河底宽一般为70~90 m,河底高程-3.0m,边坡多为1:3。拟建桥梁处最高、最低通航水位为4.52 m、2.55 m(吴淞高程,相当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2.69m和0.72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177 mm,其中约60%集中在5~9月的汛期。

场地为长江三角洲河湖冲积平原,相对较平坦,无不利地形地貌存在,稳定性较好。

3 主要技术标准

该桥为管廊桥,搭载2根Ф920与1根Ф820供热管道,Ф920管道计算荷重390 kg/m,Ф820管道计算荷重375 kg/m,检修道两条,活载各1 kN/m。整体升温26℃,降温29℃(合龙温度按20℃计)。百年一遇基本风压0.5 kN/m2,基本风速28.6 m/s。考虑到远期望虞河向北拓浚约60 m,桥跨向北延伸一跨45 m简支桁架,支墩位于望虞河远期驳岸青坎上。

4 结构设计

望虞河是太湖流域重要的泄洪通道,根据水利主管部门的意见,该段河道水中不设墩,需采用悬索或斜拉索结构等具有高耸结构的桥型来实现一跨过河。由于望虞河南岸的500 kV高压线廊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用于锚固主塔的背索与高压线之间的距离须要满足安全净距的要求,因此,南侧主塔结构尽量贴近岸线布置;北侧考虑到望虞河远期向北侧拓宽约60 m,故将这次实施的北侧锚碇布置到远期河岸线之外,同时设置一简支跨桁架,以减小对远期河道水面的侵占。由于带拉索结构的整体刚度随跨度的增大而减小,为此宜尽量缩短结构跨径,设置的管廊结构管架桥应尽量控制与河道的斜交角度。同时,北侧锚碇应与铁路保持安全距离。由于该桥没有岸跨作为平衡重,同时为减小塔的高度,主跨采用悬索结构的型式。

该管廊工程结构采用单跨142 m的地锚式悬索结构+单跨45 m的简支钢桁架结构,其中悬索结构跨越现状望虞河,简支结构向北延伸至拟拓浚后的望虞河青坎(见图1)。悬索结构南锚碇距离主塔约43 m,北锚碇距离主塔约46 m,其与望虞河河道中线的交角为83°,南侧主塔贴近现状岸线,北侧主塔布置在现状道路的北面,南侧锚碇位于高压线廊下方(垂直净高9.6 m,满足安全距离),北侧锚碇距离沪宁铁路约15 m。

悬索结构主要由桁架式加劲梁、主塔、主缆和吊索构成。简支桁架结构主要由钢桁架梁和支墩构成。单跨142 m双索面地锚式悬索结构,主跨垂跨比1/10,垂度14.2 m。

桥面加劲梁为钢桁架,全宽6.85 m(弦杆轴线宽度6.7m),桁架高2.05 m(弦杆轴线高度1.8m),桁架梁标准节段间距为5 m。为便于制作及安装,加劲梁采用型钢分段焊接预制、现场吊装、螺栓连接的形式。

主塔为钢管桁架,钢管主要采用Q345φ426×12和φ273×10两种规格的钢管,塔高22.75 m,主塔墩身为C30钢筋混凝土,墩身下接2 m高承台,承台下接8根直径1.2 m钻孔灌注桩。

主缆在两塔之间为对称布置,因桥跨与河道斜交,同时受高压线及铁路的制约,主塔至锚座距离为非对称。全桥共设置两根主缆,主缆间距6.7 m,垂跨比1/10,垂度14.2 m,单根主缆为一根PES5-301索股,采用两端张拉形式,锚具采用冷铸锚锚具。主缆为1 670 MPa平行钢丝,荷载组合下安全系数3.20。

吊索标准节段间距5 m,近塔柱处间距6 m,共设置27对(54根)。吊索采用单根PES5-19索股,单耳内旋套筒调节形式。吊索同样采用1 670 MPa平行钢丝,荷载组合下安全系数5.42。索夹采用左右两半壁厚16 mm的铸钢件,索夹分两类,索夹长度均为260 mm,仅耳板尺寸依据倾斜角度不同而有差异,索夹上耳板定位孔位置根据吊索处主缆角度不同而确定,索夹两半采用齿形接缝,接缝留有5 mm空隙,以适应主缆空隙率与设计空隙不一致的误差。索夹处主缆PE剥除后,采用内衬芯垫块,并采用高强螺栓夹紧索体,防止下滑。吊索索夹抗滑安全系数为6.15。

主缆鞍座采用全铸式结构,分鞍座、鞍体及鞍盖,均采用ZG270-500,鞍体顶部及鞍盖下部内设置1 800 mm半径的圆弧槽,在主缆就位并调整缆型后,用高强螺栓将索股压紧,同时用高强螺栓将鞍座固定于塔顶钢横梁,鞍盖与鞍座间设置密封条+密封胶,强化防腐措施。主缆及吊索护套采用双层,内层为黑色高密度聚乙烯,外层为彩色高密度聚乙烯。

该桥锚碇采用混凝土桩基础+承台+锚座的结构模式,北侧锚碇承台同时兼作45 m简支桁架支墩的基础。锚碇抗滑及抗倾覆安全系数均在2.0以上。

桥面在供热管道及护栏之间设置成品镀锌钢格栅板,并通过槽钢等固定在加劲梁上。

该桥由于主塔采用高强度钢材,主桥塔顶位移相对较小,与常规悬索桥结构塔顶鞍座设置预偏的形式不同,该桥采用主缆与鞍座固定的形式,并通过张拉背索来调节塔顶位移,改善塔根部应力。该桥未采用分段式主缆,即主跨及两个岸侧采用分段主缆、分别锚固在塔顶的形式,而是采用整根主缆,简化了塔顶构造及张拉工序,加快了工程进度。

图2为该桥建成后的实景。

图1 望虞河供热管廊桥立面布置图及主塔断面图(单位:m)

5 主要施工方法

先施工钻孔灌注桩,然后进行承台及锚碇的施工。根据水利部门要求,主塔承台应位于远期规划河床以下,即承台基坑开挖深度达10 m。其中,由于南侧主塔位于现状驳岸青坎处,外围采用木桩土围堰的方式防护驳岸护坡;同时,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排桩+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的形式进行支护,以确保防汛大堤的安全。北侧主塔距离现状岸堤较远,采用钢板桩进行基坑支护,加快施工进度并节省了工程造价。

进行下部结构施工的同时,钢结构部分节段在工厂制作涂装,并预制主缆及吊索;然后进行钢结构塔柱的现场安装,再安装主缆及吊索,其中在鞍座及索夹处PE剥除。

图2 管廊桥建成后实景

利用浮运吊装加劲梁节段,节段间采用临时栓接;待桥面合龙后在桥面上布置格栅板、管托、栏杆等构件,铺设管道后,加劲梁节段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最后进行管道接头安装及调试。

主塔的偏位是需要控制的主要方面,施工期间,在塔安装就位时,塔顶向岸侧偏移5 cm,随着加劲梁节段的安装,主塔向河心侧偏移,待加劲梁合拢后,张拉背索,使塔顶偏向河岸侧,待桥面附属及管道安装后,主塔回正至垂直状态。

6 技术特点

该桥为热网工程跨越通航河流的专用管架桥,同等跨径下,可选择的桥型有悬索桥、连续钢桁架、管拱、斜拉桥、球形网架等。该工程在决定方案时,既要考虑航运和水利的要求,又要兼顾周边高压线廊及铁路的制约;既要考虑管道运营对桥梁结构刚度的要求,又要兼顾工程造价和工期的要求。因此,中等跨度的悬索桥是较优的选择。

有别于大型悬索桥的现场编主缆,该桥主缆及吊索为带PE护套的成品缆索,既保证了缆索的质量和性能,又免去猫道等作业环节,节省了造价,缩短了工期。采用整根主缆,简化了塔顶构造及张拉工序,加快了工程进度。

在鞍座及索夹处,采用特别的构造设计,在这些关键部位,既防止主缆的滑移,又强化了防腐措施,确保主缆的安全和适用。

7 结语

该工程为大型城市供热管网跨河工程,其制约条件较多,设计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结构布置,运用简便的施工方法,达到安全、便捷、节约的工程效果。该桥施工及运营情况良好,可作为今后相似工程的参考实例。

[1]雷俊卿,郑明珠,徐恭义编著.悬索桥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加劲梁鞍座吊索
不同加劲梁重量下的悬索非线性振动特性
双缆多塔悬索桥塔梁受力特性研究
自锚式悬索桥损伤吊索系统拉力重分布研究
重力载荷作用下的三鞍座容器鞍座受力分析
网格吊索结构对拱桥强健性的影响分析
大跨悬索桥吊索更换技术及受力状态模拟分析
自锚式悬索桥构件参数对恒载状态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三鞍座卧式容器鞍座许用沉降量研究
突然断索后双吊索形式自锚式悬索桥安全分析
窄悬索桥加劲梁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