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捍卫和提高党报公信力
2013-08-06文/兰强
文/兰 强
公信力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它是媒体在受众与社会中长期形成的美誉度、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是衡量媒体对受众的亲和力、感召力及其传播竞争力和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指标。当前新闻界轰轰烈烈开展的“改文风、树新风”活动,其终极目标亦为提升媒体的公信力,从而巩固在新传播格局下主流媒体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部分报道违反了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等原则,导致党报的公信力有所下降。要巩固和提升党报的地位和功能,必须大力改进新闻报道,捍卫和提高党报公信力。
造成党报公信力下降的原因大致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少数记者道德滑坡,唯发稿、唯眼球是图,混淆视听,误导读者;二是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自身经营窘迫,以“新闻”挟“广告”,你不投广告,就夸大你的缺点,编你的负面报道,搞虚假新闻;三是媒体商战中被他方利用,做了别人打击竞争对手的“枪手”“棋子”,搞有偿报道;四是初衷正确,但工作态度漂浮,采编作风不扎实,求证不深入,以至关键的数据甚至主体内容失实;五是在媒体多极化格局中,来不及做好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工作,却乐做“剪网”高手,直接下载网上内容为我所用。由于上述种种问题,读者自然对党报报道有了负面印象,进而对党报公信力产生怀疑。
倘若受众对党报的新闻报道产生怀疑,对新闻的信任感日渐缺失,那么,党报宣传与舆论引导的作用和效果将大打折扣。捍卫和提高党报公信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虚假报道背离真实,严重杀伤媒体公信力。正如任何方面的权威,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取得人们信任后才建立起来的一样,党报的权威,也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真实报道,一次又一次地取得了受众的信任才建立起来的。这种心理一旦建立起来,也会成为一种主观的判断尺度,对党报寄予极大的信赖。比如,2012年6月至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的3名博士在对驻京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现状调查时发现,当大学生面对官方媒体(主流媒体)与网络草根媒介的报道差异时,其态度值得关注:倾向于相信官方媒体的占总人数的25.1%,相信网络草根媒体的占7.5%,选择综合两者加以权衡的达到59.9%。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亟待提高,而要提高媒体公信力,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坚持“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正确引导”的原则
当今社会,各种观念激烈碰撞,各种思潮跌宕起伏,利益诉求多元化,思考方式多样化,观察视角多维化,老百姓的公民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空前高涨。这就要求党报从办报为民的高度,推动受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落实,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新闻文化需要。基于此,党报应坚持“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正确引导”的原则,形成有责、有序的传播新秩序,就会减少公众的误解和冲突,使社会变得更加健康、和谐。
新闻实践证明,对于国内国际的重大突发事件,受众知情的欲望最为强烈。现如今,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对影响范围大的突发事件封锁消息、隐瞒事实、推迟报道等已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对于具有新闻价值的突发事件不应失语更不能乱语,而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及时、客观地给予传播,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以免造成“大道不传,小道传”的被动局面。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认为,遇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疑难问题和敏感问题时,我们不应该采取回避态度,而应在公布事实、辨明是非、指出利害、讲清大局、揭示趋势、及时沟通上下功夫。
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曾强调:“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增强透明度,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监督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曾指出:“对于公众危机,首先应该是信息公开。信息不透明、阻塞,将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心理,甚至引发盲动、骚乱、暴乱等社会行为。”如2003年,“非典”病毒传播初期,媒体集体失语,没有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结果谣言四起,一度引发社会恐慌。而在四川汶川地震中,我国媒体的报道及时、客观、开放、透明,不仅消除了各种谣言,增强了政府公信力,而且让一些有偏见的国外组织、媒体和政要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表示:“大规模的救灾努力以及中国政府在灾难过程中显现的相对透明度,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赏。”
借助新媒体,打通两个“舆论场”
新闻实践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个并不完全重叠的“舆论场”:一是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二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口头舆论场”。人民群众从自身的感受从发,每时每刻都在关注一些共同领域的共同问题,通过微博和“私人麦克风”形成了“口头舆论场”。尽管口头舆论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有时难免会有片面性和夸大渲染的地方,但却具有无处不在、无所不及的特点。在如今的传播环境下,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与受众,现在已没有明显分野。传统的受众,面对报纸、电视、广播,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今,新技术让受众扮演的角色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受众除了是信息接收者外,还拥有日渐强大的主动传播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整合者、编辑者和传播者。因此,一个热点新闻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出现一些质疑、传言,甚至是谣言,并不新鲜,也不足为怪。
而此时,就需要党报发挥其重要职能,报道事实,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发布重要的新闻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需要。同时,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兴媒体,了解“口头舆论场”,了解公众的关注、困惑和需求,从而在“媒体舆论场”中回应关注,澄清事实,深入解读事件,正确引导舆论。党报要打通“两个舆论场”,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在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媒体形象。
以人为本,转变作风
党报应以人为本、转变作风,平等地与受众沟通,把居高临下进行灌输的宣传方式改为平等交流和提供信息的传播方式。如果我们的版面和新闻总是以“教育者”自居,不重视以平等的身份向人民群众提供他们迫切需要的新闻信息,总想代替受众下结论、作判断,那就会大大危害党报长期建立起来的公信力。因为大多数读者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不希望别人越俎代庖,从而影响自己的“自由选择性相信”。居高临下的宣传方式,只会引起受众的反感,绝不会有号召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此外,党报还必须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考量某些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方式,将新闻信息传播中可能出现的对当事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努力避免为吸引眼球或扩大新闻冲击力而形成低俗之风或忽视人文关怀,维护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具体来说就是,党报应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降低“工作味”,力改“灌输式”,运用老百姓的视角,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老百姓的语言,回答老百姓关注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不断增强党报舆论监督的实效和影响力,把最终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