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研究

2013-08-06周玉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4期
关键词:事故率机动车道设计规范

周玉梅,陈 懿

(1.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4;2.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6)

0 引言

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城市道路变得越来越拥堵,在城市用地基本限定,路网无法加密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资源提高道路的运行效率无疑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好的办法。

提高道路运行效率最简单经济的方法便是合理设置机动车道宽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机动车道的数量。

1 “规范”对于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的规定

1.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以下简称“老的国家标准”)于1991年8月1日实施,2012年5月1日废止,我国目前已建及在建城市道路基本是依据该规范设计的,该规范对机动车道宽度的规定见表1。

表1 机动车车道宽度

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2012年1月11日,新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以下简称“新的国家标准”)发布,2012年5月1日实施,该规范对于一条机动车道最小宽度的规定较老的国家标准有一定压缩,对机动车道宽度的规定见表2。

2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计算理论

一条机动车道宽度由三部分组成:车身外形宽度a、车身边缘与侧石边缘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c、车身边缘与相邻车道边缘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d/2,见图 1。

表2 一条机动车车道最小宽度

图1 机动车道宽度计算示意图

图中:

a——车身外形宽度(m);

c——车身边缘与侧石边缘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m);

d/2——车身边缘与相邻车道边缘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m);

b——一条车道的总宽度(m)。

其中c、d与车辆行驶中的横向摆动和安全净距有关,其取值与车速、车辆性能、路面质量、驾驶技术以及交通秩序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大量观测确定。我国以往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计算普遍采用根据“A.A.波良可夫经验公式”,其中V为道路设计车速:

“A.A.波良可夫经验公式”认为,车辆行驶速度无限接近零时车身与车身的最小横向安全距离为0.4 m,车身与侧石的最小横向安全距离为0.7 m。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路面质量大幅提升;随着交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秩序更加规范;随着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车辆性能不断提高,行驶稳定性增加。因此,车辆行驶中的横向摆动宽度、横向安全距离也比多年前有所减小,即c、d的取值应适当减小。

因此,按“A.A.波良可夫经验公式”计算取值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的老的国家标准已偏保守。

3 机动车道宽度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部分国外学者就公路车道宽度对事故率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机动车道宽度的增加,事故率相应减少,但当机动车道宽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随着车道宽度的增加,事故率并无明显增加。澳大利亚ARRB GROUP的研究报告《The effect of geometric road design standards on road safety》就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对事故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城市主干路车道宽度在2.75m至3.75m之间变化时,相应的事故率变化并不明显。

其实,机动车道宽度并非越宽越好,主要体现在对驾驶者心理带来的影响。车道宽度加大,驾驶者心理放松,操作的自由度随之加大,一来增加了车辆行驶中的横向摆动宽度,二来造成部分驾驶者试图在同车道超车,增加安全隐患。

当然,车道宽度过窄,一来车辆遇到紧急情况下的横向摆动余地不够,二来驾驶者心理紧张,不利于正常的操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车辆刮擦等事故。

可见,机动车道宽度并非越宽越好,也并非越窄越好。

4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改造实例

以杭州市近年来改造的市区某主干路为例。该道路为城市I级主干道路,设计车速50 km/h,改造前机动车道总宽16.5 m,双向四车道,改造后适当压缩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将机动车道总宽调整至21 m,双向六车道。

通过机动车道宽度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度的合理取值,有效的增加了机动车道数量,提高了道路的运行效率。

改造前道路标准断面为:3.75 m人行道+4.5 m非机动车道+1.5 m机非隔离带+8.25 m机动车道+8.25 m机动车道+1.5 m机非隔离带+4.5 m非机动车道+3.75 m人行道=36 m,见图2。

根据老的国家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设计车速50 km/h,机动车道两侧路缘带宽度取0.5m,中央双黄线宽度取0.5 m。该主干路改造前一条机动车道最小宽度为3.75 m。改造前道路运营情况见图3,从实际运营的情况看,按老的国家标准设计的城市道路,车辆行驶空间较富余,行驶路径较为自由。

图2 改造前道路标准断面(单位:cm)

图3 改造前机动车道运营情况

改造后道路标准断面为:3.3 m人行道+3.0 m非机动车道+1.2 m机非隔离带+10.5 m机动车道+10.5 m机动车道+1.2 m机非隔离带+3.0 m非机动车道+3.3 m人行道=36 m,见图4。

图4 改造后道路标准断面(单位:cm)

根据新的国家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车速50 km/h,机动车道两侧路缘带宽度取0.25m,中央双黄线宽度取0.5 m。该主干路改造后内侧两条机动车道宽度为3.25 m,作为小客车专用车道,最外侧一条机动车道宽度为3.5 m,作为大、小型车混行车道。改造后道路运营情况见图5,从实际运营的情况看,车辆行驶空间适中,行驶路径较为规范。

图5 改造后机动车道运营情况

6 结语

可见,机动车道宽度并非越宽越好,也并非越窄越好。合理的机动车道宽度不仅有利于提高道路的运行效率,还可以增加行车安全。

[1]CJJ 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DB33/1057-2008,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设计规范[S].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事故率机动车道设计规范
昆钢球团生产降事故率降消耗的生产实践
基于Tobit回归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率分析模型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四)支撑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三)——业务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二)——承载网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非机动车道宽度及路边停车的探讨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和《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分别自2015年2月1日和3月1日起实施
有效降低采面综机和机电设备事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