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蜚声全国的“耿车模式”

2013-08-07张玉宏宿迁市档案局江苏宿迁223800

档案与建设 2013年1期
关键词:联户乡党委乡镇企业

张玉宏(宿迁市档案局,江苏宿迁,223800)

费孝通为耿车模式题词

实践于1983年、成熟于1986年的“耿车模式”,是在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一种模式。它虽不具备“苏南模式”的经济基础和历史底蕴,也不同于“温州模式”的开放式大市场,但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同样有名,当时被并称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样板。

“耿车模式”诞生

耿车是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的一个古老乡镇,素有“宿迁西大门”之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现辖9个村(社区),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2.2万亩,约8900户、3.7万人。然而在历史上它却是一个出名的“讨饭乡”,当地流传一首民谣:“春天白茫茫(盐碱地),夏天水汪汪(水灾重),糠菜半年粮,到处去逃荒。”直至1977年,新刘8组人均产粮31.4斤,被人戏称为“三一四”生产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多数农民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但“口袋里”没钱花,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缺衣少粮,流落他乡乞讨为生。

1983年3月,“耿车模式”的创始人徐守存从宿迁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调到耿车乡做党委书记。他上任后决心改变耿车贫困面貌,把农民群众领上富裕的道路。徐守存带领乡党委一班人走村串户,体察耿车实际情况,了解群众意愿。经过调研,徐守存发现耿车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缺粮,主要原因是缺水。二是缺钱,主要是死守土地,没有其他致富项目。

为了解决缺水问题,徐守存带领乡干部克服重重困难,在大沙河上先后建起了三座电灌站,当年就发挥了作用,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粮食产量一下子提高了20多倍。

为了改变耿车乡长期推着农业单一经营“独轮车”的面貌,徐守存带领乡党委领导班子,通过考察学习苏南、温州等地经验,针对耿车的实际,决定要用足用活党的富民政策,把发展乡村企业作为富民强乡的突破口。当时耿车已经发展了一批乡村骨干企业,但不同于温州,而是远离大中城市,交通落后,又不同于苏南,想加快发展乡村骨干企业又受困于资金、人才、能源、交通、市场等诸瓶颈。起初一些农民兴办个体企业,但由于吃不准政策,大多顾虑重重。乡党委一班人从耿车实际出发,采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方式,大力鼓励发展农户个体企业和联户办企业,依靠这些私营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大力发展乡办、村办企业,以增强乡村的集体经济实力,呈现了户办、联户办、村办、乡办四轮齐驱的局面。这种做法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大的集中上水平,小的分散进家庭,大轮带着小轮转,小轮推着大轮飞。

当时耿车村有一个装饰板厂,办厂不到三年时间就亏损倒闭了,负债200多万元。为了救活装饰板厂,耿车乡党委书记徐守存高薪聘请来上海扬子木材厂临近退休的负责销售、设备、技术管理的3名“高管”,又到县里协调到一部分资金。通过一个月的招兵买马、工人培训和资金注入后,装饰板厂又开始新一轮的运作。1985年5月投产,当年年底就赢利16万元。之后每年都赢利80万元以上,最多的一年赢利高达170万元。这个奇迹像一声春雷震响了耿车乃至宿迁大地。耿车乡创造的发展路子相继在宿迁全境延伸!

“耿车模式”成燎原之势

在乡党委带领下,乡村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到1986年底,乡村企业已发展到38个,户办、联户办企业已发展到4567个,分别比1983年增长2倍和3倍。乡、村、户、联户企业总产值达3.17亿元,其中工业企业2.38亿元,分别比1983年增长17.2倍和19倍。全乡工业总产值1983年只有960万元,1984年至1986年3年分别为2100万元、3042万元和4691万元,其中户办、联户办工业产值分别占45%、54%和56%。基本形成了以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企业“四轮齐转”,民营、集体“双轨并进”为特色的耿车发展模式。三年连跨三大步,昔日的穷耿车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一跃成为苏北地区乡镇企业的“新状元”和排头兵,“耿车模式”也由此闻名全国,很多省、市、自治区都派人来学习、借鉴、取经。

久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费孝通教授,在1985年、1986年多次到宿迁调研,并欣然为“耿车模式”题词:“大胆探索,因地制宜,为乡镇企业创造新的模式。”认为这是苏北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回京后,费孝通立即把“耿车模式”向人民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作了推介。1986年5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原淮阴市副秘书长李阳写的《“耿车模式”诞生记》,向全国推荐“耿车模式”,认为这是一个“贫困地区农民由穷致富的一个较好模式”。9月24日,国家经委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等十几个单位在北京举行“耿车模式”研讨会,耿车乡党委书记徐守存重点介绍了耿车发展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企业的做法。1987年1月,著名经济学家、原中顾委委员于光远为“耿车模式”题词:“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创造出一种可供选择的很好模式。”

“耿车模式”的地位、价值和作用

耿车乡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借鉴了苏南和温州的成功经验,但他们不把“模式”当“公式”,重在立足本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现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创出一条充满活力的以户办、联户办企业为主体,以乡、村企业为骨干,“四个轮子”一起转的“耿车模式”。“耿车模式”是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的结合,是在特定发展阶段、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经济方式,现阶段仍是耿车千家万户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手段和渠道。其地位、价值和作用主要有:一是“耿车模式”催生了思想观念的创新。“耿车模式”的诞生与发展,在思想上冲破了当时自然经济的束缚,使当地农民更早地解放了思想、创新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引领耿车人率先闯入商品经济的大潮。二是“耿车模式”探寻了产业集聚的方向。“耿车模式”探索开创了一条在不发达农业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目前,耿车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经营的家庭有3200多户,从业人员占全镇人口约70%,并吸引外来务工人员近万人;现有规模以上塑料加工企业7户,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企业37户,耿车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加工集散地。整个产业对耿车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贡献率分别达85%和90%以上。三是“耿车模式”实现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的愿景。“耿车模式”不仅催生壮大了一批规模企业,也有效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177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33元;今年上半年耿车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8096元,列全市乡镇第三名。

猜你喜欢

联户乡党委乡镇企业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芒康县关于联户党建引领联户治理途径的探索
巴林右旗
搭建微信平台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提质增效求发展 联村联户见实效——成县2015年核桃产业发展纪实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
分析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施党员联户制架起党群连心桥
——高平市实施『党员联户』工程
?换届后县乡党委要抓好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