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班级心理保健员培训模式探究
2013-08-06熊淑萍
熊淑萍
(南昌理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4)
1 引言
加强和改进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学生心理是健康的,大学生基本上能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学习、情感、经济、就业等压力时会产生一些心理波动和情绪变化,进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有可能给他们毕业后适应社会埋下隐患,将会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要使大学生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更好的创造人生价值,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
国家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对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中,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北京海淀区所在的16所大学中,因精神方面有问题而休学的人数占休学总人数的37.9%,占退学人数的64.4%.近年来大学生轻生事件也不断上演,大学生刑事案件接连发生.青少年犯罪总数一度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80%.而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中焦虑、抑郁、敌对、偏执等因子的分数普遍偏高.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总结实践经验,改变以往过于单一枯燥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采用幸福学习模式,同时结合社会实践与心理辅导,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心理保健员的培训.在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我们为了引导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发挥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作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陶冶大学生高尚情操,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建构班级心理保健员培训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1.1 情知教学论
教学过程是情意过程与认知过程的有机统一,否则,人们常言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失去了他的理论依据.
1.2 现代学习观
现代学习观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选择性的学习,一种实践性的学习,一种社会性的学习,一种创新性得学习.同时,现代学习观强调学会学习.
1.3 现代教学论
随着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探索和教学观念的逐渐更新,形成了现代教学论.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客观的引导,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同时,又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验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班级心理保健员培训的实施过程:
(1)课堂上体验学习
课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情境和机会,利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逆向思维、情景剧等学习方法,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学习,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只做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者.
(2)课后实践活动
法制与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大学生到监狱参观,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效降低大学生违法犯罪机率.法制教育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生活、学习以及为人处世多从法律角度考虑,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培养独立的理性思维,促进自身各方面更好地发展.
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带领大学生到国际SOS村、养老院和孤儿院等慈善机构做志愿者服务.使大学生更多接触社会,使其产生归属感——“助人自助”.同时在实践中受到磨砺和锻炼,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提高社交技巧,不知不觉地加强对社区、对社会的了解.
职业技能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到企业中参观、实习,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与行业的同时,确认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进而为自己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班级保健员培训的实效性,本文以班级心理保健员为实验对象做出相关的研究.
研究假设:参加心理保健员与没参加心理保健员的学生在学习倦怠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心理保健员的培训运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中的体验式教学,而非保健员则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教学.假设结果为:心理保健员的学习倦怠感水平显著低于非保健员.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班级心理保健员320名,其中160人作为实验组,另外160人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班级心理保健员进行5天的集中培训后跟踪6个月再次回炉进行衔接训练.培训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实验前测得到有效问卷实验组148份,对照组141份;培训后再次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问卷测试,收回有效问卷实验组152份,对照组143份.
2.2 研究工具
2.2.1 使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共20个条目.其中情绪低落8个条目、行为不当6个条目、成就感低6个条目.该量表为五级评定量表,其中反向题反向计分.被试得分越高说明他的学习倦怠感越高.
2.2.2 采用campbell等人于1971年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该量表由8个项目组成.每个条目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被试根据个人的感受程度对每个条目做出等级判别.
2.3 研究方法
所得所有问卷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测结果
实验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1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前测结果比较
表1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两个量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无显著性的差异.表明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学习倦怠和幸福感指数水平上并未统计学差异,如果培训后产生了差异,可以认为是由实验产生的结果.
3.2 实验后测结果
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
表2表明: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学习倦怠感与幸福感指数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产生了显著性的差异.这说明班级心理保健员的培训对于降低保健员的学习倦怠感,提升其幸福感有显著作用.
4 讨论与分析
表2 对照组与实验组后测结果比较
本文通过对班级心理保健员进行培训,培训前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习倦怠水平和幸福感指数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该培训模式在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有积极作用,让大学生在生活上能够积极面对人生,面对未来,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疗愈;在工作上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生涯规划,发挥了其朋辈辅导的积极作用.
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必须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此外,我们要加强辅导员与班主任的思政教育及专业水平培养,真正做到为大学生服务,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决大学生内心的困惑与冲突,做到润物无声,从而不断完善和健全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机制.
〔1〕方继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2〕田晓红.分化与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心理健康教育,2012.
〔3〕张淑华.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
〔4〕孔晓东,吴学思.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心理健康教育,2007.
〔5〕周文娜.国内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云南电大学报,2007.
〔6〕叶一舵.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2.
〔7〕何桂美.论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整合[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
〔8〕孙六平,鲁宽民.大学生法制教育模式实践及探索[J].理论探索,2012.
〔9〕马利,刘巍.10年来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8.
〔10〕胡凯.试论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现代大学教育,2003.
〔11〕宁维卫,陈丽.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
〔12〕陈孔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