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鄂渝黔边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3-08-06徐建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0期
关键词:吉首边区体育项目

李 政,徐建波

(吉首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1 前言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仡佬族等48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9个,是我国内陆跨省交界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1].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武陵山区特色,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丰富多彩、资金投入少、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使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地区高校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这也是落实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所提到的,课程内容要“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的基本要求[2].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地处湘鄂渝黔边区的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怀化学院、铜仁学院四所高校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4所本科院校所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分别是湘西77.21%;铜仁70.17%;恩施53%;怀化40%).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调研法 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边区内各县的县志和其他文献资料,论文著作,并进行有效的检索、分析和利用.

2.2.2 实地考察法 课题组于2012年3-8月先后对贵州铜仁学院、湖北民族学院和湖南吉首大学及怀化学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四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和公共体育课民族传统体育的开设内容、课时分配、师资队伍以及场地器材情况进行的实地调查,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2.3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各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门部的领导、从事学校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师及专家就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关问题进行了访谈.

3 结果与分析

3.1 边区民族分布及民族体育资源状况

湘、鄂、渝、黔边区正处于我国中西结合部和南北交汇点上,境内群山耸立,峰岭重叠,岗峦密布,溪流纵横,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间,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3]历史上这里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和兵家必争之地,多元文化互动频繁,是由东部进入本部的必经地段,也是国务院2011年确定的全国九个连片贫困区之一的武陵山片区.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境内有48个少数民族,民族构成以苗族、土家族、侗族、回族、瑶族、白族、仡佬族为多.历史上军事战争、民族歧视、洪涝灾害造成几次民族大迁移,使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融合,最终形成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的多元文化.加上近现代的民族政策,加速了各民族间的交流和传统文化的汇融.因此,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相似、相近的体育文化现象.区域内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根据调查统计,境内有各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共计400余项,丰富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为区域内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资源.

3.2 边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体育课程设置状况

调查的边区的4所本科院校除公共体育外,都开有体育教育专业,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吉首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民族传统体育重点研究基地和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体育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权.湖北民族学院开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怀化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是校级重点学科,该校是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训练基地和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铜仁学院升本时间相对较短,目前只开有体育教育专业.从表1可以看出,4所高校都将少数民族体育纳入了专业课程教学,且都是必修课.除湖北民族学院作为基础课开设外,其它3所高校是按主干课开设,课时在30-36学时,还开设了相关项目的方向课,但各校在课时安排差距相对较大.

表1 边区高校民族体育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情况

3.3 边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体育课程开设内容

从表2来看出各高校四所高校所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都是相同的,且都是民运会竞赛或表演项目.主要是这些项目经过多年的改造与创新,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比较规范,但各校也有自己的特色项目,如吉首大学开设的苗鼓,湖北民院开设的跷旱船就非常具有当地特色.

表2 边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体育项目开设情况统计

3.4 边区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民族体育项目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东西南北中的地理、气候、人文、环境条件千差万别.但国家对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体质健康要求是统一的,如何根据学校所处的环境,尤其是地处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如何根据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环境和教育传统,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地区的课程资源,对于发扬本地区的教育特色,丰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向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表3可以看出,边区高校公共体育课引入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情况不是太好,4所高校中,有1所高校体育课没有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项目,2所开设了2个项目,只有吉首大学开展情况相对较好,共开设了9个项目.

表3 边区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情况统计

3.5 边区高校近年来组队参加过竞赛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布情况

4所高校都处在少数民族非常集中的地区,具有开展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代表各自地区组队参加各类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重要单位(见表5).如吉首大学和怀化学院是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吉首大学的龙队,在国内外各级比赛中都取得过优异成绩,多次获国内外舞龙比赛冠军.高却马是经吉首大学多年的改造与实践,最终成为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另外,湖北民族学院的棉花球、怀化学院的木球、铜仁学院的龙舟等都是本校的优势特色项目.在调查中发现,各高校由于缺乏经费,并没有组织专门的运动队,进行长期系统的训练,只是快到比赛前才组织队员进行一段突击性的训练,然后参加比赛.

表4 各校近年来组队参加过竞赛的民族体育项目情况统计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少数民族分布广,民族体育项目资源丰富,可开发项目众多,为边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

4.1.2 边区高校已将民族体育列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或主干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在于各高校所开设项目大同小异,大都是民运会比赛项目或表演项,自身特色不够鲜明,区域内民族体育项目资源利用率较低.

4.1.3 边区民族体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但却末能引起该区域内高校体育课教师和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和公共体育对当地民族体育项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不够理想,特别是公共体育,在调查的4所高校中,只有吉首大学对当地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较好,其它三所学校重视不够.

4.1.4 区域内高校作为各自省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具有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民族体育训练与竞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运动队的训练与竞赛缺乏经费支持未能开展长期系统训练.

4.2 建议

4.2.1 转变观念.针对边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首先主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校开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把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有机结合起来.

4.2.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可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要使这项工作在高校正常而有效地开展,师资是关键.这是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广泛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2.3 加强教材建设,注重理论传授.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有关教材的编写工作至关重要.它既是每位体育教师的必备的工具,也是学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技术和锻炼知识的向导.有无教材不仅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同时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有着较大的影响.

4.2.4 加强场地器材研究与改造.边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分布广泛,项目区域性强,所用场地器材标准不统一,社会需求量少,不便于机械化生产,因而造成项目开展所需器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操作性.

〔1〕武陵山发展研究中心.武陵山区概况[EB/OL]http://w ls.jsu.edu.cn/gzzd/Show Info.asp?Info ID=25.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3〕谭志松.武陵山区民族教育的历史与现状[M].民族出版社,2005.

〔4〕李政,徐剑波.普通高校体育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1):36-38.

猜你喜欢

吉首边区体育项目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作品精选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湘粤专家学者相聚吉首研讨声乐套曲《四季如歌》
吉首美术馆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最亲的月亮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