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阴道炎70例临床治疗分析
2013-08-05胡向艺
胡向艺 徐 霞
(山东农业大学校医院,山东泰安 271018)
萎缩性阴道炎是绝经女性的常见病,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和局部应用抗生素抗炎治疗[1]。但由于HRT副作用大,禁忌症多,局部抗炎治疗易复发或再感染等,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近年来,植物雌激素因具有弱雌激素作用以及较少的毒副作用,正逐步取代HRT[2]以治疗萎缩性阴道炎。我们自2010年1月起,应用含黄酮类植物雌激素的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萎缩性阴道炎患者60例,年龄45~70岁,平均(58.9±5.3)岁;绝经年限1~20年,平均(9.6±6.4)年。所有患者近6个月未接受过雌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无增厚(<4 mm),无雌激素使用禁忌症,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年龄、绝经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每晚阴道局部使用甲硝唑栓0.5 g,第一疗程10天停药,复发者再次用药改为每疗程7天。观察组同时口服仙灵骨葆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3粒,每日2次,1个月后改为每次2粒,每日1次,连用2个月。
1.3 判断标准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参照文献[3]进行阴道健康评分;检测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MI),据MI计算阴道脱落细胞成熟值(MV):MV=表层×1+中层×0.5;盆腔B超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厚度,检查乳腺及肝、肾功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症状均消失,观察组阴道评分10分以上者29例(80.6%),对照组16例(66.7%),经统计学检验,χ2=1.481,P=0.2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阴道健康评分及脱落细胞成熟值比较 治疗后两组阴道健康评分及M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阴道健康评分及脱落细胞成熟值比较(±s)
表1 两组阴道健康评分及脱落细胞成熟值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MV观察组 36 治疗前组别 n 时间 阴道健康评分7.5±2.3 12.4±3.7治疗后 15.1±1.8*# 22.2±4.2*#对照组 24 治疗前 6.9±2.1 11.8±3.8治疗后 10.5±1.5* 16.3±4.9*
2.3 安全性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2个月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子宫内膜无增厚,乳腺无异常改变。
3 讨论
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缺乏,阴道黏膜表层细胞比例减少,上皮变薄,抵抗力降低,易受致病菌感染。以往采用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可缓解萎缩性阴道炎的症状体征,但由于低雌激素状态的存在,停药后极易复发。
仙灵骨葆胶囊主要有效成分为淫羊藿、丹参、补骨脂等,均具有植物雌激素作用。研究[4-5]表明,仙灵骨葆胶囊可通过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并可通过作用于靶器官的雌激素受体,发挥类雌激素作用。本研究应用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结果表明,阴道健康评分及M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阴道健康评分及MV明显优于单用甲硝唑组(P<0.05),表明仙灵骨葆的植物雌激素作用可使阴道黏膜细胞生长角化,提高阴道健康评分,恢复阴道自然防御功能。
我们的研究表明,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用药方便,效果可靠,患者易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推广。
[1]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The role of local vaginal estrogen for treatment of vaginal atroph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2007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J].Menopause,2007,14:355-369.
[2] 韩华兰,赵树旺.植物雌激素与绝经相关性疾病[J].医学综述,2007,13(18):1381-1383.
[3] 高兢.激素替代治疗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健康评分的评价[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98,25(1):10.
[4] 王小娟,王海彬,于静娟,等.利用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体系研究仙灵骨葆对雌激素受体的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3) :2030-2032.
[5] 王大伟,王继峰,牛建昭,等.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3):213-216.